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寶寶身體最怕冷部位

伴隨春節的即將來臨, 各地的氣溫都比較寒冷, 寶寶們如何安全度過這個難熬的季節呢, 日常護理中寶寶們應該得到哪些特殊的照顧?冬天裡寶寶哪個部位最怕冷 , 最需要特殊的關照呢?

腹部

肚子是脾胃之所, 保持肚暖即是保護脾胃。 一兩歲的孩子多肚腩大大, 褲子容易往下滑;而在爬行, 父母抱, 做遊戲等過程中, 孩子的上衣可能被撩上至胸腹部。 小肚子受涼易損傷寶寶脾胃功能, 發生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疾病, 所以要做好小肚子的保暖。

小肚子保暖工作:天冷時給寶寶24小時戴上肚兜, 是保持溫暖的好方法。

Advertisiment
睡覺的時候如果怕寶寶容易蹬被子使肚子著涼, 媽媽不妨把寶寶放在睡袋裡, 這樣就暖和多了。

另外, 內衣是寶寶保暖必備的單品哦!柔軟的棉質內衣不僅具有較好的吸汗性和透氣性, 還能讓空氣保留在皮膚周圍, 阻斷體熱流失, 使寶寶不易受涼生病。 同時, 柔軟的棉內衣不僅可以吸汗, 還能讓空氣保留在皮膚周圍, 阻斷體內溫度的丟失。

要提醒媽媽的是, 千萬不要為了容易清洗而給寶寶選擇化纖內衣, 因為皮膚在寒冷時處於收斂狀態, 汗腺分泌減少, 化纖衣服會加重寶寶皮膚的乾燥和不適感, 所以純棉內衣才是媽媽們最好的選擇。

頭頸部

中醫經絡認為, 頭部為手足三陽經會聚之處, 因此中醫認為頭部為人體"諸陽之會"。

Advertisiment
半歲到1歲左右的寶寶, 頭髮長得不是太多, 在室外頭部溫度很容易被冷風帶走, 以至於著涼生病。 所以, 外出時要為寶寶常備一頂小帽子, 保持頭部的溫度。 畢竟頭部是寶寶智慧之門, 媽媽們一定要好好保護。

頭頸部保暖工作:給寶寶準備一頂溫暖、舒適的帽子, 但是冬季戴帽子不宜過厚。 頭部過熱容易心煩頭暈, 寶寶患病更是頭先熱。 所以, 帽子應該選擇柔軟舒適, 薄厚適宜, 通風透氣的。 圍巾圍在寶寶的脖子上, 可以防止寶寶體溫向外流失, 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 圍巾幾乎是直接貼著皮膚的, 寶寶頸部的皮膚很敏感、很脆弱, 所以給寶寶選圍巾時, 一定要選毛線品質好的, 否則容易刺激皮膚過敏。

Advertisiment
不要選用容易脫毛的毛線, 這類毛線織成的圍巾, 容易讓寶寶把絨毛吸入氣管和肺部, 引起呼吸道疾病。

背部

保持背部的“適當溫暖”, 可以預防疾病、減少感冒。 “適當溫暖”就是不可過暖, 否則背部出汗多, 汗水變涼後容易因背部濕涼而患病。 不過, 背部保暖也不要過度, 如果因為穿得太多而使背部出汗, 反而容易受風, 引起感冒。 所以, 根據寶寶背部冷熱決定穿衣是媽媽們需學會的穿衣法則。

背部保暖工作:冬天給寶寶穿衣最好選擇一件保暖性好的羊毛毛衣, 一件棉質或羽絨馬甲, 外面穿一件棉襖或者羽絨外套。 穿著輕便保暖的裝束, 孩子活動的時候不會束手束腳, 一旦有體育活動身上熱了, 可以把棉襖外套脫掉, 一件毛衣加一件馬甲的保暖性也不至於讓孩子受凍。

Advertisiment

天冷的時候, 在寶寶進行運動之前, 給寶寶後背墊上一塊吸水性好的薄毛巾, 寶寶運動中產生的汗液, 都會吸收到毛巾中。 運動完畢後, 取出隔汗巾, 寶寶的衣服幹乾爽爽, 就不會受寒生病啦。

足部

腳部是陰陽經絡交會之處, 皮膚神經末梢豐富, 是對外界最為敏感的地方。 要知道寶寶腳的表面脂肪很少, 保溫能力很差, 做好寶寶雙腳的保暖工作, 才能更好地保證身體適應外界氣候的變化。

雙腳保暖工作:很多家長還錯誤地認為寶寶的襪子越厚保暖效果越好, 但是襪子厚但不吸汗, 很容易潮濕, 大量的水分會擠掉襪子纖維中的空氣, 由於少了空氣這種極好的隔熱體,

Advertisiment
襪子潮濕時就會使寶寶的腳底發涼, 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抵抗力下降而患上感冒。

在鞋子的選擇上, 鞋子大小要適合, 可以稍稍寬鬆一些, 質地最好是全棉的, 這樣穿起來柔軟舒服, 而且這樣鞋子裡能儲留較多的靜止空氣而具有良好的保暖性。

手部

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不完善, 禦寒能力差, 如果手著涼, 極易導致全身供血不足, 反射性地引起鼻、咽、氣管等上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縮, 對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降低, 潛伏在體內的致病菌便會乘機大量生長繁殖, 引發呼吸道感染。

雙手保暖工作:一雙溫暖的手套能幫助寶寶抵禦嚴寒冬日。 在手套的選擇上, 應儘量戴棉絨、絨線或具有彈性的尼龍手套。 尺碼選擇應根據戴脫方便、大小適宜為佳, 過大寶寶的手指關節活動不便,起不到保暖作用;太小,會使手部血液迴圈受阻。另外,經常給寶寶搓手(對手心手背適度用力,反復搓摩)能夠加速血液迴圈,能使寶寶雙手變得更暖和。

過大寶寶的手指關節活動不便,起不到保暖作用;太小,會使手部血液迴圈受阻。另外,經常給寶寶搓手(對手心手背適度用力,反復搓摩)能夠加速血液迴圈,能使寶寶雙手變得更暖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