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科學方法培養孩子注意力

注意是人們熟悉的一種心理現象, 通常稱“專心”。 小孩子在聽廣播、在看電視卡通片時, 會聚精會神, 而對周圍的人和事會聽而不聞、視而不見, 這就是注意力。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力的兩個特點。 指向性是使人的心理活動有選擇地反映一定的事物;集中性則使被選定的事物在人腦中獲得最清晰、最完全的反映。 良好的注意力經過培養才能形成。

學前期的主要任務就在於通過一些學習活動為孩子的正規學習準備條件。 良好的注意力, 就是必備條件之一, 使孩子上學後學習專心。 不少家長, 只關心孩子學齡前學了多少字、畫了多少畫,

Advertisiment
而忽視了孩子注意力的培養, 致使這些孩子上小學後, 很難適應正規學習。 表現在上課不專心, 做作業不認真, 嚴重影響學習成績的提高。 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應該在學齡前就開始。

最初應從生活習慣方面, 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採取的方式也不是急風暴雨, 而是從對小事的處理, 對細節的把握。 比如要求孩子準時就寢、起床;按時飲食, 吃飯碗裡不留飯;玩具用過就還原;做事要認真做好, 否則重來……。 離開了細節就沒有教育。 但也不是所有的小事都要管, 而是選擇那些對孩子的成長、品質的形成具有本質意義的舉足輕重的“小事 ”。 其要訣在於“及時”“徹底”, 做了一半就停或有一次例外都有可能不成功。
Advertisiment
為了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即使孩子晚睡甚至少睡一二次覺、少吃一二頓飯都值得, 決不能顧小失大。 由於幼兒善於模仿, 容易受感化, 因此可以借用文藝、文學作品及現實生活中的英雄模範人物形象、事蹟來感染孩子, 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進而付諸自己的行動。 平常父母也要以身作則, 給孩子樹立榜樣。

孩子從未見過、聽過的事物, 都能以獨特的魅力吸引孩子的注意。 因此, 應把孩子帶入大自然觀看奇花異草和造型奇特的建築, 培養孩子的興趣。 興趣是觀察、專心的動力。 要説明孩子確定觀察的目的和任務, 因為兒童喜歡東瞧西望, 目的性不強, 抓不住要領, 因而得不到收穫。 因此, 家長應有意向孩子提出一些要求和目的,

Advertisiment
告之方法, 引導孩子抓住本質, 從淺入深, 專心致志。

在幼兒學習中遇到困難和干擾, 或碰到不感興趣的內容, 僅靠注意力是不夠的, 必須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 使注意力服從於活動的目的和任務。 家長可以通過幼兒在一段時間內專心做一件事, 如繪畫、練琴、練書法等等, 來培養孩子的自製力。 不要一會兒叫做這事, 一會兒又叫做那事。 訓練最好有固定的時間和固定的地點, 以便形成一種心理活動的定向。

孩子對某事物的興趣越濃, 越容易形成穩定和集中的注意力。 家長不要整天把孩子關在房間裡學習, 要鼓勵他們從事各種活動, 讓他們在活動中發覺和發展自己的能力及興趣,

Advertisiment
並藉以培養自己的注意力。

作息無定時、生活無規律是孩子注意力分散的主要原因。 學習是腦力勞動, 要消耗大量的腦內氧氣, 若望子成龍心切, 整天強迫孩子長時間從事單調的學習活動, 必然造成孩子大腦疲勞而精神分散。 心理實驗證明:3歲幼兒注意力可維持3~5分鐘, 4歲孩子10分鐘, 5~6歲兒童也只有15分鐘。 因此, 合理制定孩子的作息時間, 讓孩子明確什麼時候可以盡情地玩, 什麼時候必須專心完成學習任務, 養成勞逸結合的好習慣。

同時, 要創造安靜的家庭學習氣氛, 要讓孩子專心學習, 家長首先要自己安靜, 不要做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事, 如看電視、大聲議論或哈哈大笑等。 家長也可認真看書學習, 以模範行為讓孩子效仿。

Advertisiment
在孩子學習時, 不要過度關心地叨嘮, 問這問那, 更不要在孩子學習的房間接待客人, 干擾孩子, 使他無法集中注意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