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看看父母教育孩子時的5種錯誤方法

錯誤方法一、家長權威嚇出來

在生活中, 有很多爸爸媽媽會借用“員警”、“醫生”、“老師”等這些特殊職業人物的權威, “威脅”孩子吃飯、睡覺、聽話。 也許這種方法一時有效, 可長久之後, 孩子不僅會對這些職業產生恐懼, 而且會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

孩子不聽話時, 爸媽總是忍不住擺出大人的權威, 強制、命令、恐嚇, 這些都不是良好的溝通方式。 為什麼不能順著孩子的喜好, 去摸索一些更睿智的方法呢?比如通過講故事、看圖書來跟孩子講一些事理, 多些耐心和童趣跟孩子做交流, 這樣孩子會更容易接受。

錯誤方法二、盲目替孩子做主

Advertisiment

當孩子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時, 出現的一些糾紛和問題, 爸爸媽媽往往不徵求孩子的意見, 直接就替孩子做主了, 這樣會干擾孩子之間的獨立交往, 讓孩子失去跟同伴交往鍛煉的實踐機會。

聰明的爸媽永遠是站在孩子身後的, 在碰到孩子與人交往中的問題時, 爸媽不妨先等一等, 觀察一下孩子自己的反應, 讓他獨立拿主意。 如果出現不恰當的行為時, 爸媽再適時加入, 引導他與同伴正確交往。

錯誤方法三、把孩子想得脆弱

如果一群孩子在玩耍, 突然來了幾個大一點的孩子加入了, 爸爸媽媽往往會擔心孩子吃虧, 就把孩子帶離了遊戲場所, 這就是用自己的預想保護了孩子的身體, 卻破壞了孩子學習交往的環境。

Advertisiment

擔心自己的孩子小, 被大孩子欺負, 這是人之常情, 但是孩子們的交往都是單純的, 他們表達情緒很直接, 多數沒有惡意。 爸爸媽媽可以在旁邊暗中觀察, 這樣就不會破壞現場的愉快氣氛, 而且不斷干擾孩子的正常交往。

錯誤方法四、總替孩子看世界

如果帶寶寶出去玩的時候, 爸爸一會讓寶寶看這個, 媽媽又讓寶寶看那個……總是沒等孩子自己去發現, 爸媽就急不可待地把看到的東西指了出來。 從表面上看, 這種做法是在向寶寶傳授知識, 實際上卻局限了孩子整體觀察的能力, 也剝奪了他們自由探索的樂趣。

正確的做法是, 爸爸媽媽可以等孩子對某個事物特別關注時, 再開口說話, 而且最好用引導的方式去說,

Advertisiment
比如多提問, 引導孩子一起來觀察。

錯誤方法五、不能理性對孩子

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 是個鬼靈精, 當他們動用“小聰明”、“小伎倆”來對付大人時, 很多爸爸媽媽明明知道不對, 卻又忍不住對孩子的機靈大加讚賞。 爸媽表情、語氣、行動的不一致性, 常常會讓孩子無法去正確地分辨, 導致產生錯誤的模仿。

孩子最初感受到的秩序感和規則, 往往來自於耳濡目染的家庭環境, 所以爸爸媽媽的責任尤其重要。 在面對孩子不正確的“小聰明”時, 爸媽需要的是多些理性, 並且全家態度一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