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看美國瑞士英國日本如何幼小銜接

幼稚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問題, 受到世界各國普遍重視, 並已成為當前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發達國家進行了大量研究, 其目的就在於讓幼兒在入學前接受一二年的預備教育, 提高學前兒童的身心發展水準, 掌握一部分知識和技能, 減少有效銜接的坡度, 從而減輕他們進入小學後的負擔。

美國的教育工作十分重視兒童的早期教育, 注意幼稚教育與小學教育銜接的研究。 美國幼稚園基本上附設在小學裡, 接納4—6歲兒童, 作為“小學階梯”。 對上小學一年級之前的5歲兒童限定進行為期一年的預備教育,

Advertisiment
主要是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展, 為其入小學做好準備。 在教育內容上, 強調教育內容要符合時代的要求, 對幼兒進行數學和自然科學的教育。 這對幼兒進入小學奠定了良好基礎。

為了更好的銜接, 幼稚園的教養員和小學的教師要相互深入瞭解雙方教育物件的心理發展水準和特點, 幼稚園的教養員可以擔任小學一、二年級課程, 小學一、二年級教師也可擔任幼稚園工作。

瑞士有26個州, 各州都有自己的教育制度, 日內瓦所實行的就是將學前兩個年級與小學一、二年級設在一個機構中。 日內瓦的“Maison Des Detits”學前教育中心就是有學前兩個年級和小學的一、二年級構成, 設在一幢樓房裡成為獨立的教育機構,

Advertisiment
日內瓦的“EcoleDuLirron”學校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由學前兩個年級與小學一、二年級組成, 另一部分是三年級至六年級, 雖然都屬於學校統一行政管理, 但卻是一小學二年級為界劃分兩部分管理。

英國初等教育分為2—5歲兒童的暴雨學校, 5—7歲兒童的幼兒學校和7—11歲兒童的初等學校, 兒童從5歲開始實行義務教育, 全不如幼兒學校, 經過兩年預備教育後再如初等學校。 從幼兒學校的課程來看, 儘管幼兒學校屬於小學階段, 但課程的內容、要求以及活動的組織形式仍然從學前教育階段開始, 逐步向小學過渡。 另外, 英國也充分重視托兒所與幼兒學校間的銜接。 在倫敦, 當前較普遍的做法是將暴雨學校與幼兒學校合併在一起, 這種做法避免了兩類機構在環境與社會交往範圍上的差異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問題。

Advertisiment

在學校及教師環境的設計上也體現出顯著的連環性。 英國和瑞士幼稚教育與小學低年級教育都十分重視物質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發展。 幼兒活動室內的科學叫、美工角等同樣可以在小學低年級的教室裡出現, 這樣就能減少幼兒進入小學班級裡產生的陌生感。 當然, 或東郊的材料在內容、性質上已有所變化, 進入小學後, 材料逐漸向事物符號、詞語方面轉變, 部分活動角的內容轉變為牆壁上張貼的形式。 從瑞士和英國考慮到幼小銜接的需要, 其教育機構設置的主要趨勢是將學前兩個年級與小學一、二年級設置在同一個環境之中,

Advertisiment
將幼稚教育與小學低年級教育結合或合併為一個教育階段來考慮, 從環境佈置、課程設計、教師培訓都以創設一個整體的、連續的、發展而協調的學習環境為中心。

日本把幼稚園與小學的銜接至於終身教育的背景下來考慮, 即從終身教育的觀點看待幼小銜接, 不再狹義的看成是兩個教育階段的過渡問題。 因此文部省明確指出有效銜接不是要幼稚園培養與小學特定學科內容直接連續的東西, 而是培養兒童上小學後成為其生活、學習基礎的東西。 在小學教育方面, 重要的是如何將幼稚園教育方面, 新大綱對幼稚園課程內容作了重大改變, 原來的六領域(體育、語言、人際關係、環境、表現)。 在小學教育方面, 文部省在小學一至二年級的課程中增設一門新課——生活可。

Advertisiment
生活可包含了原來小學課程中理科(以自然、地理、理化基礎知識等為內容的課程)和社會科(以社會常識和技能為內容的課程), 取消理科、社會科。 但生活可又非二者簡

單的結合, 它是一門新的具有合科學教育特色的綜合科。 有效課程目標、內容、教育方法等的改革為有效銜接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有效改革後目標的一致性, 是幼稚園教育能成為兒童在小學繼續學習和發展的基礎。

相關用戶問答
  • 4回答

    日本人是如何做產後護理的呀?

    月子裡的營養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日本,大家都很重視。在醫院裡負責的3餐,有專門的營養師給配餐,主要的食物就是米飯和醬湯,葷菜有時候是肉,有時候是魚,也有蔬菜和水果、牛奶什麼的。也可以食用涼的東西:產婦... [詳細答案]

  • 1回答

    美國人是如何取名字的

    幾乎所有美國名字的來源都來自於聖經,名字都是聖經裡人物的名字或者引申的名字。當孩子出生就會在聖經裡找,其實現在給孩子取名字的書也多,家長也看。還有就是以父母親,祖父母,或者好朋友的名字來命名他們的子... [詳細答案]

  • 5回答

    幼小銜接

    一般而言,男孩成熟得相對晚些,對知識的理解力、語言表達能力也比女孩弱一些。如果男孩比較貪玩、好動,專注於一件事的時間不過十幾分鐘,且難以複述完整一個簡單的故事、經常答非所問,則不必早早跨入學校大門。...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