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立春後兒童要防哪些病

2月4日, 農曆“立春”, 在屋裡憋了一冬的孩子終於可以在溫暖的陽光下撒歡兒了。 可春季也是各種病毒、細菌活躍的時期, 尤其是流感、水痘、流腦、過敏性疾病等最易在此季節發生。

Advertisiment
此季節預防疾病總的原則是:多通風, 保持空氣清新, 多喝水及吃蔬菜水果, 適當鍛煉身體。

流感:6個月至3歲嬰幼兒最易“中招”

6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 是流感的高危人群。 5~18歲的兒童和青少年, 是流感的高發年齡組。 流感主要表現為突發高熱、頭痛、全身酸痛、乏力、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 部分流感患兒還可表現出急性喉炎、氣管、支氣管炎等症狀, 小兒流感還容易引起多種併發症, 如中耳炎、鼻竇炎、腮腺炎、肺炎、腦炎、心肌炎、支氣管哮喘等。

對策:定期用各種空氣消毒劑噴灑房間, 並保持適當溫度、濕度;可適當吃些酸甜的食物, 另外還可選用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孩子的被褥、衣物經常拿到陽光下暴曬,

Advertisiment
食具、玩具和便器要定期消毒;注意讓孩子多做戶外活動, 提高機體對病原菌的抵抗力;教育孩子講究個人衛生, 養成餐前便後洗手的習慣。

水痘:易跟春天一起“發芽”

春天是傳染病的高發季節。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小兒急性傳染病。 主要通過口腔飛沫經空氣傳染, 也可通過接觸被病毒污染的衣物、玩具、用具等傳染, 具有高度傳染性, 十歲以下的小孩最容易傳染, 占發病總數的90%以上。 水痘起病可能只是流鼻涕、打噴嚏, 許多人以為是得了感冒, 兩天后通常肢體會隆起了一些紅色小疹, 後變成高粱米粒大小的水滴狀痘疹, 裡面充滿液體, 很癢。

對策:流行期間, 可用金銀花20克、板藍根20克、生甘草5克,

Advertisiment
煎水代茶飲用, 有較好的預防及治療作用。 孩子患水痘後無需特殊治療, 一般1~3天內痘疹從中心開始枯乾、凹陷、結痂, 如果不被抓破, 1~3周後痂皮自然脫落。 家長對患病孩子要加強護理, 防止併發症, 主要是保持皮膚清潔, 可用爐甘石洗劑擦塗, 破潰的地方可塗複方龍膽紫藥水預防感染。 飲食宜清淡, 富有營養, 多喝水, 適當補充維生素。 皮膚要保持乾燥, 衣被、床單質地要柔軟, 避免皰疹被弄破引發感染。

此外, 麻疹也易在春季流行, 但多數兒童已接種麻腮風疫苗。

Advertisiment

過敏:飛絮花粉是“元兇”

春季空氣乾燥, 加上風多、風大, 花粉、飛絮的擴散量也大, 過敏體質的孩子很容易在此期間誘發過敏性哮喘、皮炎、結膜炎及鼻炎等。

對策:過敏體質的孩子要遠離過敏原。 對食物過敏的, 要避免再次攝入過敏食物。 有吸入性過敏原過敏的, 如花粉過敏, 應儘量減少外出, 避免在草地上玩耍;回家後應馬上洗手、洗臉, 更換衣服;室內避免種植花草;不要玩毛絨玩具。 有哮喘的, 要注意飲食清淡, 營養均衡,

Advertisiment
多吃新鮮蔬菜和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不要吃生冷和辛辣的食物。

流腦:發熱、腹瀉別小看

“流腦”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 通過飛沫、咳嗽、呼吸等傳播的一種化膿性腦膜炎, 6個月以上特別是2~4歲的幼兒最易發病。 兒童出現發熱、顱內壓增高等要小心。 別小看發熱、頭痛、嘔吐、腹瀉、食欲減退這些上呼吸道症狀和消化道症狀, 接踵而來的可能是各種神經精神症狀, 如患兒對外界刺激的反應表現出淡漠、遲鈍、煩躁、嗜睡等意識障礙, 嚴重的患兒還可能出現昏迷、顱內壓增高等, 這些都是流腦的典型症狀。

對策:若孩子的玩伴、同學有近似流腦情況, 爸媽可預防性地給孩子服用一些青黴素類藥物或複方新諾明;春季儘量少帶寶寶到人群密集、通風效果差的場所去;保持居住環境的空氣清潔和流通, 可採取每次只開一間屋子通風的方式,10分鐘就可以讓室內空氣流通;合理飲食,平時多喝水,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出門戴厚的、鼻腔上帶夾子的口罩,可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

可採取每次只開一間屋子通風的方式,10分鐘就可以讓室內空氣流通;合理飲食,平時多喝水,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出門戴厚的、鼻腔上帶夾子的口罩,可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