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約談--美國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的一種重要方式

美國幼教機構重視通過多種方式與家長保持經常性的聯繫與溝通, 尤為注重個別溝通。 他們認為, 教師與家長在接送孩子時的短暫交談, 是一種最簡便、最常用的溝通方式。 它可以及時地互通資訊, 使家長和教師得知近日乃至當天孩子在園、在家情況。 教師和家長"約談"也是溝通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教師與家長約談是有目的、有準備、有計劃地進行的。 約談前, 教師與家長雙方都要做準備。 在交談中, 通常教師簡要、全面地彙報孩子這段時期在園裡的表現, 著重談孩子的進步和優點, 展示孩子的作品,

Advertisiment
並提出需要注意和改進的地方。 家長談孩子在家裡的情況, 人園後或近來的變化與長進, 存在的問題以及對園裡的希望。 雙方共商下一階段具體的教育目標與措施, 以便共同有效地促進孩子的發展。 每次約談的主題與內容不盡相同。 比如, 孩子人園後的第一次約談, 著重于聽家長介紹孩子的生活、習慣和興趣等, 教師則說明園裡的教育計畫。 約談也可根據家長或教師的建議, 集中討論孩子發展的某方面問題。

在美國幼教機構, 家長與教師約談已形成制度。 全美幼稚教育協會制定的《高品質早期教育標準》中明文規定:教師每學年至少與每個孩子家長約談一次, 並可根據需要隨時安排, 以討論孩子在家和在園的進步、成績與問題。

Advertisiment
教師與家長約談在美國已成為一種比較成熟的家園溝通方式, 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美國出版的幼稚教育學、早期教育概論都載有關於約談的經驗介紹及注意事項, 現擇要介紹如下。

1.做好準備工作。 要及早告知家長約談的時間、地點與內容, 征得家長的同意。 在約談前, 教師要彙集、查閱這個孩子各方面發展情況的材料, 進行分析, 提取有用的事例。 實際上, 這項準備工作在孩子人園後就已開始。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材料盒, 用於存放教師平時觀察記錄的材料及孩子的作品等, 可供約談前挑選、查看與使用。

2.營造寬鬆的氣氛。 有些家長, 對約談會感到拘束、不自在, 所以, 教師要注意營造輕鬆的氣氛,

Advertisiment
比如:先倒一杯咖啡, 說一些孩子和班上有趣的事。 在交談時也要自然一些, 顯得親切, 像開始時可先問一句:"小約翰近來在家怎麼樣?"這樣的問題家長好回答, 從而能自然地進入交談。

3.避免使用專用術語。 採用日常使用的普通語言與家長交談, 家長聽得懂。 在介紹孩子發展情況時, 不要說得過於籠統, 而要具體一些。 比如:不要光說小約翰的小肌肉發展水準低於正常標準, 要補充實例或換一種說法, 像小約翰還要繼續學習串珠子, 用手剪剪東西, 我們在教他。

4. 要以平等的身份與家長交談。 教師切勿以專家自居, 採取居高臨下的態度教訓家長, 不要發號施令似的老是說"必須"、"應該"怎樣, 更不能責怪家長, 要尊重家長,

Advertisiment
多傾聽家長的話。 教師提出共同促進孩子發展的措施時, 宜採用商量的口吻, 徵求家長的意見。

5.談孩子缺點時要注意方式。 對孩子的評價一定要客觀、全面, 既要肯定優點與進步, 也要真誠地提出不足之處。 在談孩子的缺點時, 要根據情況, 區別對待。 如果與家長很熟悉, 可以說得直率一些。 有些家長自尊心強, 把談孩子的缺點視為對自己的批評, 感到有壓力。 所以, 教師特別要注意方式, 不要用"遲鈍"、"調皮"等字眼來形容孩子, 以免家長聽了不舒服。

6.交談時不要談及別的孩子。 與家長不要談論別的孩子, 也不要隨意與別的孩子進行比較, 說長道短。 因為這樣做會使家長產生疑問, 不知老師在別人面前怎樣說自己的孩子。

7.交談完了要肯定約談收穫。

Advertisiment
教師要指出談話對家園雙方都有益, 強調對自己的工作有幫助, 如進一步瞭解了孩子, 有利於今後的教育工作。 同時, 對家長來參加約談表示謝意, 歡迎家長以後繼續支持園裡的工作, 自己願意竭誠與家長密切合作, 共同促進孩子的發展。

8.約談完畢後, 教師要做小結。 小結的內容包括:誰提出約談;誰參加了約談;提出了哪些問題及解決的方案和措施;約定了什麼時間繼續溝通;有關措施實施情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