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瞭解嬰兒濕疹的7大誘因及其防治

嬰兒濕疹, 也叫“胎毒”、“奶癬”, 是嬰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皮膚病, 屬於變態反應性疾病, 也叫過敏性疾病, 以1~3個月大的嬰兒最為多見。 如果寶寶長了濕疹, 寶寶自己幸苦了, 媽媽們也看在眼裡, 急在心裡。

嬰兒濕疹大多發生在面頰、額部、眉間和頭部, 有時也會累及寶寶的軀幹和四肢。 初期表現為皮膚發紅、出現皮疹, 繼而皮膚變糙脫屑, 撫摩孩子的皮膚如同觸摸在砂紙上一樣。 導致嬰兒濕疹發生的原因比較複雜:外界對嬰兒皮膚的刺激、嬰兒消化不良以及先天性的過敏體質都可能誘發此病。 一般來說, 誘發濕疹的原因主要有這些:

Advertisiment

(1)食物過敏;

(2)過量餵養而導致的消化不良;

(3)糖攝入量過多, 導致成腸內異常發酵;

(4)腸道寄生蟲;

(5)強光照射;

(6)肥皂、化妝品、皮毛細纖、花粉、油漆等化工用品的刺激;

(7)遺傳。

寶寶出現濕疹後, 應該視濕疹的程度不同, 採取不同的處理方式。 如果僅僅是一些小紅疙瘩, 可以外用副作用較小的激素類藥膏, 如1% 氫化可的松、尤卓爾或艾洛松等。 病情好即時停用, 避免出現副作用。

如果寶寶的濕疹部位已經流水、糜爛, 嚴重起來了, 就要精心護理了。 可以用3% 硼酸水冷敷。 每天 3次, 每次 20 ~ 30 分鐘。 冷敷可以很快減輕皮膚的水腫和滲水。 冷敷後, 局部可以配合外用氧化鋅軟膏。 如果這些藥物對寶寶的濕疹並無效果, 應該諮詢醫師,

Advertisiment
是否是嬰兒痤瘡、疥瘡。

如果濕疹流水很嚴重, 特別是流黃水、表面結黃色痂皮, 並且還出現發燒症狀, 那可能是濕疹繼發細菌感染的徵象, 父母要及時將寶寶送往醫院治療, 防止發生敗血症的危險。

值得注意的是, 濕疹寶寶應暫緩注射疹疫苗、百白破疫苗, 因為這些疫苗致敏原較強, 較易引起過敏反應, 會使濕疹加重。 除了濕疹之外, 患有蕁麻疹及哮喘的寶寶也不宜接種疹疫苗、百白破疫苗。

預防寶寶患上濕疹的三部曲

第一部, 餵養。

母乳餵養的寶寶如果患了濕疹, 媽媽要特別注意飲食。 因為母親攝入的過敏性食物也會通過母乳誘發寶寶濕疹。 所以在哺乳期間, 媽媽要儘量避免辛辣的食物, 最好不要飲酒, 以免寶寶患上濕疹。

Advertisiment

如果寶寶已經患上了濕疹, 媽媽在吃過魚、蝦、蟹、蛋等食物後, 要細心觀察寶寶的濕疹是否加重。 如果加重了, 說明這些食物可能就是過敏源, 要儘量地少吃或完全不吃這些食物;如果沒有明顯的變化, 那麼媽媽可以適量攝入, 以保持營養的均衡。

採用混合餵養或人工餵養的寶寶一旦患了濕疹, 要改用低敏配方的奶粉。 如水解蛋白奶粉, 它經過水解, 將原來大分子的牛奶蛋白轉變成了小分子, 降低了致敏性。

尤其當父母本身就是過敏體質時, 最好在寶寶出生後就給寶寶選擇低敏配合奶粉, 以預防寶寶感染濕疹。

第二部, 日常護理。

1~3個月的寶寶, 皮膚角質層尚未發育成熟, 真皮薄, 纖維組織稀少, 控制酸堿能力差, 皮膚屏障功能也特別弱。

Advertisiment
日常護理中, 稍有不當就可能誘發濕診, 比如摩擦、唾液、奶液、日光、濕冷、鹼性較強的肥皂刺激等, 都能誘發寶寶濕疹。 所以在日常護理中, 要特別當心。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 平時要先給寶寶選用純棉質地的衣物和被子, 避免羊毛、化纖、尼龍質地的衣物接觸寶寶皮膚, 以引起刺激。

寶寶的衣服和尿布要勤換勤洗。 洗滌時儘量選擇嬰幼兒專用洗滌劑, 並徹底漂洗乾淨, 以避免殘留在衣物上的洗滌劑傷害寶寶的皮膚。

如果寶寶溢奶、吐奶, 媽媽要及時處理, 避免唾液和奶液污染皮膚。

在給寶寶洗澡洗頭時, 要選擇性質溫和的嬰兒專用洗浴用品。

為了避免寶寶抓破皮膚使濕疹更嚴重, 要及時給寶寶剪指甲。

Advertisiment

第三部, 皮膚保濕。

大多數濕疹寶寶, 皮膚都非常乾燥。 乾燥會加重癢感, 使寶寶總是忍不住去抓撓;而抓撓又會進一點加重濕疹和皮炎, 使皮膚更癢, 形成越抓越癢越癢越抓的惡性循環。 如果寶寶很小, 還不會抓撓, 那麼癢感則會讓寶寶煩躁不安。

為了保持皮膚濕潤, 媽媽可以根據季節的變化, 為寶寶挑選合適的護膚品, 堅持每天擦拭, 以滋潤肌膚, 減輕皮膚瘙癢。 郁美淨兒童霜就很好, 很滋潤, 尤其是那種很便宜的, 塑膠袋裝的, 輕微的濕疹用它就可以好轉。

溫馨提示:嬰兒濕疹茶飲三劑

·菊花茶:菊花兩錢, 開水沖泡飲用, 可清熱散風解毒。

·銀花茶:銀花五錢煎水, 加糖適量飲用, 可清熱解毒、消腫痛、除瘡毒。

·茵陳陳皮茶:茵陳、陳皮各三錢煎水飲用, 可加少許糖,有助清熱利濕、理氣健脾燥濕。

可加少許糖,有助清熱利濕、理氣健脾燥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