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靦腆的孩子鼓舞和自信

當孩子2歲左右的時候, 細心的家長會發現, 以前一直自顧自玩耍的孩子逐漸開始關注身邊的同齡夥伴了, 他們的興趣不再只關注物, 也開始對人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尤其是看到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孩子, 總是忍不住想去和他們親近, 但常常由於不恰當的方式或靦腆的性格而處處碰壁, 一起來看看吧!

選擇恰當的相處方式

由於這個階段的孩子缺乏社交體驗, 在初始, 總是會用最原始、最本能的方法來和人打招呼, 比如拍打、拉扯, 但卻不知道這樣的方式會讓對方感到不適。

這種場景就像《和我一起玩》中的小女孩所表現的那樣:小女孩是那麼渴望能和森林裡的小動物一起玩,

Advertisiment
她向遇到的每一種動物問道:你願意和我玩嗎?但是動物們卻都逃走了。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小女孩的邀請方式讓動物們無法接受, 她總是伸手想抓住它們。 而每當她伸手的時候, 小動物們便立即逃跑了。 但是, 令人驚訝的事發生了, 當小女孩一個人靜靜地坐在石頭上時, 那些逃走的小動物都回來了, 它們回歸到原來的位置上, 靜靜地看著她, 保持著安全的距離;小女孩也靜靜地看著它們, 互不驚擾。 動物們慢慢地向她靠近

其實, 小動物們不是討厭小女孩, 而是需要一種更安全、更友好的相處方式。

孩子在最初與同齡孩子的交往中, 也常常會體驗到和書中小女孩一樣的經歷美好的初衷,

Advertisiment
但卻因為不恰當的相處方式, 而遭到對方的拒絕或漠視。 告訴孩子, 有時遭拒絕或漠視, 不是因為對方不喜歡你, 而是不喜歡你對待他的方式。 換一種能讓彼此都感到舒適的相處方式, 會讓你更受歡迎。

給靦腆的孩子鼓舞和自信

生活中, 總有那麼些孩子, 他們靦腆、害羞、不自信;他們不敢主動和人打招呼。 雖然, 他們對交友充滿渴望, 但卻又心存害怕;他們遠遠躲在一處, 雖然內心蠢蠢欲動, 但卻總不敢邁出第一步, 就像《做最棒的自己》中的那只小刺蝟灰灰一樣。

這只有點害羞、有點自卑的小刺蝟, 總覺得自己長得一點也不可愛, 因為渾身都是刺。 不論他的內心多麼渴望和大家一起玩,

Advertisiment
但卻從來不敢主動和大家打招呼, 默默地躲在角落裡。 直到有一天, 一陣突如其來的怪風把大家和灰灰都吹到了空中, 摔得東倒西歪的灰灰這才被大家發現。 從草叢裡滾落出來的灰灰身上紮滿了小果子和花朵, 漂亮極了, 不禁讓大家發出了讚美的驚歎:好可愛!獲得了夥伴的稱讚, 灰灰突然發現, 自己其實真的很棒!從此他再也不躲在角落裡了, 快樂地和大家成了好朋友!

對於靦腆的孩子來說, 他們不是不需要朋友、不是不需要友情, 而是缺乏那麼小小的一點自信, 他們需要更多的鼓勵和稱讚。 有時, 周圍人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句充滿鼓舞的話, 或者引領他向前走一步, 或許就能讓他順利地邁出交友第一步,

Advertisiment
自信地說:嗨, 你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