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聽聽四位冠軍媽媽育兒經

乒乓球冠軍 鄧亞萍

“我覺得在很大程度上, 我教育孩子的態度是和父母教我的方式一脈相承的。 我記得10歲左右, 由於自身身體條件所限, 我在上學還是冒著永遠也不能成功的風險繼續打球上猶豫。 ”父親告訴我:“你可以選擇打球, 我們不會干涉你的決定, 但一旦選擇, 你就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

雖然孩子還小, 但鄧亞萍卻從小就把這樣的觀念教給他, 不替孩子安排一切, 卻會在旁提醒孩子做每個決定時都要慎重, 要想好如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鄧氏育子心經:

1.碰見挑戰不退縮, 懷著必勝的信心去迎接它。

Advertisiment

2.付出的時候不要斤斤計較於回報。

3.要有責任感, 只要承諾了一件事情, 有再大的困難也要克服。

跳水冠軍 高敏

回憶起站在世界跳水頂峰的歲月, 高敏一直說那其實不算成功, 每天都在害怕失敗, 巨大的心理壓力讓她退役後甚至有了“想在森林裡躲一輩子”的念頭。 她希望孩子快樂地成長, 並認為這已經是一種成功。 她也會送孩子去學跳水, 但一個星期不過兩堂課, 能取得什麼樣的成績不重要。

在事業上發展得順風順水, 但高敏並沒有蛻變成女強人, 說起對孩子的教育, 也沒有什麼雄偉目標:“和別人一樣, 在家裡, 我能做的事情就是讓孩子們每天開開心心, 高高興興。 ”

高氏育子心經:

1.“享受”比“獲得”更重要, 喜歡一件事就去做好了。

Advertisiment

2.功利心要淡, 以何種方式對人, 人家就會以何種方式對你。

3.人與人是平等的, 父母與孩子更是平等的。

游泳冠軍 錢紅

退役後錢紅辦起了游泳學校, 沒有那麼大的壓力, 錢紅發現原來她是那麼享受泳池中的一切。 但自己遊是次要的, 培養下一代游泳人才是她掛念在心的, 兩個女兒也是她的“特殊學生”, 特別是大女兒, 從小就顯示出良好的水感, 動作標準而且成績提高很快。 雖然沒有想現在就把孩子送進專業隊, 但在小學選擇上, 錢紅頗費思量選了一所有游泳特色的寄宿小學。 “我當然也尊重孩子的意願, 既然有這個先天條件也有興趣, 推她一把何樂而不為。 ”

錢氏育子心經:

1.做人, 立志要早。

2.不要斤斤計較于一時的挫折,

Advertisiment
有時候那就是成功的前奏。

3.有時候為了實現目標, 需要有豁出去的勁頭。

長跑冠軍 王軍霞

母親對孩子總是呵護備至的, 王軍霞的做法看上去卻大有不同。 “孩子要放養, 家長千萬別小心翼翼地一直跟著, 讓他去跌倒, 那種疼痛是教會他長大的最寶貴經歷。 ”父母在小孩玩火的時候都會急忙制止, 但王軍霞卻會採取另一種方式, 她會讓兒子用手去碰觸蠟燭的小火苗, 親自感受到燙, 比大人教他100次“它會燒傷你, 不許碰”更有效。 去電視臺錄製節目的時候, 有時候王軍霞也會應制作單位的邀請帶上兒子, 但不會把兒子攏在身邊當乖寶寶,  而是隨他自己到處走, 去觀察那些他感興趣的新鮮玩意兒。

王氏育子心經:

Advertisiment

1.只有在困難中, 才能學會解決困難的方法。

2.坦然的心態會讓很多事情變得更容易處理。

3.要胸懷大愛, 盡自己的一份力回報社會。

無論現在的身份是國家官員、公司董事長或者公益代言人, 她們都曾經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奧運冠軍。 而現在, 她們有了另一個共同的身份――媽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