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特殊教育>正文

童年“愛情”

我一直以為我是獨生子在這個世界上最愛的人, 但突然有一天他告訴我, 他要和他喜歡的一個小女孩結婚。

有一天, 我的兒子小米從幼兒園回來, 帶著一顆破碎的心。 “我摘了花送給艾艾, 我還分給他吃我的點心, 我對她可好了。 可是, 為什么她還是說, 她只和凱凱結婚。 ”“媽媽, ”小米苦惱地問我, “我怎么才能讓艾艾喜歡我呢?”

一時間我不知所措, 像突然進入了一片新的天地, 面臨一個想也不曾想過的難題。 對面前這個還穿著卡通小內褲的羅密歐, 我努力想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聽到自己那還沒有上學的小家伙突然宣布愛上了同班的小朋友,
Advertisiment
我相信所有的媽媽都會和我一樣大驚失色。 還好, 我了解, 這其實是一種很正常的的現象。 對于四五歲的孩子來說, 第一次的情感經歷(很多時候以挫折告終)會成為他們人生路上很有價值的一種體驗。 一方面, 他們開始學習處理自己的情感, 別一方面, 他們會了解如何中傾訴(通常是對媽媽)。

當愛無處不在時

心理學家們解釋說:當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宣布“我愛某某”時, 通常只意味著他很喜歡和某某在一起。 而他們之所以使用“愛”、“喜歡”這類讓你嚇一跳的字眼, 其實只是因為他曾經聽大人們這么說過。

小家伙會從大人們的談話中了解“愛”的意思是非常喜歡某個異性, 當然, 小孩子也可能會把這種感情表達用在同性身上,
Advertisiment
但無論如何, 這與性, 與真正意義上的浪漫愛情毫無關聯。 這只不過是一種既溫暖又可愛的情感, 只有一種簡單含義;你的寶貝渴望和別外一個小孩子建立一種聯系。

而且, 就好像孩子們總會有新的玩具, 這種情感也往往會在匆忙間消失(不過也有極少數例外, 會持續很長很長時間)。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通常都感情豐富。 以前只局限于對家庭成員的情感, 會隨著他們活動范圍的擴大而開始逐漸蔓延——幼兒園的小朋友。 班里的老師, 甚至, 公園里只遇到過幾次的那個姑娘。 與此同時, 他們還開始模仿成年人對愛的處理方式。 這就是為什么沉浸在“愛情”中的小孩子往往談及“結婚”。
Advertisiment
甚至還一本正經地弄個婚禮什么的。

表面上, 這些行為似乎是孩子們早熟的表現, 但事實上是非常符合四五歲孩子的年齡特征的。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非常喜歡模仿成年人的行為”, 美國的兒童心理和行為研究者朱蒂博士解釋說:“這種模仿可能是拿著小包要去上班, 也可能是要和一個他很喜歡的孩子‘結婚’。 而這種模仿, 其實是孩子們試圖理解成人世界的一種方式。 ”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 他的活動能力越來越強, 范圍也漸漸擴大。 他的生活開始有一部分超出你的視紅之外, 你也不再像從前那樣能了解到孩子的每個生活細節。 事情往往變成了這樣:直到小姑娘突然在晚飯的時候宣布要“結婚”, 你才突然發現她正在經歷一場情感沖擊;直到孩子要你教他在送給“女朋友”的畫上寫上自己的名字,
Advertisiment
或者執意要邀請某個孩子來參加他的生活聚會, 你才開始思考應該對孩子的感情問題給予怎樣的幫助。

但是, 作為父母, 請你記住:不管你的孩子主動暴露了他的情感秘密, 還是你偶然發現他和一個小女孩手拉手走在小公園里。 你可以感覺驚訝或者好笑, 但請保持一張平靜的面孔, 造成不要笑出聲來, 不要嘲諷, 也不要對孩子說什他太小了還不可以愛別人這樣的話。 “要尊重孩子的情感, 并且讓他感覺你是一個可以絕對依賴的傾訴對象。 這一點非常重要。 ”牛蒂博士說。 所以, 最好的回答就是平靜地對孩子說:“這很好啊。 你又有一個新朋友了。
Advertisiment
”然后, 就讓這事過去吧。

面對愛的打擊

如果你的孩子的這段可愛的情感進展順利, 那就再好不過了——小家伙又多了一個好朋友。 然而, 他有時候也會“表錯情”, 會遭到拒絕, 他喜歡的那個小朋友很可能根本沒有注意過他的存在。

那么, 你能怎么做呢?不要急著馬上就站在孩子面前, 試圖替他改變一切。 你應該幫助他學會自己處理自己的問題。 這種經歷其實是成長道路上重要的一部分, 將幫助孩子逐漸建立抵抗挫折的能力和自信心。

很多時候, 你那遭到拒絕的孩子需要的只是一點點安慰和同情而已。 你可以告訴他:“你喜歡的人不愿意和你在一起, 這確實會讓人傷心。 ”如果孩子表現得非常悲傷, 你可以先問問他是否需要你的幫助, 然后給他提供幾個建議。比如:如果我是你,我就去找其它小朋友玩。或者你想想,你其實還有很多好朋友呢,他們都喜歡跟你在一起。

其實,孩子們有時也會有他們自己解決問題的好辦法。我五歲的小外甥朗朗就是這樣一個“天才”兒童。在他的幼兒園里同時有兩個小姑娘喜歡他。一番商討和談判的決定是,誰先學會吹口哨,誰跟朗朗“結婚”。

我的姐姐給我講這個故事的時候笑得腰都直不起來:“你猜朗朗怎么說:‘每個男人都需要一個會吹口哨的妻子。你說對吧?’”

文:小午
本文由《父母》雜志授權母嬰健康獨家發表,未經許可,禁止轉載。1

然后給他提供幾個建議。比如:如果我是你,我就去找其它小朋友玩。或者你想想,你其實還有很多好朋友呢,他們都喜歡跟你在一起。

其實,孩子們有時也會有他們自己解決問題的好辦法。我五歲的小外甥朗朗就是這樣一個“天才”兒童。在他的幼兒園里同時有兩個小姑娘喜歡他。一番商討和談判的決定是,誰先學會吹口哨,誰跟朗朗“結婚”。

我的姐姐給我講這個故事的時候笑得腰都直不起來:“你猜朗朗怎么說:‘每個男人都需要一個會吹口哨的妻子。你說對吧?’”

文:小午
本文由《父母》雜志授權母嬰健康獨家發表,未經許可,禁止轉載。1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