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米湯適合給寶寶吃嗎 米湯做輔食要注意什麼

很多家長都會選擇將米湯作為寶寶的輔食, 認為既有水分, 又有米的營養成分, 可以一舉兩得。 但事實可能和新媽媽們的想當然有出入, 您知道嗎?

米湯並非理想的寶寶輔食

米湯的主要成分是糊精, 而糊精是米中的澱粉經過長時間的加熱適度水解的結果, 所以說到底糊精是碳水化合物, 是一種糖。 另外, 雖然經過長時間的熬煮, 米粒中的部分營養物質會溶入到米湯中, 但是溶出的量卻不盡人意。

如今熬制米湯用的米往往都是已經去除糊粉層的精製白米(小米會相對好一些), 而糊粉層是大米的精華所在,

Advertisiment
富含蛋白質、礦物質和B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等營養素。 所以, 用先天不足的米熬出的米湯, 營養基礎較差, 能提供的營養物質的種類和數量都有限!

而且, 寶寶的胃容量較小, 但生長發育又非常快, 所以需要食用營養密度高的食物, 比如母乳、配方奶以及魚肉蛋等, 而營養既不全面, 更不均衡的米湯顯然不滿足這個條件, 只會占肚!

米湯做輔食的注意事項

家庭自製米粥是一種不錯的食品, 但不應作為最初的輔食, 也不能代替嬰兒米粉。 添加輔食的早期, 應選用嬰兒米粉, 不用米粥;後期也應以嬰兒米粉為主, 僅輔以少量米粥。

但也不能一概否定到米湯的營養。 《本草綱目拾遺》中做過解釋:米油, 力能實毛竅, 最肥人。

Advertisiment
黑瘦者食之, 百日即肥白, 以其滋陰之功, 勝於熟地也。 熟地, 即地黃的再製品, 是中醫常用的補血藥。 所以, 吃不起人參的老百姓、沒奶水吃的嬰兒, 喝米湯確實能強健身體。 不過, 這裡說的米湯必須是大鍋飯中熬出的米湯, 並要達到粘稠的程度才有效, 米少或者太稀, 都不行。

寶寶輔食的營養原則

1、營養均衡

除了蔬果, 還要補充含鐵豐富的、低脂肪的質嫩肉類, 如肝、魚、雞等。

2、從稀糊食向軟固食轉化, 偶爾加些稍粗硬食物

幫助寶寶鍛煉咀嚼能力, 促進牙齒發育。

3、少放或不放鹽

每天吃鹽不超過1g, 鹽過多會增加寶寶腎臟負擔, 甚至危及生命。

此階段為寶寶味覺發育期, 過重口味可能造成寶寶挑食、厭食。

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

媽媽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

Advertisiment
應該嚴格按照寶寶的月齡來添加對應的輔食種類, 如果輔食添加過早, 寶寶可能會出現消化不良, 同時無法很好地吸收食物營養;而如果添加得太晚, 寶寶又不能及時獲取足夠的營養元素, 也會影響到身體發育。 那麼媽媽如何把握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 為寶寶創造一個更加健康的飲食環境呢?下面這份嬰兒輔食添加時間表, 各位媽媽不妨好好看看。

1、輔食添加初期:主要食物品種是米粉;軟硬度是稀糊狀;每天一次小勺餵食;口味主要以清淡、多汁為主。

2、5-6個月:主要食物品種是米粉、粥、菜泥、魚泥、水果泥、豆漿等;軟硬度是稠糊狀;每天兩次小勺餵食;口味主要以清淡、多汁為主。

3、7-8個月:主要食物品種是粥、蛋羹、菜末、肝泥、肉末、豆腐、麵包片、饅頭片、水果片等;軟硬度與豆腐一致;每天兩次小勺餵食;口味主要以清淡、多汁為主。

Advertisiment

4、9-11個月:主要食物品種是軟飯、碎菜、小塊肉類、豆製品、饅頭、餃子、水果;軟硬度與香蕉一致;每天三次, 可引導寶寶自己用勺餵食或手抓水果食用;口味主要以清淡、少鹽、少油為主。

5、12-15個月:主要食物品種已接近成人食物, 但硬度稍軟, 如軟飯;每天三次主食, 外加少量健康零食, 可教寶寶獨自使用勺子、筷子進食;口味要以清淡、少鹽、少油為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