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終止孩子的壞脾氣!

許多家長常煩惱, 為什麼我的孩子一不如意時, 就大聲吼叫、哭鬧不休, 或是摔東西, 真是不知該如何是好。 面對孩子不當行為時, 父母應先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 瞭解孩子發脾氣的原因, 然後尋求一個解決方法。

“媽媽帶我去公園玩好嗎?”“文文, 不行!外面要下雨了, 不可以出去玩。 ”“我要出去玩啦!”“不可以, 文文要聽話, 不可以吵鬧, 早上已經帶你出去玩過了啊!”“不管, 不管, 我要出去玩!”這時的文文已經漲紅著臉, 開始賴在地上大哭大鬧, 無論媽媽怎麼說他都不聽, 一定要出去, 最後拗不過文文的吵鬧, 媽媽只好妥協帶他到樓下走一圈。

Advertisiment
每天幾乎都得面對孩子突然的脾氣不佳, 真是不知如何是好?

孩子為什麼會發脾氣?

當孩子發脾氣躺在地上大哭大鬧時, 許多家長不是用哄帶騙的, 就是百般遷就, 或是忍不住暴怒的情緒將孩子打一頓了事。 其實孩子會產生脾氣不佳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包括:

1、身體不舒服一歲以內的幼兒情緒不佳大多與身體不舒服有關, 如餓了、困了、尿布濕了或是生病了, 由於語言表達能力不佳、不太會說, 所以只能以情緒來表達不滿。

2、缺乏安全感寶寶六個月大左右就懂得認人, 喜歡給自己親人抱, 親人走了就會不高興;對陌生環境及陌生人所帶來的不安全感和恐懼會突然大哭。

3、先天氣質如忍受度低、專注力短、較為急躁或較好動等氣質,

Advertisiment
情緒起伏往往較大, 一遇到不順心事情, 就容易有情緒反應。

4、吸引注意有些孩子認為有了弟弟妹妹之後, 父母較不重視他, 但如果淘氣或發脾氣, 惹父母不高興, 就會吸引他們的關注, 滿足其被愛的需求。

5、為達目的孩子從生活經驗得出, “發脾氣”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這種不良的行為與大人的遷就和過度關注有關。

6、受父母脾氣影響孩子的行為模式常常是模仿而來的, 如:大人常用憤怒的方式來表達情緒或解決事情。 因此要改變孩子暴躁脾氣和行為, 要從大人自身做起, 把生活環境中的模仿因數去除。

7、季節因素春夏兩季, 天氣溫和、陽光充足, 往往帶給人心情舒暢:相反的, 冬季或陰雨綿綿,

Advertisiment
容易使人心情浮躁和憂鬱。

8、人際關係不佳現在獨生子女多, 在家中想要什麼父母都可以滿足, 予取予求;但是進入學校之後, 團體生活、人際互動不佳, 影響情緒, 如遊戲時的爭執、欲望受挫、行動被干擾、被人責駡及與人爭吵等。

用點心想出解決對策

心理學家分析, 嬰兒在出生後三個月就有憤怒的情緒, 九個月大已很明顯;二歲左右, 幼兒情緒發展更進一步, 他的要求變多了, 不滿足的情況也常發生, 但是由於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夠, 所以會莫名其妙的發脾氣。 而三歲以上的孩子語言和想法都更有進展, 也開始進入了“反抗期”階段, 他們喜歡自己動手做, 也常用“不”來表示自己的獨立性, 若家長不明白, 無意間澆熄孩子自己動手做的樂趣,

Advertisiment
就容易引起孩子憤怒情緒。

當孩子發起脾氣、大哭大鬧時, 父母可別跟著生氣, 不妨先穩定自己的情緒, 然後根據狀況尋求一個適合解決方法:

1、設法瞭解原因:家長發現孩子有不愉快情緒時, 應設法瞭解其原因, 三歲左右的幼兒, 家長不妨可以用詢問方式:“寶寶, 可以告訴媽媽你為什麼哭鬧嗎?”先讓孩子發洩心中不滿情緒, 再尋求一個解決方法。

2、表達需求是否合理:適合的要求可以滿足他、但過分或超出能力範圍的事情, 應該跟孩子解釋拒絕的理由, 若他還是持續哭鬧不休, 可不加理睬。

3、堅定立場:不要孩子一哭鬧就依從他, 年紀較小的孩子可以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 引導他玩最喜歡的玩具,

Advertisiment
做最喜歡的遊戲, 或暫時保持沉默置之不理, 只要沒有危險的狀況, 家長不須太過於理會他, 可轉身或走開或繼續做自己的事情。 家長堅定立場, 才能教導及改善孩子常以哭鬧的方式達成目的。

4、傾向聽孩子的感覺:父母應該常傾聽孩子的心事, 一方面瞭解孩子情緒的問題, 另一方面也可以增進親子關係。 如以角色扮演或娃娃對話的方式, “可愛的女孩, 你為什麼不高興呢?我是你最好的朋友可以告訴我嗎?”讓孩子在沒有壓力中, 抒發自己的情緒。

PlayGames

小遊戲瞭解孩子的情緒

除了上述的方法外, 日常生活中家長還可以利用一些小遊戲, 不僅讓孩子認識自己情緒, 也讓父母瞭解孩子的情緒問題。

情緒筒

道具:便條紙、兩個筒子、數顆球

方法:

1、當孩子開心的時候,讓他把開心的事情寫下或畫出來,貼在球上,投入開心的桶子裡;相反的,當他不開心的時候,將不開心的事情寫下貼在球上,投入不開心的桶子。

2、父母可以讓孩子討論,為什麼開心?為什麼不開心?

3、“玲玲,今天為什麼不開心呢?可以跟媽媽說嗎?我們一起來想辦法?”

意義:從孩子的畫或文字中瞭解他的情緒。

情緒月曆表

道具:月曆表一個、貼紙數個

方法:

1、一格格的月曆表,讓孩子貼貼紙。

2、當孩子想生氣時,就去拿一個貼紙貼上去。

3、家長觀察,看看日曆上孩子有幾個貼紙,瞭解孩子每天的情緒。

4、如果一個星期孩子都沒有貼不高興貼紙時,可給予鼓勵和讚美。

意義:瞭解孩子每天的情緒,並提供當他生氣時一個發洩的方法。

情緒圖卡或故事

道具:故事書或圖卡

方法:

1、家長與孩子一起讀故事書。

2、“小強和小明兩個在搶東西,結果小強搶輸了,還踢小明一腳……”“文文你覺得小強這樣對不對,如果是文文被小強踢了,會怎麼處理呢?”

意義:藉由情緒故事書或圖卡,家長的口述引導,讓孩子表達遇到情緒問題時,該如何處理。

情緒大風吹

道具:數張椅子(或墊子)

A、在家裡,可由父母和孩子一起玩。

B、在學校,可以小朋友一起玩,然後由老闆帶領。

方法:

1、大家都坐在椅子上,由其中一人發號施令。

2、大風吹,吹什麼?吹今天想要發脾氣的人;吹今天有發脾氣的人;吹生氣時會坐在地上耍賴的人;吹生氣時會哭的人。

3、沒有坐到椅子的小孩(或小朋友),可以跟媽媽(或其他小朋友、老師)分享快樂與不快樂的一件事情。

意義:透過遊戲可以讓孩子講出內心開心與不開心的事情,不僅可以抒發情緒,也可以讓家長或老師知道孩子的想法。

情緒觀測站

道具:8開圖畫紙三張、色筆

方法:

1、三張圖畫紙分別標示出早上、中午、晚上。

2、每張圖畫紙上,橫向畫七個區域,分別寫出星期一~星期日;縱向分別畫出喜怒哀樂四個區域或開心、不開心、生氣三個區域(最好以圖畫來表示)。

3、今天星期一我很開心,點一個記號;中午開心點一個記號;晚上不開心點一個記號……

4、一個星期到了,將做記號的點連起來。

5、然後觀察寶寶什麼時間較開心?什麼時候會較生氣、不開心?

意義:

1、藉由情緒觀測站,家長可以觀察到孩子開心與不開心的時間常是在什麼時段,瞭解

孩子情緒狀況。

2、從圖表的曲線圖中,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溝通情緒及解決方法。

溫暖的家庭環境對孩子很重要

讓孩子保持愉快的情緒和開朗的心情,不僅有利於他的身心健康,長大之後對事情保持樂觀也容易與人相處;而經常發脾氣的人,性情暴躁或乖戾,不僅影響自己身心健康,也不會受到大家歡迎。

因此要培養一個好脾氣的孩子需要:

1、一個溫暖、和睦歡樂的家庭環境。

2、養成孩子規律的生活和良好習慣。

3、教育孩子讓他懂得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

4、鼓勵孩子自己,做一個人見人愛、有教養的人。

5、父母教育孩子的原則要一致,彼此在孩子面前不要吵鬧、矛盾。

6、當孩子有好的表現時,別忘了給予讚美和鼓勵。

方法:

1、當孩子開心的時候,讓他把開心的事情寫下或畫出來,貼在球上,投入開心的桶子裡;相反的,當他不開心的時候,將不開心的事情寫下貼在球上,投入不開心的桶子。

2、父母可以讓孩子討論,為什麼開心?為什麼不開心?

3、“玲玲,今天為什麼不開心呢?可以跟媽媽說嗎?我們一起來想辦法?”

意義:從孩子的畫或文字中瞭解他的情緒。

情緒月曆表

道具:月曆表一個、貼紙數個

方法:

1、一格格的月曆表,讓孩子貼貼紙。

2、當孩子想生氣時,就去拿一個貼紙貼上去。

3、家長觀察,看看日曆上孩子有幾個貼紙,瞭解孩子每天的情緒。

4、如果一個星期孩子都沒有貼不高興貼紙時,可給予鼓勵和讚美。

意義:瞭解孩子每天的情緒,並提供當他生氣時一個發洩的方法。

情緒圖卡或故事

道具:故事書或圖卡

方法:

1、家長與孩子一起讀故事書。

2、“小強和小明兩個在搶東西,結果小強搶輸了,還踢小明一腳……”“文文你覺得小強這樣對不對,如果是文文被小強踢了,會怎麼處理呢?”

意義:藉由情緒故事書或圖卡,家長的口述引導,讓孩子表達遇到情緒問題時,該如何處理。

情緒大風吹

道具:數張椅子(或墊子)

A、在家裡,可由父母和孩子一起玩。

B、在學校,可以小朋友一起玩,然後由老闆帶領。

方法:

1、大家都坐在椅子上,由其中一人發號施令。

2、大風吹,吹什麼?吹今天想要發脾氣的人;吹今天有發脾氣的人;吹生氣時會坐在地上耍賴的人;吹生氣時會哭的人。

3、沒有坐到椅子的小孩(或小朋友),可以跟媽媽(或其他小朋友、老師)分享快樂與不快樂的一件事情。

意義:透過遊戲可以讓孩子講出內心開心與不開心的事情,不僅可以抒發情緒,也可以讓家長或老師知道孩子的想法。

情緒觀測站

道具:8開圖畫紙三張、色筆

方法:

1、三張圖畫紙分別標示出早上、中午、晚上。

2、每張圖畫紙上,橫向畫七個區域,分別寫出星期一~星期日;縱向分別畫出喜怒哀樂四個區域或開心、不開心、生氣三個區域(最好以圖畫來表示)。

3、今天星期一我很開心,點一個記號;中午開心點一個記號;晚上不開心點一個記號……

4、一個星期到了,將做記號的點連起來。

5、然後觀察寶寶什麼時間較開心?什麼時候會較生氣、不開心?

意義:

1、藉由情緒觀測站,家長可以觀察到孩子開心與不開心的時間常是在什麼時段,瞭解

孩子情緒狀況。

2、從圖表的曲線圖中,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溝通情緒及解決方法。

溫暖的家庭環境對孩子很重要

讓孩子保持愉快的情緒和開朗的心情,不僅有利於他的身心健康,長大之後對事情保持樂觀也容易與人相處;而經常發脾氣的人,性情暴躁或乖戾,不僅影響自己身心健康,也不會受到大家歡迎。

因此要培養一個好脾氣的孩子需要:

1、一個溫暖、和睦歡樂的家庭環境。

2、養成孩子規律的生活和良好習慣。

3、教育孩子讓他懂得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

4、鼓勵孩子自己,做一個人見人愛、有教養的人。

5、父母教育孩子的原則要一致,彼此在孩子面前不要吵鬧、矛盾。

6、當孩子有好的表現時,別忘了給予讚美和鼓勵。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