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幾年前眾所囑目的土城城北醫院因將肌肉鬆弛劑當疫苗施打造成嬰兒死傷事件以來, 層出不窮的用藥安全漸漸受到廣泛的重視與討論。 無獨有偶的, 南部一家診所醫院因錯將降血糖藥放入抗組織胺的藥罐中而給了一百多名感冒幼兒服用後造成出現血糖過低、抽搐、昏迷、冒冷汗及瞳孔放大等現象之事件。 更使得當時各大醫院、診所祭起了嚴格把關各種釋給病患的處方及用藥的措施。
事件上, 尚有諸多的用藥意外被送來醫院急診室。 只是未被加入報導。 輕者如多服感冒藥而昏睡,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究竟有那些注意事項是爸爸媽媽從醫院或診所回家要做的?首先一定要切記, 藥物不是健康食品, 它對於人的角色就如同海水, 可以載舟覆舟一樣。 不當的使用藥物, 不但會產生副作用, 更會損傷身體器官(如肝、腎)。 針對一歲以下的幼兒, 可以使用的藥物其實不多,
Advertisiment
塞劑:
在醫院或診所常使用的塞劑中, 最多的是退燒塞劑, 它是一種非類固醇類的消炎藥。 正常劑型為十二點五毫克包裝, 適用於十三公斤的孩童使用一顆。 注意事項為當寶寶有腹瀉及肛門附近有傷口時不建議使用。 它也幾乎沒有使用在比六個月小的寶寶, 因為容易使得他們還沒有很成熟的腎臟受到傷害。 退燒塞劑也不建議同時與口服退燒藥一併使用, 會體溫過低, 如果真的燒不退, 至少要相隔二小時以上。 其實退燒塞劑除非萬不得已, 最好還是少使用, 不然會已經燒得很不舒服的寶寶身上加重他的痛苦。
Advertisiment
外用藥:
大多為皮膚科用藥, 如用在濕疹、尿布疹的藥膏, 用在一歲以下的嬰幼兒不要擦太濃, 可能的話, 先在乾淨的大人手上?開?勻, 再輕拍覆蓋在寶寶皮膚上。 眼藥膏或藥水也屬於外用藥, 不容易點上寶寶的眼睛, 可以點在眼瞼周邊即可。 以上的藥物, 皆可考慮在寶寶睡覺時完成以免造成寶寶哭鬧稀釋藥效或遭其用手揮入口中。 口腔潰瘍的藥膏或口腔念珠菌的藥粉, 可以用棉花棒沾了再輕塗?在口腔傷口處。 這種口腔用藥比較不怕幼兒吞服。
內服藥:
又可分作抗生素類, 感冒咳嗽類, 腸胃類及其他特殊用藥類。
抗生素用藥:
一般來說, 醫師會對病患使用抗生素的情況,
Advertisiment
呼吸道感冒用藥:
包括抗組織胺、化痰藥或支氣管擴張劑。要注意是,餵食前請弄清用藥劑量及頻率,以免因餵食過量的抗組織胺造成昏睡不醒,過量的支氣管擴張劑造成寶寶心跳過快,躁動而無法入睡。
退燒口服藥:
前面有提及退燒口服藥不要與塞劑並用。但其他要注意的事項,三個月大以內的嬰幼兒除非已經看過醫師認為沒有細菌感染之虞,不要徑行給他退燒藥吃。平時就要養成不要隨意購買坊間退燒藥給幼兒吃的習慣,以免買到阿司匹靈類的退燒藥給感染到水痘或流行感冒的寶寶,會有產生雷氏症候群的危險,傷到腦部中樞造成終生遺憾。退燒藥的劑量也要看清,投予的間隔時間至少四小時不宜太近,以免造成體溫過低。
胃腸科口服藥:
經常用在嬰幼兒有腹瀉、腹痛嘔吐或其他腹部疾病時。須要注意的是,若醫師有開立止瀉藥,您腹瀉的寶寶可能在服用當中,腹瀉有漸漸改善或是很快中止,這時須判斷腹瀉的藥是否可中止使用,若不確定時可以詢問醫師或藥師,以免因持續吃止瀉藥造成便秘,若萬一感染到類似沙門氏菌的腸炎時,止瀉藥還可能引起「毒性巨結腹症」而有腸脹、破裂或穿孔的危機。
其他特殊用藥:如先天性心臟病所用的強心劑,其劑量須非常精確,以免有毒性副作用;癲癇病人使用的抗抽痙攣,一旦使用也不要中斷,否則若復發就要重來;幼兒糖尿病。罕見代謝性疾病及小兒血液腫瘤相關疾病等,其藥物使用都須嚴格遵守醫師的指示,不要擅自更改。
小兒科的用藥,劑量都經過特殊調整,隨著他們的年齡與體重有不同的服藥劑量及頻率,所以個別差異性較大,因此若家中有許多人同時生病吃藥時,非常容易混淆與錯服。在醫院診所都有三讀五對的方式來審核送出去的藥物,爸爸媽媽或許可以當參考。首先藥袋上的姓名一定要跟病本人符合,藥袋內的藥品名稱與藥袋上顯示的藥名相符,再閱讀藥袋上指示的使用劑量與頻率,確定沒有錯誤了,再參照指示讓您的寶寶服用。藥物給完後要記得收好放好,最好在集中且固定的位置上,才不會忘記。所以,裝藥的袋子千萬不要亂丟,要留著。使用過的任何藥物,也一定要放在幼兒拿不到的地方。若服藥後出現吐藥的現象,如果是十分鐘內的,要嘗試把藥物再補服,若已超過十分鐘,則藥品應已吸收,不必再補服。綜合以上的一些秘訣與建議,希望爸爸媽媽們對服藥的觀念有更進一步的瞭解,讓大家為寶貝我們健康的下一代加油。
包括抗組織胺、化痰藥或支氣管擴張劑。要注意是,餵食前請弄清用藥劑量及頻率,以免因餵食過量的抗組織胺造成昏睡不醒,過量的支氣管擴張劑造成寶寶心跳過快,躁動而無法入睡。
退燒口服藥:
前面有提及退燒口服藥不要與塞劑並用。但其他要注意的事項,三個月大以內的嬰幼兒除非已經看過醫師認為沒有細菌感染之虞,不要徑行給他退燒藥吃。平時就要養成不要隨意購買坊間退燒藥給幼兒吃的習慣,以免買到阿司匹靈類的退燒藥給感染到水痘或流行感冒的寶寶,會有產生雷氏症候群的危險,傷到腦部中樞造成終生遺憾。退燒藥的劑量也要看清,投予的間隔時間至少四小時不宜太近,以免造成體溫過低。
胃腸科口服藥:
經常用在嬰幼兒有腹瀉、腹痛嘔吐或其他腹部疾病時。須要注意的是,若醫師有開立止瀉藥,您腹瀉的寶寶可能在服用當中,腹瀉有漸漸改善或是很快中止,這時須判斷腹瀉的藥是否可中止使用,若不確定時可以詢問醫師或藥師,以免因持續吃止瀉藥造成便秘,若萬一感染到類似沙門氏菌的腸炎時,止瀉藥還可能引起「毒性巨結腹症」而有腸脹、破裂或穿孔的危機。
其他特殊用藥:如先天性心臟病所用的強心劑,其劑量須非常精確,以免有毒性副作用;癲癇病人使用的抗抽痙攣,一旦使用也不要中斷,否則若復發就要重來;幼兒糖尿病。罕見代謝性疾病及小兒血液腫瘤相關疾病等,其藥物使用都須嚴格遵守醫師的指示,不要擅自更改。
小兒科的用藥,劑量都經過特殊調整,隨著他們的年齡與體重有不同的服藥劑量及頻率,所以個別差異性較大,因此若家中有許多人同時生病吃藥時,非常容易混淆與錯服。在醫院診所都有三讀五對的方式來審核送出去的藥物,爸爸媽媽或許可以當參考。首先藥袋上的姓名一定要跟病本人符合,藥袋內的藥品名稱與藥袋上顯示的藥名相符,再閱讀藥袋上指示的使用劑量與頻率,確定沒有錯誤了,再參照指示讓您的寶寶服用。藥物給完後要記得收好放好,最好在集中且固定的位置上,才不會忘記。所以,裝藥的袋子千萬不要亂丟,要留著。使用過的任何藥物,也一定要放在幼兒拿不到的地方。若服藥後出現吐藥的現象,如果是十分鐘內的,要嘗試把藥物再補服,若已超過十分鐘,則藥品應已吸收,不必再補服。綜合以上的一些秘訣與建議,希望爸爸媽媽們對服藥的觀念有更進一步的瞭解,讓大家為寶貝我們健康的下一代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