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天 耍鬧的寶寶

1歲的寶寶已經會耍脾氣了。 如果媽媽不按他的意願行事, 寶寶不是嗷嗷叫, 就是跺著小腳抗議, 或者乾脆坐在地上, 甚至會躺在地上耍賴。 並且寶寶哭鬧是不分場合的, 想哭就哭, 想鬧就鬧。 面對寶寶在公眾場合的哭鬧, 在不能制止的情況下, 媽媽首先要克制自己, 不要生氣。 對旁人的圍觀要友好對待, 如果周圍的人只是邊走邊說, 媽媽就不必去理會那些。

在媽媽面前吵鬧的寶寶, 如果換到寶寶的姥爺、姥姥那裡就完全不一樣了。 俗話說, 隔代親。 儘管長輩年輕的時候, 對子女不一定很有耐心, 但對孫輩卻很是疼愛,

Advertisiment
常常沒有原則。 一邊是自己的寶寶, 一邊是自己的長輩, 這會使自己處於兩難的境地。 不能實施自己認為正確的教育方法, 也不能當著寶寶的面和長輩理論。

所以, 媽媽事後一定要和長輩好好溝通一下。 當爸爸媽媽雙方意見不一致時,

Advertisiment
無論如何不能當著寶寶的面爭吵。 在寶寶看來, 爭吵的爸爸媽媽都不好, 他都不會喜歡, 並且感覺沒安全感了。

面對吵鬧的寶寶, 立刻滿足要求、嚴厲地訓斥、動武、不管不顧、千哄萬哄, 這些都是不好的做法。 比較好的做法是, 就事論事, 不要給寶寶下不好的結論, 語言筒練。 如果爸爸媽媽雙方都在場, 其中一個可暫時離開寶寶的視線。 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 總會有衝突, 好的處理方法能使親子間建立起相互信圧、相互理解、相互依存的關係, 以及和睦的家庭氛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