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孩子打預防針 家長們易犯4種錯誤


嬰兒初生時, 體內往往還有來自媽媽的各種抵禦疾病的抗體, 尤其用母乳餵養者, 乳汁中還含一定量的抗體。 因此, 嬰兒在半歲內很少得傳染病。 6個月以後, 嬰兒來自母體的抗體逐漸消退, 抵抗力會逐漸減弱和消失, 此時若接觸病毒、細菌等病原體, 孩子就容易受到傳染而發病。 為了提高兒童抵抗傳染病的能力, 預防傳染病的發生, 所以需要按時接種一系列的疫苗以預防疾病, 以保護寶寶健康成長。 寶寶必須打哪幾種疫苗? 卡介苗: 預防疾病:結核病 接種時間:出生在24小時以後, 就可以接種卡介苗,
Advertisiment
最遲應該在1周歲前完成接種。 乙肝疫苗: 預防疾病:乙肝 接種時間:出生後24時內, 應儘快給予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 1個月後, 再打1支, 6個月後再打1支, 一共3針, 稱為0、1、6方案。 脊髓灰質炎疫苗(糖丸): 預防疾病:脊髓灰質炎 接種時間:寶寶出生後滿2個月、3個月、4個月各口服一次。 以後18個月、4周歲時加強一次。 百白破疫苗: 預防疾病:百白破是百(百日咳)、白(白喉)、破(破傷風)三種疾病的簡稱。 接種時間:初次免疫應在寶寶出生後3月、4月、5月齡時接種, 每次接種應間隔4周, 共3針, 加強免疫應在出生後18-24個月齡時加強1針。 麻疹疫苗: 預防疾病:麻疹, 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出疹子。 接種時間:在出生後8個月時接種第一針, 18-24個月齡時再復種一針。 接種疫苗後要注意什麼? 大多數疫苗接種後是不會引起嚴重反應的,
Advertisiment
但是由於每個孩子的體質不同, 在進行預防接種後, 可能會出現一些程度不同的反應。 主要的有局部反應和全身反應, 發生過敏反應也是很少的。 為了保證安全, 減少反應, 接種疫苗前, 家長要注意觀察寶寶的情況:特別是年齡比較小的孩子, 出現哭泣、睡眠不安等情況;孩子生病, 如發熱時不要打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三聯疫苗;腹瀉時不要口服脊髓灰質炎糖丸;空腹饑餓時不宜打預防針, 以免發生低血糖等嚴重反應。 如果家長無法確定是否可以進行預防接種, 可以由醫務人員進行確認。 接種完疫苗, 必須讓孩子在接種場所休息30分鐘, 觀察是否有過敏等異常反應, 不可擅自提前離開。
Advertisiment
這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 但很容易被家長忽略。 回家後, 應注意觀察孩子是否發燒。 提醒各位家長, 一般打預防針後發熱很少超過38.5℃, 而且往往都是一過性的。 如果體溫不超過38.5℃可以不用特殊干預;若超過38.5℃, 可以給孩子服用不含阿司匹林成分的退熱藥一次, 即可退熱。 若體溫再次上升或者持續高熱不退, 多是感染疾病引起的發熱, 此時家長應特別警惕, 要及時帶孩子就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