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羊膜腔穿刺檢查助你擁有健康寶寶

羊膜腔穿刺的發展歷史羊膜腔穿刺檢查又稱羊水檢查, 是在1950年代開始發展, 當時是為了要診斷胎兒性別;而世界上第一例藉由羊水檢查而診斷出胎兒有染色體異常, 則是在1967年發表;第一例以羊水檢查出唐氏症則在1968年發表。 此後羊水檢查蓬勃發展, 除了染色體異常的檢查之外, 另外包括羊水生化檢查、胎兒感染等也都可以借著羊膜穿刺檢查出來。

羊膜腔穿刺的檢查流程早期羊水檢查其實是以盲目的方式, 直接由子宮上的肚皮下針來抽取羊水, 但這種方式對胎兒而言極為危險;一直到1983年,

Advertisiment
才有醫師利用即時超音波來抽取羊水, 在超音波的引導下, 抽取羊水的細針可以避開胎兒、胎盤及臍帶, 使羊水檢查成為一種安全的檢查。

檢查步驟step by step原則上, 羊水檢查在懷孕的第15~16周施行最合適, 其步驟如下:

在正式抽取羊水之前, 醫師先幫孕婦做超音波檢查, 決定胎兒大小、懷孕周數、胎兒位置及胎兒數目

找出最適合下針的位置

為孕婦消毒皮膚

在孕婦的肚皮上鋪上無菌單

以20或22號脊椎穿刺針在超音波的引導下, 逐步刺入之前選定好的羊膜腔內

確定脊椎穿刺針已在羊膜腔內, 開始以負壓將羊水抽出

前面2毫升的羊水必須丟棄

大約抽出20毫升的羊水

將穿刺針的內管置回

回抽整支穿刺針

在肚皮的針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