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羊水細胞性染色體檢查 可知寶寶性別

七個準確的科學方法

1、超聲波掃描:

超聲波是一種聲波, 到目前為止的報告顯示, 它對胎兒沒有不良影響, 因此在婦產科界使用非常普遍。

利用超聲波診斷胎兒性別時, 男嬰的準確度可達95%以上, 女嬰的可靠度則只有85%左右。

2、羊膜穿刺術:

羊膜穿刺術主要是為了診斷胎兒是否有染色體方面或神經管的缺陷, 通常在懷孕16~20周實施。 由於可以得知胎兒的染色體, 因此也可知道胎兒的性別。 準確度可達99%, 但是有1%的流產幾率。 所以, 醫界不贊成只為了測知胎兒性別就做羊膜穿刺術。

3、絨毛采檢術:

又稱“絨毛取樣術”,

Advertisiment
通常在懷孕8~10周時做。 主要目的和羊膜穿刺術一樣, 是為了診斷胎兒的染色體是否正常, 但也有人用來診斷胎兒的性別。 準確率可達98%。

利用絨毛采檢術雖然在懷孕10周左右即能判斷胎兒的性別, 但它可能造成流產(3%~5%), 還可能傷害胎兒, 造成其手腳的殘缺。 因此, 最好不要單為了測知胎兒性別而接受這種檢驗。

4、生理鹽水沖洗子宮:

這是近年來同類方法中比較實用的, 通常在懷孕9周時施行。 到目前為止, 證實安全性相當高, 可靠性達98%。 但這種檢查只能測知男女, 無法知道胎兒的染色體是否正常, 且在檢查前一周內不可有性行為才能減少誤差。

5、驗血:

可利用基因工程的技術, 採取母體的血液, 來判斷胎兒的性別。 雖然對胎兒沒有任何危險,

Advertisiment
而且一些檢驗單位聲稱可靠性達95%, 但根據筆者所得到的臨床資料與證據顯示, 錯誤的比例相當高。 因此, 並不是一個可靠實用的方法。

6、胎兒細胞性染色體檢查:

檢查胎兒細胞的性染色體, 即x-小體和Y-小體。 染色體只在細胞分裂時才能看到。 在細胞中, 染色體分散成染色質。 在女性的細胞中, 往往可以在顯微鏡下看到性染色質體, 或叫巴氏小體, 它是巴爾在1949年首先觀察到的, 即緊靠著細胞核的核膜處, 出現特異性的濃縮而染色深的小染色質塊。

人類的細胞中, 只有一個x染色體具有活性, 失去活力的x染色體就形成性染色質。 正常男性細胞中沒有性染色質, 正常女性細胞中則有一個性染色質。 性染色質在口腔或有陰☆禁☆道表皮細胞的染色塗片中可以很方便地觀察到。

Advertisiment
在多形核白血球中, 性染色質看起來像一個鼓槌, 通常叫做鼓槌小體。 巴氏小體或鼓槌小體的存在與否, 是鑒定男女性別的一個重要依據。

羊水細胞性染色體檢查:在妊娠16-20周時, 抽取羊水, 離心分離其中的羊水細胞, 通過特定的方法製片染色, 或者用油鏡觀察細胞核中的X小體, 或者用螢光顯微鏡觀察羊水細胞核中的Y小體, 或者兩種方法同時使用, 檢查細胞核中的x小體和Y小體, 提高準確性。 由於男性胎兒的羊水細胞可顯示出Y小體, 而女性胎兒的羊水細胞中可顯示x小體, 通過標本上x小體和Y小體出現的頻率判斷胎兒的性別。

絨毛細胞性染色體檢查:妊娠早期, 最好在妊娠兩個月以內,

Advertisiment
吸取胎兒的絨毛細胞, 製片做性染色體檢查, 通過x小體或Y小體出現的頻率來判斷胎兒的性別。 該法比羊水細胞檢查的時間更早, 有利於遺傳病的防止。

孕婦外周血基因分析:由於胎兒的血細胞等也會混入母體的外周血中, 通過檢查外周血的淋巴細胞的性染色體或中性粒細胞的鼓槌體出現的頻率可判斷胎兒的性別。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 特別是近年來基因擴增技術PCR的應用, 一種控測母體外周血中與胎兒性別相關的特定基因的方法正在建立, 這種方法可通過取出母體的外周血很方便地分析胎兒的性別, 比傳統方法更少影響孕婦和胎兒。

7、胎兒鏡:

胎兒鏡檢查是超聲波定位後用直徑很細的光學纖維內鏡經母體腹壁穿刺,

Advertisiment
經子宮壁進入羊膜腔, 觀察胎兒性別外貌、抽取臍血、取胎兒組織活檢及對胎兒進行宮腔內治療的方法, 是產前診斷最直接有效的技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