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美國7歲女孩天生無下巴無法說話 全球僅24人

養生之道網導讀:

美國西雅圖一名7歲女童萊克西, 因早產出生, 下顎畸形細小。 每次開口, “下巴”便會頂著喉嚨, 不僅不能說話, 必須插喉才能呼吸。

Advertisiment

據外媒報導, 小朋友一出生便嚎哭、牙牙學語, 其實可以說話是一種恩賜。 美國西雅圖一名7歲女童萊克西, 因早產出生, 下顎畸形細小。 每次開口, “下巴”便會頂著喉嚨, 舌頭和原本在口腔內的其他組織也沒位置生長, 阻塞氣道。 萊克西不僅不能說話, 必須插喉才能呼吸。

4年內動11場手術

據報導, 萊克西3歲開始接受下顎重建手術, 將肋骨移植到臉部, 製造一個人工下顎。 過去4年內, 她已接受了11個大大小小手術。

雖然智力發育正常, 但因為不停安裝並調較下顎的固定器, 就算現在能說話, 但下顎活動能力很弱, 吃不到東西, 需要插胃喉。 再加上她仍在發育, 醫生在她17歲完成發育前, 仍要不斷修正加大她的人工下顎,

Advertisiment
估計她未來至少仍要接受3個手術。

全球僅24患者

儘管上天給了她一個大考驗, 但萊克西的媽媽卻稱這是“天賜的禮物”, 令女兒性格更堅強, 更獨立自主, 展現對生命的渴望。

據悉, 萊克西所患的是耳髁狀突綜合症(Auriculocondylar Syndrome), 全球只有24宗病例, 非常罕見。 病人外耳或下顎畸形, 普遍認為是在胎兒發育時, 有基因變異未能發出指令製造蛋白質, 導致下顎、面部肌肉及耳骨等畸形。

正常寶寶語言發育時間表

1-3個月:啼哭, 輕輕發聲, 咿呀發聲, 尖叫, 發笑。

3-6個月:以不同的聲音表達不同的感受, 對大人的講話以發音作為回答, 發出輔音與母音的組合音, 模仿大人發出連續的音節。

6-9個月:模仿講話, 與母親有意識地對話。

9-12個月:準確地運用媽媽、爸爸兩詞,

Advertisiment
模仿新的聲音, 模仿字、詞發音, 近似準確, 主動與別人進行極簡單的語言交流。

12-18個月:發音時出現聲調變化, 開始使用“這個”。 當被提問“這是什麼”時, 能說出物體的名稱, 以手勢表達需要, 能說出4-6個字的名字, 模仿說短句。

一般正常兒童在1-1.5歲時已經有明顯的語言能力發展, 而語遲的孩子語言能力發展在時間上要晚許多, 且與同齡孩子相比, 說話能力也要差很多。 像說話晚(2歲甚至2歲後才開始), 3歲不能說句子, 言語簡單, 詞彙貧乏等都屬於這個範疇。 除生理原因之外, 寶寶說話晚還可能存在以下心理或教養環境方面的原因:

1、父母少言寡語, 寶寶缺乏學習與模仿語言的環境。

2、父母對寶寶說話的要求高, 一旦寶寶出現錯誤, 父母總是急於糾正他的發音,

Advertisiment
或催促寶寶趕緊改正, 父母的這種行為導致適得其反的結果, 無形中抑制了寶寶的表達欲望。

3、父母說話速度偏快、偏長、偏於複雜, 以致寶寶模仿困難。

4、父母喜歡包辦寶寶的一切, 對寶寶照顧極為細緻, 常常在寶寶發出需求信號之前就已經滿足了寶寶的需求, 或者習慣替寶寶表達需要, 因此, 寶寶無需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 他學說話的動機受到抑制。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