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緩解寶寶6大常見病痛小竅門

感冒:搓搓耳朵治鼻塞感冒是孩子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小兒感冒多是由於受涼引起, 一般來說, 孩子只要精神很好, 能玩能吃, 應該就沒有大問題。

當孩子感冒時, 父母要隨時摸摸寶寶的小手。 如果寶寶的手冷, 說明受涼了, 要及時添加衣服, 多喝一些溫開水。 如果寶寶的小手仍然不暖和, 就要及時採取以下方法:

1.不到1歲的寶寶喝紅糖水。 紅糖水性溫, 可以祛寒。

2. 1歲以上的寶寶可以在紅糖水里加一片一元錢硬幣大小的生薑, 3歲以上切兩片。

3.晚上臨睡前給寶寶用溫水泡泡腳, 直到寶寶的額頭微微出點汗。

Advertisiment
泡完小腳後, 多喝些溫開水, 儘早上床休息。

4.上床後可隔著衣服在寶寶的背部上下搓, 將背部搓熱也能起到預防感冒的作用。 如果寶寶有輕微的鼻塞, 可將他的小耳朵搓搓紅, 這對治療鼻塞效果也很好。

但是發生下面情況時, 需要趕緊帶孩子看急診:

高燒39.5℃以上;已不能喝水、出現驚厥;精神差, 出現嗜睡或不易叫醒;平靜時有喉喘鳴聲;感冒後如果出現呼吸增快, 可能是輕度肺炎(2個月以下的小兒呼吸每分鐘≥60次, 2個月~1歲的小兒每分鐘≥50次, 1~4歲的小兒每分鐘≥40次)。

發燒:按摩全身很有效不少家長一看孩子發燒39℃, 立刻很緊張, 馬上抱上孩子去看醫生。 其實孩子突然發燒, 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如扁桃體炎或感冒), 與其因發燒深夜去掛號看急診,

Advertisiment
增加交叉感染的幾率, 還不如等到第二天再看為好。

其實孩子發燒, 最好先在家裡退燒, 如果吃了退燒藥在兩小時左右退燒, 就不用緊張, 即使孩子幾個小時後又燒起來了, 也沒有關係。 但如果吃了退燒藥不退燒, 24小時內應該看醫生, 或是燒燒退退持續三天, 也不見好轉, 也應該看醫生。 所以當寶寶發燒時, 只要寶寶精神還不錯, 體溫不超過39.5℃, 父母就可自己處理。

小兒發燒有個特點:小兒如果手腳冰冷、面色蒼白說明體溫還會上升。 一旦小兒手腳暖和了、出汗了, 體溫就可以控制, 並很快能降溫。

多數寶寶發燒是因為受涼感冒引起的, 如果寶寶發燒時手腳冷、舌苔白、面色蒼白、小便顏色清淡, 父母就可用生薑紅糖水為其祛寒,

Advertisiment
在水裡再加兩三段一寸長的蔥白。 如果小兒發燒手腳不冷、面色發紅、咽喉腫痛、舌苔黃或紅、小便黃且氣味重、眼睛發紅, 這說明小兒內熱較重, 就不能喝生薑紅糖水了, 應該喝大量溫開水, 也可在水中加少量的鹽。 只有大量喝水, 多解小便, 身體裡的熱才會隨著尿排出, 寶寶的體溫才會下降。

兩歲以上的寶寶發燒, 父母可以幫其按摩。 先搓小兒的腳心, 把熱往腳下引, 把腳搓熱了再搓小腿, 小腿搓熱了再搓手、膀子、後背, 最後是小兒的耳朵。 按摩時要輕、要慢, 要多喂寶寶喝水。 如果寶寶還持續發燒可用溫水幫他擦身, 用毛巾把寶寶身體擦熱、擦紅, 給寶寶的身體散熱;如果寶寶還是手腳發涼, 說明寶寶受寒較重,

Advertisiment
可連續給寶寶多喝幾次生薑紅糖水。

對夜晚突然發高燒(測量腋溫≥39℃)的小兒, 可採取以下護理措施:

裝有空調的家庭可保持室溫在21~24℃;讓孩子臥床休息, 敞開包被或鬆開衣服, 使皮膚裸☆禁☆露;鼓勵孩子多飲涼開水或清涼液體, 一晚至少要飲300毫升;服用退燒藥, 必要時4~6小時後再服一次, 每隔1~2小時測量體溫一次, 直到體溫降至正常範圍。

應該注意, 無論是否熱退, 次日家長應帶孩子上醫院就診。

咳嗽:幫孩子把痰咳出來小兒咳嗽的最大問題是不會咳痰吐痰, 許多時候咳不出來, 反復幹噎, 就會把自己弄噁心, 吐了。 這時候家長往往很著急, 抱起孩子就走, 到了醫院告訴醫生孩子嘔吐。 其實家長不用著急, 這是小孩子的一種吐痰方式,

Advertisiment
只要孩子咳完吐完感覺輕鬆舒服, 就不用緊張。

當孩子正在咳嗽時, 設法幫忙把痰咳出來。 可以讓他橫向俯臥在你的膝上, 然後有節奏地輕拍他的背部, 不要太用力, 鼓勵孩子把咳出的痰都吐到盆中。

小兒咳嗽得很厲害時不宜玩耍得太疲勞, 不然會加重咳嗽。 而且, 注意給小兒保暖, 尤其是腳心和頭頂部不要受涼, 以免反射性地使呼吸道抵抗力更為下降。 但是也不要讓小兒身體過熱, 衣服被汗水浸濕後更容易引起咳嗽。

對經常患有呼吸道感染、咳嗽、食欲不振的孩子, 除了進行必要的藥物治療外, 還可採用健脾養肺的食物, 如粳米、白木耳、黑木耳、白蘿蔔、百合、銀杏、蛤蚧、玉竹、薏苡仁等。 當孩子咳喘伴有發熱時, 體內水分消耗過多, 應注意補充水分,可多喝開水、米湯及鮮果汁,還需要補充雞蛋、蔬菜,保持營養均衡,提高免疫力。

如果咳嗽頻繁並出現其他症狀,如氣促、發燒等,則需及早去醫院就診,請醫生診治。

如果是突發性嗆咳,很可能是小兒將食物或異物吸入咽喉,但還能呼吸,能講話或哭出聲。這時父母要鼓勵小兒咳嗽,千萬別用手在其嘴裡亂摳,以防異物越摳越深,以致把氣道完全堵死。如果沒有咳出東西,小兒反復咳嗽或氣喘,說明異物已到達呼吸道,立即送小兒去醫院及時取出異物。

腹瀉:觀察大便的性狀小兒出現腹瀉的情況,家長要注意觀察大便的性狀,如果出現了水樣便、膿血便、果凍樣便,而且腹瀉次數多,說明情況比較嚴重,應該及早就診。比如出現膿血便、果凍樣便提示可能存在細菌感染,細菌毒素吸收可以引起全身性☆禁☆感染中毒症狀,需要及時就醫。去醫院時要注意帶上孩子的新鮮大便,在有膿血等異常排泄物的地方要多取一點。

如果明確地知道孩子是由於飲食不當造成的非感染性腹瀉,比如吃得比較多,或者吃了生食物,如果孩子腹瀉次數不多,量不大,可以先給孩子吃一點乳酶生、媽咪愛觀察一下。如果病情有變化或者不緩解,就應及時就醫。孩子腹瀉,可以多補充一些口服補液鹽(一般藥店都可以買到),以防脫水。

為了防止脫水,國外對於兒童輕中度腹瀉,比較提倡口服補液鹽的使用,避免過多、不必要的輸液,抗生素的使用比較嚴格,需有明確的細菌感染才會使用。

腹痛:熱水袋敷敷肚子小兒腹痛比較常見的原因是腸痙攣,冬季尤其是高發時節。由於環境溫度低或進食冷飲等不良刺激,使腸道血管痙攣,供血不足,腸壁肌肉會收縮導致疼痛。此外腸道蛔蟲、急性闌尾炎、腸套疊等也會引起腹痛。

如果孩子發生過類似腹痛的情況,曾經去醫院診斷為腸痙攣,孩子喜歡家長按揉肚子,覺得很舒服,腹部摸起來有點涼,而且軟軟的,可能是腸痙攣引起的,可以試著給孩子喝點溫水,或者用熱水袋敷敷肚子,看看孩子是否有好轉。另外,有些孩子可能是腸道蛔蟲導致的腹痛,由於蛔蟲喜酸,可以給孩子喝點醋,蛔蟲安靜下來,腹痛會所有緩解。

提醒:腹痛時,不能隨便在家用藥。

外傷:扣擊疼痛辨輕重小孩子容易燙傷,如果燙傷的範圍小,皮膚發紅,只是幾個黃豆大小的水皰,先用自來水沖洗就可以了,沒必要非要趕到醫院。如果燙傷的範圍較大,而且水皰已經破了,除了用自來水沖洗沖洗,其他的就別在家裡處理。如果家裡離醫院比較遠,那麼可以先用保鮮膜包上燙傷部位以防止感染。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急於脫衣服以防皮膚再次受傷,應先拿自來水沖洗後剪開衣服。

還有就是摔傷等外傷,其中關鍵的是對骨骼是否受傷的判斷,注意三點:一是能不能走路;二是受傷部位腫不腫;三受傷處是否變形。如果外觀挺好,只是按壓受傷處有點壓痛,一般沒什麼大事。

另外,就是測試骨傳導痛,比如讓患兒坐下,把腳放在地上,向下輕捶膝部看看小腿疼不疼;向上捶膝部看看大腿疼不疼;屈曲肘關節向上捶肘部看看上臂疼不疼;向下捶肘部看看前臂疼不疼;如果未發現疼痛,基本可排除骨折。如果出現叩擊痛,應先不讓孩子行走到醫院拍片檢查。這裡就需要特別注意一點了,如果懷疑或確認骨盆、脊柱、頸椎等部位受傷最好去醫院。

如果是外傷導致皮膚紅腫,但是皮膚沒有裂開,不需要縫合,只是腫了點,那麼自己沖洗乾淨拿酒精擦擦創面即可,否則趕緊去醫院。

應注意補充水分,可多喝開水、米湯及鮮果汁,還需要補充雞蛋、蔬菜,保持營養均衡,提高免疫力。

如果咳嗽頻繁並出現其他症狀,如氣促、發燒等,則需及早去醫院就診,請醫生診治。

如果是突發性嗆咳,很可能是小兒將食物或異物吸入咽喉,但還能呼吸,能講話或哭出聲。這時父母要鼓勵小兒咳嗽,千萬別用手在其嘴裡亂摳,以防異物越摳越深,以致把氣道完全堵死。如果沒有咳出東西,小兒反復咳嗽或氣喘,說明異物已到達呼吸道,立即送小兒去醫院及時取出異物。

腹瀉:觀察大便的性狀小兒出現腹瀉的情況,家長要注意觀察大便的性狀,如果出現了水樣便、膿血便、果凍樣便,而且腹瀉次數多,說明情況比較嚴重,應該及早就診。比如出現膿血便、果凍樣便提示可能存在細菌感染,細菌毒素吸收可以引起全身性☆禁☆感染中毒症狀,需要及時就醫。去醫院時要注意帶上孩子的新鮮大便,在有膿血等異常排泄物的地方要多取一點。

如果明確地知道孩子是由於飲食不當造成的非感染性腹瀉,比如吃得比較多,或者吃了生食物,如果孩子腹瀉次數不多,量不大,可以先給孩子吃一點乳酶生、媽咪愛觀察一下。如果病情有變化或者不緩解,就應及時就醫。孩子腹瀉,可以多補充一些口服補液鹽(一般藥店都可以買到),以防脫水。

為了防止脫水,國外對於兒童輕中度腹瀉,比較提倡口服補液鹽的使用,避免過多、不必要的輸液,抗生素的使用比較嚴格,需有明確的細菌感染才會使用。

腹痛:熱水袋敷敷肚子小兒腹痛比較常見的原因是腸痙攣,冬季尤其是高發時節。由於環境溫度低或進食冷飲等不良刺激,使腸道血管痙攣,供血不足,腸壁肌肉會收縮導致疼痛。此外腸道蛔蟲、急性闌尾炎、腸套疊等也會引起腹痛。

如果孩子發生過類似腹痛的情況,曾經去醫院診斷為腸痙攣,孩子喜歡家長按揉肚子,覺得很舒服,腹部摸起來有點涼,而且軟軟的,可能是腸痙攣引起的,可以試著給孩子喝點溫水,或者用熱水袋敷敷肚子,看看孩子是否有好轉。另外,有些孩子可能是腸道蛔蟲導致的腹痛,由於蛔蟲喜酸,可以給孩子喝點醋,蛔蟲安靜下來,腹痛會所有緩解。

提醒:腹痛時,不能隨便在家用藥。

外傷:扣擊疼痛辨輕重小孩子容易燙傷,如果燙傷的範圍小,皮膚發紅,只是幾個黃豆大小的水皰,先用自來水沖洗就可以了,沒必要非要趕到醫院。如果燙傷的範圍較大,而且水皰已經破了,除了用自來水沖洗沖洗,其他的就別在家裡處理。如果家裡離醫院比較遠,那麼可以先用保鮮膜包上燙傷部位以防止感染。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急於脫衣服以防皮膚再次受傷,應先拿自來水沖洗後剪開衣服。

還有就是摔傷等外傷,其中關鍵的是對骨骼是否受傷的判斷,注意三點:一是能不能走路;二是受傷部位腫不腫;三受傷處是否變形。如果外觀挺好,只是按壓受傷處有點壓痛,一般沒什麼大事。

另外,就是測試骨傳導痛,比如讓患兒坐下,把腳放在地上,向下輕捶膝部看看小腿疼不疼;向上捶膝部看看大腿疼不疼;屈曲肘關節向上捶肘部看看上臂疼不疼;向下捶肘部看看前臂疼不疼;如果未發現疼痛,基本可排除骨折。如果出現叩擊痛,應先不讓孩子行走到醫院拍片檢查。這裡就需要特別注意一點了,如果懷疑或確認骨盆、脊柱、頸椎等部位受傷最好去醫院。

如果是外傷導致皮膚紅腫,但是皮膚沒有裂開,不需要縫合,只是腫了點,那麼自己沖洗乾淨拿酒精擦擦創面即可,否則趕緊去醫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