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穿越去看看國外育兒法

日本:自己動手不嬌慣

在日本, 即使家長接送孩子上幼稚園, 都是空著手的, 而孩子們肩背手拿的拎著大大小小三四個書包。 到了幼稚園, 孩子們就要自己動手反復脫換行頭, 因為日本幼稚園的服裝都是統一的, 而且有很多套, 不同場合有不同的服裝。 孩子們每天自己換衣服、折衣服, 很快便養成了有條不紊的做事習慣。

除了自己動手之外, 日本幼稚園還注重培養孩子的毅力, 不嬌生慣養。 從0歲開始, 孩子便要參加學校組織的運動會, 即使是爬, 也要自己爬到終點。 而日本的女孩子也要學會踢足球,

Advertisiment
或者練習打鼓等一系列的體力活, 雖然吃苦, 但是不論是勇氣還是體力都練出來了。

美國:團隊分享精神

在美國, 孩子們要學會的是如何與人合作以及與人相處。 早上, 小朋友們圍坐在一起, 老師會帶領他們談論天氣, 然後, 大家便開始分享他們在家裡或者是路桑遇到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過後, 老師會教孩子們一些簡單有趣的數學, 比如數一數教室裡有多少個小朋友等。 午飯之後, 老師會給孩子們講故事, 讓他們根據自己的理解給故事配上插圖。

孩子們從玩樂中開始接觸這個社會, 懂得生活, 並提高了基礎的認知與語言能力, 學會如何去與人相處, 如何進行團隊協作。 美國的幼稚園比較注重的是培養孩子們與他人分享的好習慣,

Advertisiment
比如不獨佔玩具, 將好吃的東西分給小夥伴一同分享, 有困難大家一同去解決, 在耶誕節的時候一起裝扮聖誕樹等等。

德國:學習生活能力

參觀警察局, 學習應該如何去報警, 如何處理在孤身一人時遇到壞人的情況, 瞭解員警的工作;參觀消防局, 跟火警一起學習如何正確使用滅火器, 如何在火災中逃生, 如何預防火災的發生;參觀郵局, 瞭解一封信是如何投遞進去, 又是經過了怎樣的程式才被送到收信人手上的;參觀市政府, 認識市長, 知道市長的工作是什麼, 這個市長是個什麼樣子的人;去超市, 學會自己挑選物品, 自行付錢;去圖書館, 學會自己借書、還書;去看馬戲表演, 魔術表演;去農場, 與老師一同採摘水果。

Advertisiment

三年時光, 孩子們學會了基本的生活常識, 學會了自己修理玩具, 管理自己的時間, 生活能力很強。

英國:守規矩懂禮貌

英國是一個盛產紳士淑女的國家, 他們的禮貌教育從幼稚園便已經開始了。 在幼稚園裡, 首先要學習的就是規矩, 第一是要守時, 不能遲到早退, 第二是自己的東西要分類放好, 並做上標籤。

除了規矩之外, 孩子們還要進行感官訓練、數位訓練、語言訓練、創造性訓練、家政訓練、音樂訓練、運動訓練環境體驗、啟發式心理活動訓練和道德教育。 在通過了三年的幼稚園生涯, 孩子們被老師調教得懂規矩, 很習慣的表達出“謝謝”“對不起”“打擾了”“再見”等禮貌用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