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神奇的靜電教案

1 神奇的靜電教案:靜電的神奇

活動目標

1、認識靜電現象, 知道摩擦起電的原理。

2、激發好奇心和科學探索的欲望。

活動準備

1、彩色紙屑若干;梳子每幼兒一把;塑膠玩具每幼兒一件;

2、氣球若干個;塑膠繩若干;輕快音樂一段;

3、蝴蝶指偶;場地:彩色的草地。

活動過程

1、邀請小朋友做“理髮店”遊戲, 發給每個娃娃一把塑膠梳子。 全體幼兒有感情的表演歌曲“理髮店”, “理髮店”正式開業了。

2、小洋娃娃要求理髮, 請一名幼兒和老師一起給小洋娃娃“理髮”。 引導小朋友發現:頭髮飛(飄、立)起來了;教師給一個小朋友“理髮”, 引導小朋友發現:頭髮飛起來了。

Advertisiment

幼兒遊戲, 給自己梳頭, 給同伴 “理髮”, 看看能發現什麼。 教師適當指導、提示、鼓勵。

幼一:你們快來看, 我幫緣緣梳頭, 她的頭髮變成這個樣子了。

幼二:我也是, 我也是, 怎麼會跟著梳子, 不好梳。

幼三:頭髮吸在梳子上, 這個梳子不好。 我家裡的不是這樣的。

角色遊戲“理髮店”一向是小朋友感興趣的, 所以用這個遊戲引出, 幼兒在玩的過程中自己去發現問題, 自己去解決問題, 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3、教師示範用塑膠盒、塑膠玩具摩擦後粘住彩色紙條。 並獎勵每個小理髮師一件塑膠玩具, 到“草地”上去玩。

4、草地上, 幼兒用塑膠玩具、梳子在衣服上搓一搓, 然後靠近地上的彩色紙屑, 鼓勵孩子大膽說出自己的發現。

幼兒在活動室中五六個小朋友一起,

Advertisiment
使勁在衣服上、頭髮上來回摩擦, 去吸地上的彩色紙屑, 並熱烈地討論著, 張錦元好勝心強, 一邊吸一邊對同伴說:“我肯定吸的比你們多, 不信你們看。 ”結果一比, 人家的還要多, 他就拼命在身上擦, 再去吸了比。 許中奇邊吸邊自言自語地說:“真奇怪, 怎麼會吸得住呢?又不是磁鐵。 ”

5、蝴蝶飛到草地上(出示指偶), 跟著輕快的音樂, 與小朋友翩翩起舞。

啟發孩子思考:為什麼會出現剛才的現象?教師解釋這一現象:梳子在頭髮上摩擦、玩具在衣服上摩擦產生了靜電, 所以, 頭髮會立起來、紙屑會粘上來。

啟發孩子思考, 鼓勵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觀察、發現靜電現象。

孩子們在操作的過程中發現了問題, 產生了強烈的探索和求知欲望,

Advertisiment
特別是許中奇小朋友好象一下明白了為什麼不是磁鐵但是也能吸物體這個道理。 摩擦產生靜電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有了初步的概念。

6、氣球娃娃來看你。

師:有客人來看小朋友了, 是氣球娃娃, 我們歡迎!

將氣球在毛衣上摩擦一陣以後, 靠近幼兒的臉頰, 幼兒的頭髮就會被吸引, 氣球可能會粘在幼兒臉上, 教師就說:氣球娃娃喜歡你, 它親親你呢;將兩個氣球用線捆住, 然後將氣球分別在毛衣上摩擦, 再將兩個氣球提在手裡, 氣球會分開來, 就象兩個氣球之間生氣了一樣, 氣球還會貼到手上懸著。

和孩子一起分析、總結:這也是靜電現象。

7、好玩的章魚(蒲公英、菊、裙子)。

教師和孩子每人拿一打結的塑膠繩,

Advertisiment
用手捏緊抹幾下(或在衣服上搓幾下), 放開繩子, 請幼兒觀察塑膠繩四面散開的現象, 象章魚一樣。 讓孩子試試能不能粘到衣服或牆上。 請幼兒帶著章魚到室外去玩, 看看章魚能不能粘到別的地方。 活動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結束。

2 神奇的靜電教案:有趣的靜電

活動設計

有一天午睡時, 小朋友在脫衣服時聽到了劈劈啪啪的聲音, 有的小朋友說玩滑梯的時候頭髮在“跳舞”, 覺得很奇怪!還有一次, 我們為女孩子們梳頭, 孩子們發現頭髮被梳子吸起來, 十分好奇。 《綱要》強調:科學教育的內容應從身邊取材。 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於是, 我設計了“有趣的靜電”這一活動,

Advertisiment
讓孩子們認識靜電現象, 知道摩擦起電的原理, 激發幼兒好奇心和科學探索的欲望。

活動目標

1、充分感知, 觀察不同材料摩擦所產生的靜電現象。

2、通過合作探索, 記錄下不同材料摩擦產生的靜電現象。

3、願意參與探索活動, 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記錄表, 碎紙屑, 塑膠小勺, 塑膠梳子, 塑膠尺子, 塑膠剪刀, 鉛筆, 排筆, 水彩筆, 吸管, 玻璃瓶, 幼兒事先分為4組(紅、黃、藍、綠)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變魔術, 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出示塑膠小勺。

2、教師變魔術, 讓塑膠小勺吸起紙屑。

師:想讓它發揮魔力, 還得請坐的最好的朋友配合配合。

二、幼兒用小勺自由探索, 將小紙屑吸起來。

1、教師提問, 引發幼兒思考。

2、請幼兒嘗試操作。

3、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方法。

4、教師小結。

師:其實我們這個神奇的魔術是因為摩擦產生了靜電,所以能把小紙屑吸起來。摩擦的力量大,靜電產生的多,塑膠小勺吸附的紙屑就越多。

三、幼兒嘗試用多種材料進行實驗。

1、教師出示記錄表。

2、教師交代注意事項。

師:小魔術師們,我們研究魔術的時候,桌上的材料不要爭搶,自己先拿一種材料,研究完了,放回盤子裡,再換另外一種材料。

3、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4、師幼☆禁☆交流實驗結果。

5、教師再次實驗。

小結:生活中有很多物品摩擦後都能產生靜電現象。

四、提問:生活中你們見過哪些靜電現象。

1、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遇到的靜電現象。

2、教師小結:在天氣寒冷的時候,很多物品因摩擦而相互吸引,如我們梳頭的時候,梳子和頭髮也會互相吸引產生靜電現象。脫衣服時,我們身上的毛衣和襯衣和頭髮都會產生靜電現象。

五、教師小結,結束活動。

師:小魔術師們都學會了我的魔術,現在我們就一起到外面去表演給小班的弟弟妹妹看看吧。

123 3 神奇的靜電教案:神奇的靜電

教學目標

1、培養幼兒對摩擦起電的興趣,瞭解關於靜電的簡單知識

2、啟發幼兒發散思維,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教學準備

幼兒每組放兩個小筐,一個筐內裝有塑膠尺、塑膠筆、鉛筆、竹筷、鐵棒、綢布、碎紙屑、線手套、手帕;一個筐內裝有剪刀、彩紙;每組放有與幼兒人數相同的有機玻璃板(用積木墊起來一點)若干,電吹風一個,畫紙一張。

教學過程

(一) 擦一擦、吸一吸

1、今天,看看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什麼?

(向幼兒介紹放有各種材料的小筐內的物品)我們一起來玩一玩

(幼兒操作、自由探索)

2、根據幼兒在操作中的發現,引導幼兒想一想、試一試怎麼做才能讓小棒把紙屑吸起來

(幼兒有目的的操作、探索)

3、提問:請小朋友說說哪些小棒可以把碎紙屑吸起來,你是怎麼做的?

(請幾名幼兒演示並講解自己的做法,再讓大家都試一試)

4、為什麼塑膠尺、塑膠筆和綢布摩擦後可以吸起碎紙屑?(幼兒思考、討論)

告訴幼兒:兩個物體在一起摩擦會產生靜電,叫做"摩擦起電"。塑膠尺、塑膠筆和綢布摩擦產生靜電,因此吸起了碎紙屑,塑膠的物品最容易產生靜電。

5、請小朋友再試一試,塑膠筆和尺還可以和哪些別的東西摩擦產生靜電,吸起碎紙屑

讓幼兒探索發現:用絲綢、手帕、手套、衣服、頭髮來摩擦塑膠尺和筆都可以產生靜電,將紙屑吸起來。

(二)、做一做:彩碟飛舞

1、老師還給每組小朋友準備了有機玻璃板,現在請每個小朋友用老師給你們準備的彩紙剪兩個蝴蝶,放在有機玻璃板下面,然後想一想,怎麼讓這些蝴蝶飛舞起來

(幼兒操作探索)

2、幼兒上臺演示自己操作的方法,大家看看哪種方法會讓蝴蝶飛舞的更好(雙手戴上手套快速地摩擦有機玻璃板,因為摩擦起電,使蝴蝶飛舞)

(三)牆上貼畫

1、老師這兒有一張美麗的畫,請小朋友想一想,怎樣不用膠水和糨糊把這張畫粘到牆上

(請幼兒想辦法並上臺試一試)

2、老師演示並講解

用電吹風把這張畫吹一吹,再放到牆上抹幾下,畫就能粘到牆上保持一段時間。

3、為什麼畫紙吹一吹、再摩一摩就可以粘到牆上呢?

幼兒討論、發言。老師引導幼兒發現被吹過的紙變乾燥了。再讓小朋友做一做。

4、請小朋友仔細聽錄音:靜電的自述

我的名字叫靜電,大自然裡到處都有我的存在。從一粒灰塵在空中飄蕩,到震天動地的電閃雷鳴,都有我靜電的作用,平時我很安靜,人們不容易注意到我,可是當兩個物體摩擦的時候,人們就會發現我了,科學家把這種現象叫做"摩擦起電"。除了塑膠小棒摩擦綢布可以吸起紙屑、手套摩擦有機玻璃板可以讓蝴蝶飛舞,平時小朋友梳頭的時候有時會感到頭髮跟著梳子飄了起來,那也是我在和小朋友開玩笑,另外,我最喜歡乾燥的環境。在空氣乾燥的冬天,有時小朋友的手和別人猛的一碰,會感到被電了一下,還有小朋友晚上脫毛衣的時候會聽到"滋拉滋拉"的聲音,關了燈還能看到亮光,那也是我。現在你們認識我了吧

(四)總結:

原來是這樣。今天我們小朋友認識了神奇的靜電,知道了靜電是怎麼產生的、哪些東西容易產生靜電,還懂得了有關靜電的許多知識,大自然裡蘊藏著無窮的奧秘,等著小朋友去發現、去探索。老師在科學區裡還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材料,小朋友可以在活動時繼續玩產生靜電的遊戲。

活動延伸:在科學區裡為幼兒準備大量有關玩靜電遊戲的材料,除教學活動中所用過的以外,還添置如毛皮、絲絨、鐵梳、木梳等各種不同材質的物品,供幼兒繼續探索 。

4 神奇的靜電教案:神奇的魔力——靜電

活動目標

1、知道靜電的存在,初步瞭解靜電。

2、對靜電現象產生探索興趣。

3、瞭解靜電對人們的好處以及帶來的危害。

活動準備

1、碎紙片、紙片小魚、吸管若干;

2、關於靜電的視頻、圖片。

活動過程

1、魔術引起幼兒興趣,激發幼兒探索欲望。

出示“魔術棒”(吸管),邊念咒語邊在身上摩擦魔術棒,然後再用摩擦過的魔術棒去吸事先準備好的碎紙片,幼兒觀察紙片被吸起來,產生探索的願望。

2、幼兒操作

1)提碎紙片請幼兒嘗試,教師對沒有摩擦“魔術棒”的幼兒進行引導。

2)提問:你是怎樣讓你的魔術棒產生魔力的? 難點:探索出魔力產生的原因——摩擦

3)嘗試班中其它物品能否吸起小紙片

“活動區中有很多材料,請你找一找還有哪些材料通過摩擦能夠吸起小紙片?”

4)集中幼兒,分別說一說用的什麼材料,並進行示範

3、知識小結:“魔力”到“靜電”的轉化

重點:知道物體與物體,物體與空氣摩擦都會產生靜電

1)尋找生活中的靜電,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表達

2)觀看視頻《靜電》,瞭解靜電的產生

3)結合圖片說一說靜電的好處與危害

好處:靜電除塵,淨化空氣;靜電列印。

危害:引起火災;衣服吸附灰塵,對身體造成危害。

4)說一說去除靜電的方法

如:梳頭時沾點水、洗衣服時用柔順劑、塗抹護膚霜等。

4、遊戲:《釣小魚》

用所學的靜電原理釣魚,看誰釣得多。

5、自然結束。

123 5 神奇的靜電教案:神奇的靜電現象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靜電現象無處不在。如:幼兒會發現梳子梳過頭髮後頭髮飄起來了;衣服上沾滿了白色灰塵;脫衣服會發出啪啪的聲音,並有小火花。但他們對其中的奧秘還不瞭解。激發幼兒探究欲望、引導幼兒參與探究活動、體驗探究樂趣,幼兒探索周圍生活中常見的理化現象,獲取有關的科學經驗,是幼稚園大班科學活動的目標之一。由此,我設計了這個活動,通過實驗情境的創設讓孩子從摩擦生電入手,在操作中感知、體驗靜電現象,從而樂於發現、觀察、探索生活中的科學現象。

活動目標

1、激發好奇心和科學探索的欲望。

2、能大膽的去嘗試、探索與發現。

3、在遊戲中初步感知、瞭解“靜電”現象,熟悉磨擦生電。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

吸管人手一根、碎紙片塑膠袋片等操作材料若干。

2、場景設置:

(1)小池塘場景(由幾盆清水及小紙船構成)。

(2)柳條場景(由綠色紙質柳條構成)。

活動過程

一、以魔術的形式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觀察和探索的興趣。

1、師魔術導入。

(出示吸管)將吸管拿在手上舞一圈,然後輕輕靠近紙片,讓幼兒觀察吸管是否有變化;然後將吸管靠在頭髮上面邊磨擦邊說“變變變”,再拿出來輕輕靠近紙片,用眼神或動作提示幼兒觀察吸管上的變化。

2、幼兒自由表述觀察結果:“小小的紙片自動地蹦上了吸管。”

二、 通過對魔術的揭秘,感知摩擦生電現象。

1、對現象進行猜測、交流。

指導語:“為什麼小紙片主動跳到了我的吸管上,猜猜我是怎麼來變這個魔術的呢?”

幼兒猜測討論。教師可以讓幼兒親手摸一摸吸管,試試究竟有沒有他們猜到的膠水或漿糊粘在上面,同時鼓勵幼兒聯繫已有生活經驗,擴寬思路來想像。

2、幼兒動手操作、驗證自己的猜測。

(1)指導語:“小朋友,你們猜了這麼多的方法,是不是這樣呢?現在自己去試試,當吸管靠近碎紙片時,小紙片會主動地跳到吸管上嗎?”

提供吸管、碎紙片等材料讓幼兒盡情操作,教師觀察、引導。

(2)指導語:“誰會變這個魔術?請告訴我們你是怎麼變的?”

幼兒將自己成功或不成功的經驗進行展示,並表述。

3、小結,認識“摩擦生電”是一種靜電現象。

(1)師重新演示桌面上的“摩擦生電小魔術”,突出吸管在頭髮上摩擦這一動作。

幼兒描述觀察所得,鞏固學習詞語“摩擦”。

(2)指導語:“你們想不想再變一次魔術?”

幼兒再次操作,鞏固對摩擦生電的認識。

(3)師對操作過程進行小結:“吸管經過磨擦後,輕輕靠近小紙片,小紙片就會‘跳’上來了。這是一種生活中常見的靜電現象。”

(4)幼兒認識、複述詞彙“摩擦生電”、“靜電”。

三、創設兩種情境,讓幼兒在合作與獨立操作中體驗物體間靜電現象的產生過程,瞭解靜電與生活密切相關。

1、幼兒集體進入操作情境

1:自動航行的小船。

(1)指導語:“有了靜電的吸管除了可以吸引小紙片,還能做別的事情嗎?這裡有許多的紙船停在水邊,請你用帶有靜電的吸管去靠近它們,看看有什麼變化?”

(2)幼兒到水盆邊自由操作。

(3)師指導重點:突出對吸管與頭髮摩擦後靠近小船會產生靜電的認識。“你的小船有什麼變化?你是怎麼做的?”“每次吸管靠近小船,小船都能航行嗎?為什麼?”

2、幼兒集體進入操作情境

2:會飛的柳條。

(1)請個別幼兒上臺用帶有靜電的吸管去靠近柳條,看看有什麼變化?

(2)師小結:“用摩擦後帶靜電的吸管輕輕靠近輕薄或細小的材料時,它們都動起來了,這就是靜電的力量。”

四、 在多媒體的播放和交流中進一步感受認識靜電現象。

1、討論與交流自己的生活體驗。

師:“你在生活中曾遇到過靜電嗎?”

幼:(回憶自己生活中的靜電現象)如:在乾燥的日子和小夥伴把手時被“電”到,梳頭時頭髮根根豎起,脫衣時“滋滋啦啦”的聲音和點點火花……

2、觀看多媒體,感知靜電是一種常見的生活現象。

五、活動延伸。

在活動區中投放多種材料如毛衣、布、皮毛、碎塊、膠棒、玻璃棍、鐵質小棒、碎小紙片與塑膠片等讓幼兒自由選擇操作,體驗它們之間的靜電現象。讓孩子們通過實驗操作,自己去發現問題。慢慢的瞭解,並不是任何東西磨擦後都能將紙吸起來。

幼兒在自由操作實物、體驗更多靜電現象中自然結束。

6 神奇的靜電教案:奇妙的靜電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摩擦後產生的靜電現象。

2、體驗大膽猜想和認真驗證的科學探究過程。

3、啟發幼兒發散思維,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塑膠尺子、人形紙片、碎紙屑、毛線、竹筷、鉛筆、塑膠梳子、綢布、海棉、泡沫、鐵釘、記錄卡。

經驗準備:幼兒接觸過靜電現象。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感知物體摩擦後產生的靜電現象。

活動難點:能夠大膽猜想和認真驗證。

活動過程

一、魔術《紙娃娃站起來》

1、出示人形紙片,教師拿起塑膠尺子悄悄在身後與綢布摩擦,並對幼兒說:"老師會變魔術,能用一把尺子就讓紙娃娃站起來"。

2、教師示範後,幼兒動手操作並說一說自己是否成功。

二、初步感知靜電現象

1、教師再次演示魔術,幼兒仔細觀察並說一說教師做了什麼動作。"現在老師再把這個小魔術做一遍,請你們仔細觀察老師做了什麼動作"。

2、幼兒動手嘗試,與同伴交流自己是否成功。教師在幼兒操作過程中提醒幼兒注意摩擦力度。

3、幼兒談一談自己的成功經驗(怎樣摩擦,力度多少)

4、教師簡單小結:因為尺子和衣服經過摩擦它們產生了靜電,靜電將紙娃娃吸了起來。

三、大膽猜想

1、出示豐富的操作材料,請幼兒大膽猜想哪些物品摩擦後會起靜電。

2、幼兒先自己猜想,再進行小組討論,將猜想結果記錄在記錄卡上,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猜想,啟發幼兒發散思維。

四、嘗試操作

1、幼兒動手操作,把竹筷、鉛筆、塑膠尺、鐵釘分別和綢布摩擦,然後吸桌面上的泡沫、碎毛線、碎紙屑,驗證猜想結果。

2、個別幼兒說一說猜想與操作的不同,並進行示範操作。

五、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1、啟發幼兒說出生活中見到的各種靜電現象,如:塑膠梳子梳頭發時,頭髮會飄起來;穿化纖衣服脫時會有聲音,黑暗中會發現小火花;天氣乾燥時,長時間走路,由於摩擦會產生靜電,衣服會和身體粘在一起;有時人與人在接觸的刹那會被對方電到等等。

六、遊戲《頭髮飛起來》

1、教師示範遊戲,將對方的頭髮摩擦飛起來。

2、幼兒互相結對做摩擦遊戲,先讓每個男孩和女孩對應。然後女孩和女孩之間互相遊戲,並請操作好的幼兒到前邊演示。經過演示,看誰先把對方的頭髮摩擦飛起來。

123

4、教師小結。

師:其實我們這個神奇的魔術是因為摩擦產生了靜電,所以能把小紙屑吸起來。摩擦的力量大,靜電產生的多,塑膠小勺吸附的紙屑就越多。

三、幼兒嘗試用多種材料進行實驗。

1、教師出示記錄表。

2、教師交代注意事項。

師:小魔術師們,我們研究魔術的時候,桌上的材料不要爭搶,自己先拿一種材料,研究完了,放回盤子裡,再換另外一種材料。

3、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4、師幼☆禁☆交流實驗結果。

5、教師再次實驗。

小結:生活中有很多物品摩擦後都能產生靜電現象。

四、提問:生活中你們見過哪些靜電現象。

1、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遇到的靜電現象。

2、教師小結:在天氣寒冷的時候,很多物品因摩擦而相互吸引,如我們梳頭的時候,梳子和頭髮也會互相吸引產生靜電現象。脫衣服時,我們身上的毛衣和襯衣和頭髮都會產生靜電現象。

五、教師小結,結束活動。

師:小魔術師們都學會了我的魔術,現在我們就一起到外面去表演給小班的弟弟妹妹看看吧。

123 3 神奇的靜電教案:神奇的靜電

教學目標

1、培養幼兒對摩擦起電的興趣,瞭解關於靜電的簡單知識

2、啟發幼兒發散思維,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教學準備

幼兒每組放兩個小筐,一個筐內裝有塑膠尺、塑膠筆、鉛筆、竹筷、鐵棒、綢布、碎紙屑、線手套、手帕;一個筐內裝有剪刀、彩紙;每組放有與幼兒人數相同的有機玻璃板(用積木墊起來一點)若干,電吹風一個,畫紙一張。

教學過程

(一) 擦一擦、吸一吸

1、今天,看看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什麼?

(向幼兒介紹放有各種材料的小筐內的物品)我們一起來玩一玩

(幼兒操作、自由探索)

2、根據幼兒在操作中的發現,引導幼兒想一想、試一試怎麼做才能讓小棒把紙屑吸起來

(幼兒有目的的操作、探索)

3、提問:請小朋友說說哪些小棒可以把碎紙屑吸起來,你是怎麼做的?

(請幾名幼兒演示並講解自己的做法,再讓大家都試一試)

4、為什麼塑膠尺、塑膠筆和綢布摩擦後可以吸起碎紙屑?(幼兒思考、討論)

告訴幼兒:兩個物體在一起摩擦會產生靜電,叫做"摩擦起電"。塑膠尺、塑膠筆和綢布摩擦產生靜電,因此吸起了碎紙屑,塑膠的物品最容易產生靜電。

5、請小朋友再試一試,塑膠筆和尺還可以和哪些別的東西摩擦產生靜電,吸起碎紙屑

讓幼兒探索發現:用絲綢、手帕、手套、衣服、頭髮來摩擦塑膠尺和筆都可以產生靜電,將紙屑吸起來。

(二)、做一做:彩碟飛舞

1、老師還給每組小朋友準備了有機玻璃板,現在請每個小朋友用老師給你們準備的彩紙剪兩個蝴蝶,放在有機玻璃板下面,然後想一想,怎麼讓這些蝴蝶飛舞起來

(幼兒操作探索)

2、幼兒上臺演示自己操作的方法,大家看看哪種方法會讓蝴蝶飛舞的更好(雙手戴上手套快速地摩擦有機玻璃板,因為摩擦起電,使蝴蝶飛舞)

(三)牆上貼畫

1、老師這兒有一張美麗的畫,請小朋友想一想,怎樣不用膠水和糨糊把這張畫粘到牆上

(請幼兒想辦法並上臺試一試)

2、老師演示並講解

用電吹風把這張畫吹一吹,再放到牆上抹幾下,畫就能粘到牆上保持一段時間。

3、為什麼畫紙吹一吹、再摩一摩就可以粘到牆上呢?

幼兒討論、發言。老師引導幼兒發現被吹過的紙變乾燥了。再讓小朋友做一做。

4、請小朋友仔細聽錄音:靜電的自述

我的名字叫靜電,大自然裡到處都有我的存在。從一粒灰塵在空中飄蕩,到震天動地的電閃雷鳴,都有我靜電的作用,平時我很安靜,人們不容易注意到我,可是當兩個物體摩擦的時候,人們就會發現我了,科學家把這種現象叫做"摩擦起電"。除了塑膠小棒摩擦綢布可以吸起紙屑、手套摩擦有機玻璃板可以讓蝴蝶飛舞,平時小朋友梳頭的時候有時會感到頭髮跟著梳子飄了起來,那也是我在和小朋友開玩笑,另外,我最喜歡乾燥的環境。在空氣乾燥的冬天,有時小朋友的手和別人猛的一碰,會感到被電了一下,還有小朋友晚上脫毛衣的時候會聽到"滋拉滋拉"的聲音,關了燈還能看到亮光,那也是我。現在你們認識我了吧

(四)總結:

原來是這樣。今天我們小朋友認識了神奇的靜電,知道了靜電是怎麼產生的、哪些東西容易產生靜電,還懂得了有關靜電的許多知識,大自然裡蘊藏著無窮的奧秘,等著小朋友去發現、去探索。老師在科學區裡還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材料,小朋友可以在活動時繼續玩產生靜電的遊戲。

活動延伸:在科學區裡為幼兒準備大量有關玩靜電遊戲的材料,除教學活動中所用過的以外,還添置如毛皮、絲絨、鐵梳、木梳等各種不同材質的物品,供幼兒繼續探索 。

4 神奇的靜電教案:神奇的魔力——靜電

活動目標

1、知道靜電的存在,初步瞭解靜電。

2、對靜電現象產生探索興趣。

3、瞭解靜電對人們的好處以及帶來的危害。

活動準備

1、碎紙片、紙片小魚、吸管若干;

2、關於靜電的視頻、圖片。

活動過程

1、魔術引起幼兒興趣,激發幼兒探索欲望。

出示“魔術棒”(吸管),邊念咒語邊在身上摩擦魔術棒,然後再用摩擦過的魔術棒去吸事先準備好的碎紙片,幼兒觀察紙片被吸起來,產生探索的願望。

2、幼兒操作

1)提碎紙片請幼兒嘗試,教師對沒有摩擦“魔術棒”的幼兒進行引導。

2)提問:你是怎樣讓你的魔術棒產生魔力的? 難點:探索出魔力產生的原因——摩擦

3)嘗試班中其它物品能否吸起小紙片

“活動區中有很多材料,請你找一找還有哪些材料通過摩擦能夠吸起小紙片?”

4)集中幼兒,分別說一說用的什麼材料,並進行示範

3、知識小結:“魔力”到“靜電”的轉化

重點:知道物體與物體,物體與空氣摩擦都會產生靜電

1)尋找生活中的靜電,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表達

2)觀看視頻《靜電》,瞭解靜電的產生

3)結合圖片說一說靜電的好處與危害

好處:靜電除塵,淨化空氣;靜電列印。

危害:引起火災;衣服吸附灰塵,對身體造成危害。

4)說一說去除靜電的方法

如:梳頭時沾點水、洗衣服時用柔順劑、塗抹護膚霜等。

4、遊戲:《釣小魚》

用所學的靜電原理釣魚,看誰釣得多。

5、自然結束。

123 5 神奇的靜電教案:神奇的靜電現象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靜電現象無處不在。如:幼兒會發現梳子梳過頭髮後頭髮飄起來了;衣服上沾滿了白色灰塵;脫衣服會發出啪啪的聲音,並有小火花。但他們對其中的奧秘還不瞭解。激發幼兒探究欲望、引導幼兒參與探究活動、體驗探究樂趣,幼兒探索周圍生活中常見的理化現象,獲取有關的科學經驗,是幼稚園大班科學活動的目標之一。由此,我設計了這個活動,通過實驗情境的創設讓孩子從摩擦生電入手,在操作中感知、體驗靜電現象,從而樂於發現、觀察、探索生活中的科學現象。

活動目標

1、激發好奇心和科學探索的欲望。

2、能大膽的去嘗試、探索與發現。

3、在遊戲中初步感知、瞭解“靜電”現象,熟悉磨擦生電。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

吸管人手一根、碎紙片塑膠袋片等操作材料若干。

2、場景設置:

(1)小池塘場景(由幾盆清水及小紙船構成)。

(2)柳條場景(由綠色紙質柳條構成)。

活動過程

一、以魔術的形式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觀察和探索的興趣。

1、師魔術導入。

(出示吸管)將吸管拿在手上舞一圈,然後輕輕靠近紙片,讓幼兒觀察吸管是否有變化;然後將吸管靠在頭髮上面邊磨擦邊說“變變變”,再拿出來輕輕靠近紙片,用眼神或動作提示幼兒觀察吸管上的變化。

2、幼兒自由表述觀察結果:“小小的紙片自動地蹦上了吸管。”

二、 通過對魔術的揭秘,感知摩擦生電現象。

1、對現象進行猜測、交流。

指導語:“為什麼小紙片主動跳到了我的吸管上,猜猜我是怎麼來變這個魔術的呢?”

幼兒猜測討論。教師可以讓幼兒親手摸一摸吸管,試試究竟有沒有他們猜到的膠水或漿糊粘在上面,同時鼓勵幼兒聯繫已有生活經驗,擴寬思路來想像。

2、幼兒動手操作、驗證自己的猜測。

(1)指導語:“小朋友,你們猜了這麼多的方法,是不是這樣呢?現在自己去試試,當吸管靠近碎紙片時,小紙片會主動地跳到吸管上嗎?”

提供吸管、碎紙片等材料讓幼兒盡情操作,教師觀察、引導。

(2)指導語:“誰會變這個魔術?請告訴我們你是怎麼變的?”

幼兒將自己成功或不成功的經驗進行展示,並表述。

3、小結,認識“摩擦生電”是一種靜電現象。

(1)師重新演示桌面上的“摩擦生電小魔術”,突出吸管在頭髮上摩擦這一動作。

幼兒描述觀察所得,鞏固學習詞語“摩擦”。

(2)指導語:“你們想不想再變一次魔術?”

幼兒再次操作,鞏固對摩擦生電的認識。

(3)師對操作過程進行小結:“吸管經過磨擦後,輕輕靠近小紙片,小紙片就會‘跳’上來了。這是一種生活中常見的靜電現象。”

(4)幼兒認識、複述詞彙“摩擦生電”、“靜電”。

三、創設兩種情境,讓幼兒在合作與獨立操作中體驗物體間靜電現象的產生過程,瞭解靜電與生活密切相關。

1、幼兒集體進入操作情境

1:自動航行的小船。

(1)指導語:“有了靜電的吸管除了可以吸引小紙片,還能做別的事情嗎?這裡有許多的紙船停在水邊,請你用帶有靜電的吸管去靠近它們,看看有什麼變化?”

(2)幼兒到水盆邊自由操作。

(3)師指導重點:突出對吸管與頭髮摩擦後靠近小船會產生靜電的認識。“你的小船有什麼變化?你是怎麼做的?”“每次吸管靠近小船,小船都能航行嗎?為什麼?”

2、幼兒集體進入操作情境

2:會飛的柳條。

(1)請個別幼兒上臺用帶有靜電的吸管去靠近柳條,看看有什麼變化?

(2)師小結:“用摩擦後帶靜電的吸管輕輕靠近輕薄或細小的材料時,它們都動起來了,這就是靜電的力量。”

四、 在多媒體的播放和交流中進一步感受認識靜電現象。

1、討論與交流自己的生活體驗。

師:“你在生活中曾遇到過靜電嗎?”

幼:(回憶自己生活中的靜電現象)如:在乾燥的日子和小夥伴把手時被“電”到,梳頭時頭髮根根豎起,脫衣時“滋滋啦啦”的聲音和點點火花……

2、觀看多媒體,感知靜電是一種常見的生活現象。

五、活動延伸。

在活動區中投放多種材料如毛衣、布、皮毛、碎塊、膠棒、玻璃棍、鐵質小棒、碎小紙片與塑膠片等讓幼兒自由選擇操作,體驗它們之間的靜電現象。讓孩子們通過實驗操作,自己去發現問題。慢慢的瞭解,並不是任何東西磨擦後都能將紙吸起來。

幼兒在自由操作實物、體驗更多靜電現象中自然結束。

6 神奇的靜電教案:奇妙的靜電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摩擦後產生的靜電現象。

2、體驗大膽猜想和認真驗證的科學探究過程。

3、啟發幼兒發散思維,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塑膠尺子、人形紙片、碎紙屑、毛線、竹筷、鉛筆、塑膠梳子、綢布、海棉、泡沫、鐵釘、記錄卡。

經驗準備:幼兒接觸過靜電現象。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感知物體摩擦後產生的靜電現象。

活動難點:能夠大膽猜想和認真驗證。

活動過程

一、魔術《紙娃娃站起來》

1、出示人形紙片,教師拿起塑膠尺子悄悄在身後與綢布摩擦,並對幼兒說:"老師會變魔術,能用一把尺子就讓紙娃娃站起來"。

2、教師示範後,幼兒動手操作並說一說自己是否成功。

二、初步感知靜電現象

1、教師再次演示魔術,幼兒仔細觀察並說一說教師做了什麼動作。"現在老師再把這個小魔術做一遍,請你們仔細觀察老師做了什麼動作"。

2、幼兒動手嘗試,與同伴交流自己是否成功。教師在幼兒操作過程中提醒幼兒注意摩擦力度。

3、幼兒談一談自己的成功經驗(怎樣摩擦,力度多少)

4、教師簡單小結:因為尺子和衣服經過摩擦它們產生了靜電,靜電將紙娃娃吸了起來。

三、大膽猜想

1、出示豐富的操作材料,請幼兒大膽猜想哪些物品摩擦後會起靜電。

2、幼兒先自己猜想,再進行小組討論,將猜想結果記錄在記錄卡上,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猜想,啟發幼兒發散思維。

四、嘗試操作

1、幼兒動手操作,把竹筷、鉛筆、塑膠尺、鐵釘分別和綢布摩擦,然後吸桌面上的泡沫、碎毛線、碎紙屑,驗證猜想結果。

2、個別幼兒說一說猜想與操作的不同,並進行示範操作。

五、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1、啟發幼兒說出生活中見到的各種靜電現象,如:塑膠梳子梳頭發時,頭髮會飄起來;穿化纖衣服脫時會有聲音,黑暗中會發現小火花;天氣乾燥時,長時間走路,由於摩擦會產生靜電,衣服會和身體粘在一起;有時人與人在接觸的刹那會被對方電到等等。

六、遊戲《頭髮飛起來》

1、教師示範遊戲,將對方的頭髮摩擦飛起來。

2、幼兒互相結對做摩擦遊戲,先讓每個男孩和女孩對應。然後女孩和女孩之間互相遊戲,並請操作好的幼兒到前邊演示。經過演示,看誰先把對方的頭髮摩擦飛起來。

123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