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新生寶寶用藥完全攻略

新生兒期, 新生寶寶的一些器官和組織尚未發育成熟, 其肝臟解毒及腎臟排泄功能較差, 吸收、排泄都比較快, 對藥物的反應敏感性強, 用藥不當容易產生不良反應。 因此, 新生寶寶患病應由兒科醫生診斷後指導用藥, 家長切不可隨意增減藥物劑量或更改藥物。 一般來說, 新生寶寶用藥有以下幾個原則。

1.新生寶寶用藥均應由醫生開出處方。 所有新生寶寶用的藥均應由醫生開出處方, 切不可憑以往給其他人用藥的經驗給新生的小嬰兒用藥。

2.不可隨意更改劑量。 相對來講, 由於新生寶寶每單位體表面積藥物的代謝率要高一些,

Advertisiment
所以新生寶寶根據年齡不同、體重不同使用的藥物劑量比小兒劑量還要大一些, 家長應嚴格按照醫生要求用藥, 不可隨意增減藥物劑量。

3.根據新生寶寶生理機能特點有選擇地用藥。 由於新生寶寶肝臟暫時還沒有處理能力, 所以, 有些藥物新生寶寶就不能用;尤其是有些藥物還沒有新生寶寶的使用資料, 新生寶寶不可隨意使用。

4.新生寶寶口服藥需用溫開水溶為液體狀服用。 對於年齡大於2周的新生寶寶可以給口服藥, 但用藥的方式方法非常重要, 藥物無論是片劑還是粉劑, 都要用溫開水溶為液體狀服用。

新生兒由於太小, 往往不能配合吃藥, 但因為新生兒期味覺反射尚未成熟,

Advertisiment
所以對吃進的各種飲食的味道不太敏感, 給新生兒喂藥比給大一點兒的孩子喂藥容易。 不過喂藥方法也應講究。

1.喂藥前準備好藥品、喂具。 在給新生兒喂藥前, 先把一切喂藥用具在沸水中消毒;然後, 給寶寶戴好圍嘴, 並在身邊準備一些薄棉紙, 以防止藥物溢出;最後, 把丸、片類藥研成粉末, 用糖水調成稀糊狀。

2、喂藥方法有多種選擇。 喂藥的方法有很多, 你不妨試一試, 直到寶寶喜歡的一種為止。

把量好的藥物的劑量倒人藥匙中(若一個藥匙不夠, 可分成兩個藥匙), 然後把寶寶抱好使他不能扭動, 把藥匙放在他的下唇, 讓他把藥物吸到口腔內。

把量好的藥物劑量倒進量筒內, 抱住寶寶不讓他大動, 把量筒的斜口放在他的下唇,

Advertisiment
量筒稍微傾斜(注意不可傾斜過多, 以免藥物流得太快), 讓藥物流入寶寶的口中。

把良好的劑量放人藥匙中, 抱起寶寶, 用你的手指浸蘸藥並讓寶寶吸吮, 繼續數次直至寶寶把全部藥量吸完為止。 這種方法適合不願意吃藥的寶寶。

最簡單的方法是把藥溶在糖水中, 裝在奶瓶裡喂給寶寶吃。

3.喂藥步驟有講究。

可以採用餵奶的姿勢抱住寶寶, 讓寶寶呈半仰臥位, 媽媽左手扶小兒頭, 右手持藥匙取藥。

媽媽將裝好藥的藥匙緩慢從一側口角喂人, 喂完藥後再喂少量溫開水或糖水, 不僅可以去苦味, 還可以使藥物能夠完全喂進去。 反復如此, 直到把藥喂完。

最後, 將寶寶豎抱起, 輕拍背部, 以防反胃嘔吐。

1.慎用解熱鎮痛劑。 解熱鎮痛劑類藥物可引起新生寶寶青紫症、貧血以及肚臍出血、吐血、便血等,

Advertisiment
所以一般應避免使用此類藥物, 如小兒退熱片、APC片。 萬不得已時採用, 劑量也不可過大, 用藥時間不可過長。

2.禁用某些抗生素。 某些抗生素可給新生寶寶帶來不良的後果, 必須禁用。 如四環素類藥物容易引起黃斑牙, 氯黴素可使服藥的新生寶寶發生再生障礙性貧血和粒細胞缺乏症, 新黴素可引起新生寶寶高膽紅素血症和耳聾。

3.儘量避免用藥。 新生寶寶生病時儘量少用藥, 實在要用藥, 最好採用中藥製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