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看美國幼稚園的創客空間

當我們把創客空間(Maker Space)說得玄之又玄, 炫之又炫的時候, 讓我來輕輕地告訴你, 這個聽起來無比高大上的概念, 其實沒那麼高不可攀。

創客文化的前生今世

創客, 最早的含義是自己動手製作,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DIY(Do it Yourself)。 其實小到兒童手工, 大到傢俱, 找到材料, 自己動手做, 這就是創客的“真諦”。  

近年來, 當無數電子產品在我們生活中層出不窮日益豐富以後, 創客們帶著更多的科技元素、有意思的設計思維, 創造出了很多帶“電”的有趣“手工”。 這麼著, 新一代的“創客文化”開始了。  

創客文化的教育其實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物,

Advertisiment
我記得小時候, 學校常組織小創新、小發明之類的比賽, 這些其實都算是創客文化的前身。 還有, 我們小時候在學校裡都上過“勞技課”吧?今天的“創客”教育, 其實應該算是當年“勞技課”的升級版。  

如今, 互聯網+時代的“勞技課”融合了藝術, 科學, 電子, 科技, 木工, 電腦程式設計, 等等。 教學大綱也從單純地做手工, 引申到通過動手動腦, 鍛煉孩子們各種各樣的能力, 比如說, 解決問題能力, 創新能力, 專案管理能力, 專注力, 團隊合作能力, 以及領導能力等。  

其實這次的創客運動的參與者, 不光可以是我們這些成年人, 我們家裡的小蘿蔔頭們, 也完全可以投身到這場如火如荼的“創客運動”中去。  

不過, 怎樣才能讓我們家裡的那些小蘿蔔頭也提早參與其中呢?今天跟我一起去美國幼稚園

Advertisiment
看看那裡的小傢伙們是怎麼提早熱身, 接受創客文化的。  

幼稚園教室裡的Makerspace 

美國的教育從業者認為, 創客文化要從小就培養, 所以, 毫無疑問, 幼稚園是培養娃娃們創客文化, 塑造創客精神的絕佳“起步階段”。  

美國幼稚園的老師意識到, 其實無須走入真正掛牌的“創客空間”, 在幼稚園的教室中完全可以為孩子打造出讓他們雀躍的“創客空間”, 讓他們在這個學習環境裡, 動手動腦。 幼稚園教室裡的創客空間並不那麼難搭建。 一起來看看美國幼稚園的老師怎樣輕輕鬆松地把教室變成有創意且安全的“創客空間”的。  

劃出專門的區域 

·放置耐用的桌子椅子(這是他們的工作臺) 

Advertisiment

·提供可以記錄孩子們發現的題板, 畫架或者白板 

·放置展示孩子們完成的手工作品的架子或者是牆面 

·提供孩子們進行“創客”活動時用的工具:畫筆, 剪刀, 膠棒, 甚至螺絲刀等 

·為了安全或者不弄髒他們的衣服, 還特別提供頭盔和工作大外套 

就是這樣簡單的“創客空間”, 完全可以讓小創客們在裡面盡情耍, 認真學。  

在創客空間裡練的活兒 

創客的“空間”有了, 孩子們在這“空間”裡能幹些什麼樣的活兒, 學到什麼樣的本事呢?

美國很多學校正在根據娃娃們的學習內容, 把含有設計思維和趣味性的動手活動納入課程, 幫助娃娃們更好地自由探索學習。 有太多學習內容可以在幼稚園教室裡的“創客空間”進行了。

今天帶大家看看Ms Jessica老師如何在自己教室的創客空間裡,

Advertisiment
滿足娃娃們對太空的好奇心。  

加州幼稚園的Ms.Jessica老師, 早就意識到有太多的小朋友對地球以外的世界感興趣。 為了讓他們的好奇心得到滿足, 在創客文化的推動下, 她在幼稚園教室裡開闢了不大的創客空間, 帶領著她班上5歲左右的小創客們, 用一個學期的時間, 在這裡完成了有關行星的學習任務。  

Ms Jessica把教室的一角變成了以“太空”為主題的空間。 在這個空間裡, 除了有給孩子們做有關“太空”裡各類行星模型手工的工作臺, 還有展示孩子們作品的櫃子, 特別有意思的是, 教室專門留出一角, 從天花板到四周到牆面變成了“模擬太空”的展示空間。  

除了這些, 還有個有關太空主題的小圖書館。

Advertisiment
這裡的藏書一小部分來自幼稚園的圖書館, 更多的是娃娃們自己從家裡帶來的自己的心愛的有關太空的圖書。 通過小圖書館的藏書, 你會發現孩子們尤其喜歡火星, 他們收藏了很多關於火星的圖書, 幫助他們瞭解火星上的土壤, 氣候, 地形, 等等。  

Ms Jessica帶領娃娃們閱讀有關太空的圖書, 並且觀看了網路上有關太空的圖片和視頻。 然後帶領“小創客”們進行創客活動:建立“模擬太空”, 以及製作可以飛向太空的火箭的模型。  

每個孩子根據瞭解到的大行星的特徵(大小, 顏色, 形狀, 等等)又畫又剪又粘地完成各自的行星模型。 有一部分“行星”進入了教室內創客空間的“模擬太空”, 還有一部分則放在“創客空間”的展示處。  

育兒經 

幼稚園的孩子都會很好奇他們周圍的世界。很自然他們會就周圍很多沒有看明白的事兒,不停地問十萬個為什麼。創客空間為這些好奇的孩子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場所,在這裡他們可以就不同主題動手動腦研究學習。娃娃們一起討論,相互激發創意,互幫互助地設計模型。 

希望,家長還有老師們,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面對他們提出的那麼多的問題,除了給個簡單的答案,最好的辦法還是和孩子們一起,設計出有意思的項目和活動,和他們一起動手動腦,調查發掘。 

希望“創客文化”能隨時隨地地影響幫助我們的娃娃們,讓他們和創意、設計、動手的活動還有學習走得更近。 

“Makerspace”其實真沒那麼玄乎,家長老師想想辦法,稍作加工,除了幼稚園的教室,家裡客廳的一角,孩子的臥房,都可以變成小小工程師的車間,小小設計師的工作室,或者是小小科學家的實驗室。 

 

育兒經 

幼稚園的孩子都會很好奇他們周圍的世界。很自然他們會就周圍很多沒有看明白的事兒,不停地問十萬個為什麼。創客空間為這些好奇的孩子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場所,在這裡他們可以就不同主題動手動腦研究學習。娃娃們一起討論,相互激發創意,互幫互助地設計模型。 

希望,家長還有老師們,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面對他們提出的那麼多的問題,除了給個簡單的答案,最好的辦法還是和孩子們一起,設計出有意思的項目和活動,和他們一起動手動腦,調查發掘。 

希望“創客文化”能隨時隨地地影響幫助我們的娃娃們,讓他們和創意、設計、動手的活動還有學習走得更近。 

“Makerspace”其實真沒那麼玄乎,家長老師想想辦法,稍作加工,除了幼稚園的教室,家裡客廳的一角,孩子的臥房,都可以變成小小工程師的車間,小小設計師的工作室,或者是小小科學家的實驗室。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