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寶寶補充微量元素的正確方法


給寶寶補充微量元素的正確方法

由於寶寶從出生到1歲生長發育特別快, 這樣新陳代謝也很快, 故如不注意體內會缺鈣、鐵、鋅, 如何給寶寶正確補鈣, 什麼鈣寶寶最易吸收?可以考慮以下幾種方式:

1、藥物補鈣:需含碳酸鈣成分的鈣最好, 在補鈣的同時需服維生素AD(如伊可新)。 0-6個月寶寶的每日鈣需要量為300毫克;6個月-1歲的寶寶每日需要量為400毫克, 1-3歲寶寶每日需要量為600毫克, 除去飲食中的攝入量, 各年齡寶寶需要每日額外補鈣量大致建議為0-6個月75毫克;6個月-1歲150毫克;1-3歲300毫克。

2、輔食補鈣:牛奶、蛋黃、魚泥、蝦泥、紫菜、海帶湯、豆漿等,

Advertisiment

3、輔食補鋅:肝泥、瘦肉末、雞、鴨、鵝、肉泥、魚泥、蘑菇、貝類等;藥物可服甘草鋅顆粒, 顆粒劑溶解快、發揮作用迅速, 吸收效果好。

4、輔食補鐵:4個月後的嬰兒由於胎兒期儲備的鐵基本用盡, 故6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缺鐵性貧血發病率明顯增高, 輔食添加應注意鐵的攝入, 多吃蔬菜、番茄、油菜、芹菜等, 杏、桃、李子、橘子、大棗、瘦肉、蛋黃、動物肝臟、腎臟等, 由於食物中的鐵質不易吸收。 故需同時服用維生素C。 還可口服預防劑量的鐵劑。

首先, 要明確寶寶是否缺乏營養素。 對缺鈣的孩子最好先瞭解他的飲食情況, 是否每天服用了維生素AD滴劑, 含鈣較多的食品如牛奶等是否攝入得足量?寶寶有貧血現象, 不是馬上補鐵, 而要先排除是不是地中海貧血(一種先天性血紅蛋白異常性疾病),

Advertisiment
是不是缺鐵性貧血, 是不是炎症引起的, 或者是鉛中毒導致的。 明確了缺鐵性貧血後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口服鐵劑治療, 治療療程應在3個月左右, 以恢復體內儲存鐵, 預防復發。

其次, 各種營養素吸收有其特異性。 給寶寶補充營養, 要抓住不同營養素的吸收規律才能見效。 鈣的吸收主要在近端小腸, 是一個需要能量的主動吸收過程, 而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 當飲食中含鈣較低或機體對鈣的需求增加時, 腸道會立即活躍起來, 主動吸收鈣。 鈣的吸收與年齡密切相關, 年齡越小, 鈣的吸收率越高。 鐵的吸收也在近端小腸。 鐵吸收的特點是受三種回饋機制的影響,

Advertisiment
間歇性, 小劑量補鐵, 再加點維生素C和B2, 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者, 設法排除營養素吸收的干擾因素。 不同營養素進入體內, 機體吸收時, 可能會互相干擾, 所以要提高營養素的吸收效率, 應該設法排除營養素在吸收時受其他因素的干擾。 過去認為高磷食物會影響鈣的吸收和丟失, 所以先進的配方奶粉大都調整了鈣磷比例, 使之有利於鈣的貯留。 鈣、鐵、鋅都是以二價離子狀態被吸收的, 腸道吸收時它們之間會互相競爭, 最好不要同時服用。

另外, 在補充鈣、鐵營養素時, 還要注意避免有些飲食和藥物因素的影響。 如含草酸和植酸多的蔬菜會影響鈣、鐵等礦物質的吸收;膳食纖維, 乙醇(酒類), 四環素、肝素等藥物干擾鈣吸收;機體處於應激狀態時,

Advertisiment
甲狀腺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合成也不利於鈣的吸收。 蛋黃中的卵黃高磷蛋白干擾鐵吸收;茶和咖啡含有多酚類物質, 不利於鐵的吸收;抗酸藥物會中和胃酸, 有礙於鐵的吸收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