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國養育嬰兒的4個新理念

近年來, 美國一些新生派的育兒專家對傳統育兒觀念與做法提出了許多革命性的挑戰。 這些新的育兒理論, 主要根據一些腦部發展研究的新成果而得出, 新生兒的腦部、感官與行為發展的新發現, 在逐漸改變父母的育兒方法。 美國出版的《PsychologyTody》一書, 整理了這群新育兒專家的理論, 提出了養育嬰兒的4個新觀念。

嬰兒初生的頭一年, 腦部就從400克驚人地長到將近1000克。 如果父母無法在嬰兒初生的頭兩年內提供豐富的成長環境, 可能會導致嬰兒終生的情感能力問題。 如果把嬰兒的腦袋比作硬體, 父母則應為孩子負責提供軟體。

Advertisiment
當你瞭解硬體(嬰兒的腦)時, 你可以設計出更合適的軟體(你的行為), 以促進嬰兒的發育。

新觀念一:感覺勝於思考

舊想法:

在過去, 有許多專家把教養嬰兒的重點放在認知能力的發展上。 因而產生了一些促進嬰兒腦部發育的課程。 許多父母認為, 既然一點點刺激就可以對嬰兒腦部發展有幫助, 乾脆愈多刺激愈好。 逼得父母從孩子一出生就要為他們準備好所有的競爭武器, 希望培養天賦稟異的小天才。 於是父母在和孩子玩耍的時候, 還要處心積慮地使用教學資料或智商玩具。

新想法:

讓孩子聒噪辨認文字、數位、顏色、形狀, 會迫使孩子使用較低層次的思考過程, 而不是發展學習能力。 這就好象在馬戲團裡訓練小馬玩把戲一樣:當小馬滾在地上數到3,

Advertisiment
它並不是真的會算術, 只是在表演一項特技。 這些特技不但無助于發展孩子的學習能力, 甚至可能是有害的。

新一代專家建議父母應該將焦點放在建立孩子的感情能力上。 所以, 現在的問題變成, 不是“要選擇哪些玩具或書籍讓我的孩子變得聰明一點?”而是“我該如何和孩子互動, 以激發他對所處世界的熱情與好奇?”

父母可以怎麼做?

當你在閱讀各類育兒專家的育兒指南時, 心中記住一件事情:“最重要的是孩子感情能力的發展”。 這就好象要訓練一個優秀的棒球隊, 而教練就是“感情”。 因為感情能力會告訴孩子他想做什麼——移動他的手臂、發出聲音、微笑或皺眉,

Advertisiment
看看整個心智團隊如何一起運作。

新觀念二:嬰兒不只是會哭鬧的動物

舊想法:

直到現在, 許多幼兒發展專家還認為, 嬰兒從初生到兩個月還不具備社交、認知的能力, 也沒有這些需求, 他們認為初生兒只有一些基本的生理活動迴圈, 例如:睡與醒、白天與黑夜、吃飽了或餓了、哭鬧等等。

這些專家甚至稱這段時期為正常的孤獨期。 當然, 嬰兒會有心理需求, 但是研究者認為嬰兒只是針對一些感官刺激, 例如味覺、觸覺而做出反應。

新想法:

心理學家史登博士對傳統的幼兒發展理論提出挑戰, 他認為嬰兒一出生就是社交動物。 在他的研究實驗中, 新生兒持續展現出主動尋找刺激的行為, 而且有所偏好。 從一出生開始,

Advertisiment
嬰兒似乎就會對所處的世界有一些假想。 他們的偏好顯示出他們的感情取向。

事實上, 如果沒有這些感覺反應的協助, 例如:搖搖他、拍拍他、安撫他或是對他說話、唱歌。 父母和孩子之間就不可能形成感情互動, 感情互動可以刺激嬰兒腦部神經的連結, 協助他接收外來的資訊。

新觀念三:愛的環路從兩個月大開始建立

大約在嬰兒8周大的時候, 一件奇跡似的事情發生了。

小寶寶的視力開始進步了, 第一次, 他可以清楚地看到你, 並且直接和你做眼神的接觸。

舊想法:

母親將資訊與感情灌注給孩子, 而嬰兒像個空的容器, 被動地接受。

新想法:

我們現在知道, 寶寶的參與對於建立穩固的依戀關係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對嬰兒的深情凝望,

Advertisiment
將受到孩子回報以愛的眼神, 如此完成了一個愛的迴圈, 有如一個愛的環路。

在這個母親與嬰兒愛的感情系統中, 還有一個重要的概念, 就是母親與和孩子所發展出來的“心有靈犀一點通”的能力。

專家認為這種進入孩子內心世界, 並且做出回應的能力, 是母親的天性本能。 例如, 當你的寶寶安靜地躺在地板上, 快樂地享受周遭環境的光線與聲音。 當你注意到孩子正在尋求外來的刺激, 於是你回應你的寶寶, 發出好玩的聲音, 逗他開心。 當你和孩子玩耍的同時, 孩子也同時回應你喜悅的笑容, 你的臉部表情將戰線更為燦爛的笑容, 不久, 你也會發現, 孩子以同樣的愉悅神情回應你。

父母可以怎麼做?

當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情形發生時, 你和孩子都會體驗到正面的感受。反之,則會體驗到負面的感受。如果你和孩子的互動所產生的大多是負面的感覺,你就應該檢討一下你的互動模式。

新觀念四:幫孩子化解羞恥感

一位母親,有一天看到自己的女兒正拿著紫色的彩筆在牆上亂塗,“不可以!”她忍不住對女兒大吼。女兒看著母親,一臉驚恐,刹那間她瞭解她做錯了事。她低下頭去,一副快哭出來的樣子。母親嘮叨了一會兒,告訴女兒色筆只能畫在紙上,然後她抱著女兒想到她們可以一起做一件事:“刷牆壁!”她女兒再度亮起雙眼,開心地跑去拿海綿。

這樣的互動,幫助孩子成功克服了羞恥感。

舊想法:

傳統的學者認為這些所有的“不可以”指令,是在保護孩子安全並幫助他們社會化的副產品。但是傳統的研究者並不認為,羞恥感可以促進孩子的腦部發育,相反地,他們認為應該減少讓孩子感到羞愧的處境。

新想法:

最新的育兒理論則認為,避免孩子產生羞恥感固然有其道理,但是在孩子社會化的過程中,羞恥感也未必是絕對不好的。腦神經生物學的一些研究指出,一些令人羞愧的處境,例如上面所描述的例子,事實上可以刺激右腦的發育,這部分主要掌管創意、情緒與感受,只要羞愧的感覺不要太久,而且能夠跟隨著一些復原與補救的經驗。

新一代的專家認為,讓孩子真正受傷害的,並不是羞恥感,而是父母無法幫助孩子從羞愧中復原過來。

父母可以怎麼做?

尷尬(羞恥感的成份之一)大約在14個月大時出現,當母親“不可以”的指令,跟隨著孩子低垂的頭與難過的表情開始產生。

孩子從興奮(開心地在牆上塗鴉),忽然間掉落很洩氣的情境(母親“不可以”的警告),再回到興奮的情緒(“好吧!讓我們一起刷洗牆壁吧。”)

在這一個快速的過程中,腦部許多部分開始活動,並且產生許多連結,使得這整個腦部系統獲得更緊密的鍛煉。其結果可以促進認知部位與感情部位的發展,並且促進這兩個系統的連結,讓孩子在感情與自律能力能有均衡的發展。很重要的一點必須記得,要趕快讓孩子從羞恥感中復原過來。長久的羞恥感會讓孩子自我封閉、易怒甚至產生暴力傾向。想想看自己的情形,如果尷尬的感覺一直持續下去,你會不會想要逃開或做出一些反抗的行為? 

你和孩子都會體驗到正面的感受。反之,則會體驗到負面的感受。如果你和孩子的互動所產生的大多是負面的感覺,你就應該檢討一下你的互動模式。

新觀念四:幫孩子化解羞恥感

一位母親,有一天看到自己的女兒正拿著紫色的彩筆在牆上亂塗,“不可以!”她忍不住對女兒大吼。女兒看著母親,一臉驚恐,刹那間她瞭解她做錯了事。她低下頭去,一副快哭出來的樣子。母親嘮叨了一會兒,告訴女兒色筆只能畫在紙上,然後她抱著女兒想到她們可以一起做一件事:“刷牆壁!”她女兒再度亮起雙眼,開心地跑去拿海綿。

這樣的互動,幫助孩子成功克服了羞恥感。

舊想法:

傳統的學者認為這些所有的“不可以”指令,是在保護孩子安全並幫助他們社會化的副產品。但是傳統的研究者並不認為,羞恥感可以促進孩子的腦部發育,相反地,他們認為應該減少讓孩子感到羞愧的處境。

新想法:

最新的育兒理論則認為,避免孩子產生羞恥感固然有其道理,但是在孩子社會化的過程中,羞恥感也未必是絕對不好的。腦神經生物學的一些研究指出,一些令人羞愧的處境,例如上面所描述的例子,事實上可以刺激右腦的發育,這部分主要掌管創意、情緒與感受,只要羞愧的感覺不要太久,而且能夠跟隨著一些復原與補救的經驗。

新一代的專家認為,讓孩子真正受傷害的,並不是羞恥感,而是父母無法幫助孩子從羞愧中復原過來。

父母可以怎麼做?

尷尬(羞恥感的成份之一)大約在14個月大時出現,當母親“不可以”的指令,跟隨著孩子低垂的頭與難過的表情開始產生。

孩子從興奮(開心地在牆上塗鴉),忽然間掉落很洩氣的情境(母親“不可以”的警告),再回到興奮的情緒(“好吧!讓我們一起刷洗牆壁吧。”)

在這一個快速的過程中,腦部許多部分開始活動,並且產生許多連結,使得這整個腦部系統獲得更緊密的鍛煉。其結果可以促進認知部位與感情部位的發展,並且促進這兩個系統的連結,讓孩子在感情與自律能力能有均衡的發展。很重要的一點必須記得,要趕快讓孩子從羞恥感中復原過來。長久的羞恥感會讓孩子自我封閉、易怒甚至產生暴力傾向。想想看自己的情形,如果尷尬的感覺一直持續下去,你會不會想要逃開或做出一些反抗的行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