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羊水指數正常範圍是多少?

羊水是胎兒生存的一種環境, 它也有一定的指標, 無論是多還是少, 都有可能會給胎兒帶來影響, 所以准媽媽們要瞭解羊水指數, 以便在檢查測量時掌握相關的標準, 有異常及時應對。

羊水指數正常範圍

羊水指數:是將子宮分成左上, 右上, 左下和右下四個象限, 四個象限的最大羊水暗區垂直深度之和為AFL, 若AFL大於24cm診斷為羊水過多, 若AFL在18-24cm之間時為可疑羊水過多或羊水偏多。

羊水深度:b超檢查表示最大羊水池的垂直深度, 小於2cm表示羊水過少, 大於8cm表示羊水過多。 它為醫學專業名詞, 是判斷羊水多少的一個重要指標。

Advertisiment
羊水多, 則胎兒可以健康成長;羊水少, 就可以在胎兒臨產期造成胎糞淤積, 甚至早產或窒息。 B超檢查表示最大羊水池的垂直深度, 羊水深度3-8cm為正常羊水量。 小於3cm提示羊水過少, 大於8cm提示羊水過多。

羊水測量:羊水量的測量, 是評估懷孕正常與否的重要指標。 目前, 醫院大多是通過超音波來瞭解羊水量的狀況, 採取“羊水指數法”來確定羊水量是否正常。 方法是:將子宮分為四個象限, 分別量每個象限中羊水的最大深度, 再相加求其總和。 總和值在8~27釐米的範圍之內屬於正常狀態, 小於8為羊水過少, 大於24則為羊水過多。

羊水孕期檢查

1、羊水穿刺:羊水中由於含有脫落的胎兒細胞, 因此, 可通過組織培養, 做染色體的研究,

Advertisiment
以發現胎兒是否存在先天性異常情形。 而抽取羊水的方法, 我們稱之為“羊膜穿刺術”。

通常在孕婦懷孕16--20周左右, 醫生會利用超音波和長針經腹部穿刺施行, 由於是在超音波的引導下, 因此不會有傷及胎兒的顧慮。 不過, 約有四百分之一的可能性, 會導致早產或破水的情形發生。

高齡產婦、有過產下畸形嬰兒經歷的產婦或是有家族病史的產婦, 最好還是接受羊水穿刺術。

2、胎兒肺部發展的指標:羊水中含有的卵磷脂會隨著胎兒肺部的成長一起增加, 因此可作為胎兒肺部成熟度的指標。

臨床上以卵磷脂與神經磷之比在2以上為正常。 對於一些未足月但又必須提前生產的產婦, 事先獲知胎兒肺部的成熟度, 有助於確定生產的時侯,

Advertisiment
可以避免胎兒成熟度不足所造成的併發症。

羊水常見問題

羊水過多:正常妊娠時的羊水量隨孕周增加而增多, 最後2~4周開始逐漸減少, 妊娠足月時羊水量約為1000ml(800~1200ml), 凡在妊娠任何時期內羊水量超過2000ml者, 稱為羊水過多。 最高可達20000ml。 多數孕婦羊水增多較慢, 在較長時期內形成, 稱為慢性羊水過多;少數孕婦在數日內羊水急劇增加, 稱為急性羊水過多。

羊水少:羊水過少有什麼症狀呢?羊水過少主要表現為孕媽媽胎動很明顯, 在胎動時感到腹痛。 子宮敏感, 檢查時常因輕度刺激引起子宮收縮。 胎心加快 , 檢查發現腹圍、宮高均較同期妊娠者小。 羊水過少往往導致分娩時產程延長, 胎兒易發生宮內窒息。 如破膜則可見少量黏稠羊水。

Advertisiment
羊水過少有時診斷較難, 易忽略。 做B型超聲檢查可見羊水明顯減少。 也有人提出凡是過期妊娠、併發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或臨產前已有胎兒變化而找不到其他原因時, 即應考慮羊水過少的可能。

羊水深度:羊水深度為醫學專業名詞, 是判斷羊水多少的一個重要指標。 羊水多, 則胎兒可以健康成長;羊水少, 就可以在胎兒臨產期造成胎糞淤積, 甚至早產或窒息。 B超檢查表示最大羊水池的垂直深度, 羊水深度3-8cm為正常羊水量。 小於3cm提示羊水過少, 大於8cm提示羊水過多。

羊水混濁:妊娠末期羊水輕度混濁是由於羊水中有胎兒代謝產物, 屬於正常。 如有羊膜腔內感染、胎脂過多、孕婦膽汁淤積綜合症、胎兒宮內缺氧等,

Advertisiment
懷孕中期羊水就會明顯混濁。

建議做羊水穿刺抽樣檢查, 看看羊水混濁程度。 如果抽樣檢查羊水確實渾濁, 這是胎兒將胎便排在了羊水中的表現, 引起這種情況的原因最大可能是胎兒宮內缺氧窒息。 應積極尋找病因, 針對病因治療。 立刻進行胎心監測, 看看胎兒胎心率是否正常, 以估計胎兒缺氧情況。 同時要採取左側臥位並吸氧, 以增加胎盤血液供應, 緩解胎兒氧供情況。 另外要定期做好產前檢查。

羊水相關疾病

羊水量異常:羊水量異常包括羊水過多和羊水少。

羊水過多:妊娠期間羊水量超過2000毫升, B超檢查羊水最大池深度>8釐米, 羊水指數>18稱為羊水過多。 可能的原因包括胎兒先天性畸形、胎兒循環系統障礙、血液停滯、多胞胎等, 或母體患有代謝方面的疾病(如:妊娠糖尿病等等)。此外,孕婦如果合併有心臟、肝臟等方面的疾病時也容易有羊水過多的現象發生。

如果是急性羊水過多,孕婦可能在幾天之內子宮增大迅速腹部脹痛,行走不便,甚至呼吸困難、不能平臥等,這種情況十分少見,需要及時就醫。如果是胎兒畸形,建議終止妊娠。如果羊水過多但胎兒正常,醫生會採取一定措施防止羊水進一步增多。如果嚴重過多,可以做羊膜腔穿刺,放出部分羊水。

羊水過少:妊娠晚期羊水量少於300毫升,羊水最大池深≤2釐米,羊水指數≤8稱為羊水過少。如果羊水最大池深≤1釐米,成為嚴重羊水過少。妊娠早期破水、胎兒生長遲滯、胎兒過期過熟、胎兒異常(如:胎兒泌尿系統異常)、胎盤功能不足,或母親存在水分攝取不足、低容積血症、藥物影響、妊娠高血壓等狀況,都容易導致羊水過少。

定期進行產前檢查是發現羊水過少的方法。如果出現陰☆禁☆道流液應及時就醫。另外,如果感覺胎兒在腹部的漂浮感不明顯,胎動減少,也要及時看醫生。醫生會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措施。如果已經孕足月,可以終止妊娠。如果不足月,如有必要,醫生會經羊膜腔穿刺注入勝利鹽水來增多羊水量。

羊水不清:羊水不清就是指羊水渾濁。宮內的胎兒腸子幾乎不運動。如果因為某種原因而使胎兒痛苦的話,副交感神經的活動就會變強,腸子就開始運動,積聚在腸管內的大便就會被排出。結果就使羊水變得渾濁。如果B超檢查時,發現羊水比較渾濁,這就表明胎兒的情況不是很好,需要馬上分娩。

羊水栓塞:所謂“羊水栓塞”,是羊水及羊水中的成分,如胎糞、黏蛋白、毳毛、鱗狀上皮、胎脂等,通過破損的宮頸內膜動脈、胎盤附著部的血竇和子宮裂傷處的血管,進入母體血液迴圈,在產婦的肺臟、心臟等重要器官形成栓塞,引發呼吸困難、寒戰、發紺、胸痛、休克、出血等一系列嚴重症狀。

多胎、宮縮過強過頻、羊水被胎糞污染,或正常分娩、中孕引產、大月份流產、剖宮產等,都有機會使羊水擠入母血循環等是本病的誘發原因。

為了有效地避免羊水栓塞,應定期做產前檢查,這是孕產婦保健的重要環節。凡有前置胎盤、胎膜早破、胎盤早期剝離等異常情況,必須去醫院待產,由醫生嚴密觀察產婦及胎兒的變化,及時採取相應措施,一旦發生意外,也可贏得寶貴的搶救時間。

羊水早破:羊水早破是一種很危急的情況,一旦發生很容易引起感染,影響母嬰的健康和安危。

引起羊水早破的原因:孕婦的子宮頸口鬆弛。胎膜發育不良。胎位不正、骨盆狹窄、頭盆不相稱、羊水過多、多胎妊娠等。孕期性☆禁☆生☆禁☆活不慎引起羊膜-絨毛膜感染。孕期劇烈咳嗽、猛然大笑或暴怒以及做重體力活等。

羊水早破的危害:引發胎兒早產、胎兒宮內窘迫、滯產及胎兒缺氧、母嬰感染。

如何鑒別羊水早破:當產婦不明確自己究竟是羊水早破還是尿液流出時,可以將特定的化學試紙放入陰☆禁☆道裡。如果是羊水早破,流在陰☆禁☆道裡的羊水會使橘黃色的試紙變成深綠色。把試紙拿到醫院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可以見到羊水中的小脂肪塊和胎毛,這時即可以確定是羊水早破。

羊水早破居家緊急處理法:一旦發生羊水早破,不要過於慌張。為了防止胎兒的臍帶脫垂,立即讓產婦躺下,並且採取把臀位抬高的體位。產婦在外☆禁☆陰墊上一片乾淨的衛生巾,注意保持外☆禁☆陰的清潔。只要發生破水,都必須立即趕往醫院就診。即使在趕往醫院的途中,也需要採取臀高的躺臥姿勢。

羊水早破能進行分娩嗎?懷孕的周數16~24周,這種胎兒生下來後存活幾率不超過25%,而且先天性畸形的可能性較高,通常建議立刻終止懷孕,以免母體受到感染。懷孕25~33周的話,常採取保守治療法,利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利用安胎藥儘量保住胎兒,同時會使用類固醇加快胎兒肺臟成熟。懷孕34~36周,肺部多半已經較為成熟,可以利用催產素或前列腺素,盡可能讓胎兒在24小時之內出生,因為超過24小時後,細菌感染的幾率增加,胎兒發生敗血症或母親發生感染的幾率都會相對提高。

預防羊水早破的措施:

1、堅持定期做產前檢查,4-6個月每個月去檢查1次;7-9個月每半個月檢查1次;9個月以上每週檢查1次;有特殊情況隨時去做檢查。

2、孕中晚期不要進行劇烈活動,生活和工作都不宜過於勞累,每天保持愉快的心情,適當地到外面散步。

3、不宜走長路或跑步,走路要當心以免摔倒,特別是上下樓梯時,切勿提重東西以及長時間在路途顛簸。

4、孕期減少性☆禁☆生☆禁☆活,特別是懷孕晚期3個月,懷孕最後1個月禁止性☆禁☆生☆禁☆活,以免刺激子宮造成羊水早破。

或母體患有代謝方面的疾病(如:妊娠糖尿病等等)。此外,孕婦如果合併有心臟、肝臟等方面的疾病時也容易有羊水過多的現象發生。

如果是急性羊水過多,孕婦可能在幾天之內子宮增大迅速腹部脹痛,行走不便,甚至呼吸困難、不能平臥等,這種情況十分少見,需要及時就醫。如果是胎兒畸形,建議終止妊娠。如果羊水過多但胎兒正常,醫生會採取一定措施防止羊水進一步增多。如果嚴重過多,可以做羊膜腔穿刺,放出部分羊水。

羊水過少:妊娠晚期羊水量少於300毫升,羊水最大池深≤2釐米,羊水指數≤8稱為羊水過少。如果羊水最大池深≤1釐米,成為嚴重羊水過少。妊娠早期破水、胎兒生長遲滯、胎兒過期過熟、胎兒異常(如:胎兒泌尿系統異常)、胎盤功能不足,或母親存在水分攝取不足、低容積血症、藥物影響、妊娠高血壓等狀況,都容易導致羊水過少。

定期進行產前檢查是發現羊水過少的方法。如果出現陰☆禁☆道流液應及時就醫。另外,如果感覺胎兒在腹部的漂浮感不明顯,胎動減少,也要及時看醫生。醫生會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措施。如果已經孕足月,可以終止妊娠。如果不足月,如有必要,醫生會經羊膜腔穿刺注入勝利鹽水來增多羊水量。

羊水不清:羊水不清就是指羊水渾濁。宮內的胎兒腸子幾乎不運動。如果因為某種原因而使胎兒痛苦的話,副交感神經的活動就會變強,腸子就開始運動,積聚在腸管內的大便就會被排出。結果就使羊水變得渾濁。如果B超檢查時,發現羊水比較渾濁,這就表明胎兒的情況不是很好,需要馬上分娩。

羊水栓塞:所謂“羊水栓塞”,是羊水及羊水中的成分,如胎糞、黏蛋白、毳毛、鱗狀上皮、胎脂等,通過破損的宮頸內膜動脈、胎盤附著部的血竇和子宮裂傷處的血管,進入母體血液迴圈,在產婦的肺臟、心臟等重要器官形成栓塞,引發呼吸困難、寒戰、發紺、胸痛、休克、出血等一系列嚴重症狀。

多胎、宮縮過強過頻、羊水被胎糞污染,或正常分娩、中孕引產、大月份流產、剖宮產等,都有機會使羊水擠入母血循環等是本病的誘發原因。

為了有效地避免羊水栓塞,應定期做產前檢查,這是孕產婦保健的重要環節。凡有前置胎盤、胎膜早破、胎盤早期剝離等異常情況,必須去醫院待產,由醫生嚴密觀察產婦及胎兒的變化,及時採取相應措施,一旦發生意外,也可贏得寶貴的搶救時間。

羊水早破:羊水早破是一種很危急的情況,一旦發生很容易引起感染,影響母嬰的健康和安危。

引起羊水早破的原因:孕婦的子宮頸口鬆弛。胎膜發育不良。胎位不正、骨盆狹窄、頭盆不相稱、羊水過多、多胎妊娠等。孕期性☆禁☆生☆禁☆活不慎引起羊膜-絨毛膜感染。孕期劇烈咳嗽、猛然大笑或暴怒以及做重體力活等。

羊水早破的危害:引發胎兒早產、胎兒宮內窘迫、滯產及胎兒缺氧、母嬰感染。

如何鑒別羊水早破:當產婦不明確自己究竟是羊水早破還是尿液流出時,可以將特定的化學試紙放入陰☆禁☆道裡。如果是羊水早破,流在陰☆禁☆道裡的羊水會使橘黃色的試紙變成深綠色。把試紙拿到醫院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可以見到羊水中的小脂肪塊和胎毛,這時即可以確定是羊水早破。

羊水早破居家緊急處理法:一旦發生羊水早破,不要過於慌張。為了防止胎兒的臍帶脫垂,立即讓產婦躺下,並且採取把臀位抬高的體位。產婦在外☆禁☆陰墊上一片乾淨的衛生巾,注意保持外☆禁☆陰的清潔。只要發生破水,都必須立即趕往醫院就診。即使在趕往醫院的途中,也需要採取臀高的躺臥姿勢。

羊水早破能進行分娩嗎?懷孕的周數16~24周,這種胎兒生下來後存活幾率不超過25%,而且先天性畸形的可能性較高,通常建議立刻終止懷孕,以免母體受到感染。懷孕25~33周的話,常採取保守治療法,利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利用安胎藥儘量保住胎兒,同時會使用類固醇加快胎兒肺臟成熟。懷孕34~36周,肺部多半已經較為成熟,可以利用催產素或前列腺素,盡可能讓胎兒在24小時之內出生,因為超過24小時後,細菌感染的幾率增加,胎兒發生敗血症或母親發生感染的幾率都會相對提高。

預防羊水早破的措施:

1、堅持定期做產前檢查,4-6個月每個月去檢查1次;7-9個月每半個月檢查1次;9個月以上每週檢查1次;有特殊情況隨時去做檢查。

2、孕中晚期不要進行劇烈活動,生活和工作都不宜過於勞累,每天保持愉快的心情,適當地到外面散步。

3、不宜走長路或跑步,走路要當心以免摔倒,特別是上下樓梯時,切勿提重東西以及長時間在路途顛簸。

4、孕期減少性☆禁☆生☆禁☆活,特別是懷孕晚期3個月,懷孕最後1個月禁止性☆禁☆生☆禁☆活,以免刺激子宮造成羊水早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