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破水後你需要怎麼做?

破水‧重要的產兆

造成破水的原因, 主要有二:內部壓力和外力影響。 前者與胎兒對母體產生的沉重腹壓有關係, 成熟的胎兒會往下墜;後者可能是受到外力碰撞、細菌感染, 或有子宮頸閉鎖不全症、薄弱(可能曾做過子宮頸錐狀切除手術等), 因此導致破水發生。

持續流出的感覺

或許對於新手媽咪來說, 擔心是否會將破水和分泌物流出搞混, 而對後續處理造成影響。 分泌物在平日就會出現, 一般女性大多會比較熟悉其感覺(如些許黏稠感、有味道等), 羊水流出會有很明顯的不同, 羊水比較有溫度,

Advertisiment
一旦破水, 可能會持續流到大腿、甚至滴下來(分泌物不太可能)。 當發覺與平日狀況不同, 建議儘快就醫檢查以確認。

破水時間很關鍵

如果是足月(37周以上)才發生破水, 石光興主任表示, 希望孕媽媽能儘量在24小時之內進入產程;如果是早期破水, 也毋須過於擔心, 約90%的產婦, 破水後1小時左右, 就會開始陣痛, 隨即可進入產程。

倘若不滿37周就已經破水, 考慮到胎兒的發育成熟度, 臨床上多以34周為基準, 醫師可能採取兩種處理方式:

★34周之前, 多建議安胎。

★34周之後, 多考慮催生或引產。

孕媽媽因懷疑破水而就診後, 會先接受相關檢查, 如以陰☆禁☆道窺視鏡或石蕊試紙進行確認, 若是破水, 再進行驗血, 觀察白血球是否增高、體溫是否上升、是否發燒,

Advertisiment
以確知受到感染的可能性, 接著, 醫師才能據此安排接下來的處理方式。

2種可能破水的位置

從破水的位置來看, 又可分為“高位破水”和“低位破水”。 雖然這兩種破水的羊水流出量和滲漏速度有些許分別, 但實際上要觀察到確切的位置, 是有點困難。 他提醒, 只要有疑似狀況, 還是先就診檢查比較安全。

1.高位破水

破水的位置在子宮上方, 滲漏的速度比較緩慢, 量也不是很多, 不太容易被看出來。 因此, 有的孕媽媽會感覺好像有液體在流出, 但又沒有特別明顯, 通常都是就診後才能夠確知。

2.低位破水

破水的位置較低, 很接近陰☆禁☆道, 因此流出的量比較多, 滲漏速度也較快, 大多數孕媽媽都會有明顯的感覺, 這也是一般常見的破水狀況,

Advertisiment
之後多會進入生產過程。

對母胎雙方的影響

無論懷孕是否足月, 一旦有破水, 比較令人擔心的是“是否受到感染”, 以及“感染後的影響”。

1.胎兒

當孕媽媽破水而準備待產時, 除了婦產科醫師之外, 同時也會有新生兒科醫療人員在旁邊待命, 必要時協助檢查與評估狀況。 如果胎兒僅有輕微的感染, 可能需要給予藥物注射;最擔心的是假如母體早期破水, 病菌延著子宮上行性☆禁☆感染的機會較高, 最嚴重還會導致胎兒受感染而引起菌血症。

2.母體

細菌所造成的感染, 也是母體必須注意的問題。 每種細菌的侵襲性不同, 但都容易發生從陰☆禁☆道上行至子宮的感染, 甚至發炎。 其中最常見於孕期的是“乙型鏈球菌”, 其實不太影響母體,

Advertisiment
但胎兒通過產道時可能會遭受感染, 嚴重者將引發敗血症、腦膜炎等。

相關處置與建議

如果孕媽媽有疑似破水情況, 就診檢查後, 假如需要引產(如已足月、有發炎症狀等), 醫師會再觀察能否讓媽媽自然生產, 必要時, 在維護母體和胎兒的安全前提下, 才可能會改為剖宮產。

倘若狀況較輕微, 不需要馬上引產的話, 通常會給予以下相關處置與建議, 以幫助穩定子宮狀況和延長懷孕周數。

1.臥床休養

觀察子宮的收縮狀況, 必要時, 醫師可能會建議臥床休養。 但以側躺方式較佳, 有助於維護胎盤功能的穩定;不建議直接平躺, 因為可能壓迫到下腔靜脈, 影響血液迴圈, 甚至易讓胎兒身陷缺氧危機。 等到子宮狀態穩定,

Advertisiment
出水量減少, 才可以考慮下床行動。

2.藥物使用

藥物也是另一種破水後常被使用的方式。 石光興主任表示, 經過相關檢查(如驗血)、評估後, 通常會給予以下三類藥物。

● 抗生素類:主要是預防感染, 降低母體和胎兒的風險。

● 類固醇類:如果發生破水時, 周數不足, 胎兒仍然偏小, 就會給予此類藥物, 幫助促進胎兒的肺泡成熟。

● 抑制子宮收縮類:此類可以減少子宮收縮的頻率。

警覺性要夠‧家人理解很重要

由於破水之後的狀況, 誰都很難預料;因此, 無論懷孕周數多少, 只要一有疑似狀況, 都建議先到醫院就診。 婦產科醫師方能即時做出正確的診斷, 提供完善處理, 降低母體和胎兒的風險。

不過, 破水後就診, 有時候孕媽媽本身還能從容面對, 反倒是一旁的家屬憂心忡忡;如果破水之後進入產程,“怎麼過那麼久,都還沒生出來……”是最常聽見的抱怨。他建議孕媽媽,在懷孕期間,甚至滿34周之後,可找時間和先生、長輩們討論可能的狀況,讓他們有正確的觀念與心理準備,如此才能以最好的狀態,面對往後破水時可能發生的相關問題,不會只是乾著急而已。

反倒是一旁的家屬憂心忡忡;如果破水之後進入產程,“怎麼過那麼久,都還沒生出來……”是最常聽見的抱怨。他建議孕媽媽,在懷孕期間,甚至滿34周之後,可找時間和先生、長輩們討論可能的狀況,讓他們有正確的觀念與心理準備,如此才能以最好的狀態,面對往後破水時可能發生的相關問題,不會只是乾著急而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