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究竟遇上哪些情況才需要側切及側切後護理

好不容易鼓足勇氣決定順產的孕媽咪們, 又對側切心存恐懼, 一是怕疼二是擔心會影響到日後的生活,還有一點就是心裡多少有點兒不平衡,總覺得與剖腹產相比, 同樣也要挨一刀, 但自己卻被折騰來折騰去,費力又費時,非常不划算。 那麼, 順產能否不做會陰側切術呢?與剖腹產那一刀有何區別呢?育兒專家為您講解

第一胎90%順產媽咪需側切會陰側切是有適應症的, 但很遺憾目前第一胎決定順產的媽味, 90%都要挨這一刀。 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 不少孕媽咪在孕期營養補充太過充分, 致使胎兒體型較大’如果一味堅持不做側切,

Advertisiment
可能發生深度裂傷, 有些甚至會影響其產後的排尿、排便。 如果進行了會陰側切, 由於分娩時陰☆禁☆道口巨大的張力集中在會陰側切傷口處, 減輕了陰☆禁☆道其他部位的壓力, 一般不會再發生第二處裂傷。

除了胎兒比較大外, 以下情況也需進行側切

1、會陰彈性差、陰☆禁☆道口狹小或會陰部有炎症、水腫等情況, 估計胎兒分堍時會發生會陰部嚴重撕裂。

2、胎頭位置不正, 再加上產力不強, 胎頭被阻於會陰。

3、35歲以上的高齡孕媽咪, 或者合併有心臟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高危妊娠時, 為了減少孕媽咪的體力消耗, 當胎頭下降到會陰部時,就要做會陰切幵術了。

4、子宮口已開全, 胎兒有明顯的缺氧現象,

Advertisiment
胎兒的心率發生異常變化, 或心跳節律不勻, 並且羊水渾濁或混有胎便。

5、借助產鉗助產時。

一般來說, 是否進行側切往往是醫生根據孕媽咪的整個生產情況而定, 比如胎寶貝是否有缺氧情況, 需要儘快分娩, 然後再決定要不要施行會陰切幵術。 其實, 孕媽咪們也不必為此太過擔心, 會陰側切術是創傷很小的手術, 術後3天傷口基本就可以癒合。 而且, 側切技術已經非常成熟, 不會對孕媽咪造成什麼後遺症。 手術會在局部麻醉下進行,不必擔心疼痛的問題, 目前不少醫院均選擇用可吸收線縫合傷口, 也免去了術後拆線的痛苦。

側切後的護理要點:

1、側切後每天用清水清理

“側切”的傷口一般3天可癒合, 出院回家後要保持傷口清潔、乾燥,

Advertisiment
新媽咪自己每天用清水清洗外☆禁☆陰即可。 為防止傷口污染, 每次便後都應該用水沖洗會陰, 大便後切忌由後向前擦, 應該由前向後, 注意勤換衛生護墊, 內褲也要及時更換, 並且要用純棉的。

2、產後多喝水,避免便秘新媽咪應蕎成規律的排便習慣, 產後應多補充水分, 多吃蔬菜和水果, 儘量多吃稀的少吃幹的, 避免大便不暢。

3、儘量採取右側臥位一般都是左側切的, 產後最初幾天宜採取右側臥位, 以促使傷口內的積血流出, 對傷口恢復很有好處, 等傷口長好了便可恢復左右輪換臥位。

小知識

什麼是會陰“側切”?

會陰, 是指陰☆禁☆道與肛門之間的軟組織部位, 當胎寶貝的頭快露出陰☆禁☆道口時, 醫生在會陰附近施予局部麻醉,

Advertisiment
然後用剪刀剪幵會陰, 使產道口變寬, 以利於胎寶貝的娩出, 防止會陰的嚴重撕裂, 這就是所謂的會陰切開術。

“側切”是怎麼進行的?

第一步:麻醉, 採用雙側陰部神經阻滯麻醉。

第二步:切幵會陰, 用會陰側切剪自會陰後聯合中線向左側45°, 方向剪開會陰, 切口一般在4-5釐米, 一般都是左側切。 在陣痛比較嚴重時, 甚至有的孕媽咪都不知道會陰巳經被切開了。

第三步:縫合, 胎兒生出後可進行修補手術, 由於側切時的局部麻醉效力還在影響, 縫合時的疼痛感不會很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