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盤點那些不該對婆婆說的話

正所謂說者無心, 聽者有意, 很多誤會與不和諧都是因此開始的。 沒有哪一個媳婦想和自己的婆婆成為麻辣婆媳, 也沒有誰一開始就抱著與婆婆相處不好的心態。 有的時候可能就是因為說了一些我們以為沒什麼的話而就此拉開了彼此的距離。

“***……”

比起自己媽媽無限寬容, 在婆婆面前能撒嬌嗎?犯了錯誤, 婆婆能說一句“真是一個傻孩子”嗎?不能吧, 所以對於大部分的媳婦來說, 把婆婆當成親媽那幾乎不可能, 而在跟老公說起婆婆時, “***如何如何”就成了口頭語了。

但是, 事情就是這樣奇妙, 儘管婆婆沒把你當親生女兒待,

Advertisiment
但當她一聽到你在背後用“***”來稱呼她, 多少還是有些不痛快。 畢竟, 這個“***”其實已經表明了你對她的態度“這是***, 不是我媽, 別指望我把她當成親媽來對待”。 因此, 不想莫名其妙地看到婆婆不悅的臉色, 又想區分婆婆和親媽, 人前人後不妨多叫幾聲“咱媽”。

媽, 您不懂……”

在處理家務事或者照顧小孩子時, 年輕媳婦最常說的怕要數這句話了。 但是, 想要避免戰爭嗎?那就快快打住, 因為這種話最傷老人心。 雖然現代化的家電她不會使, 現代化的育兒方法她沒聽說過, 現代社會中的人情世故她弄不明白, 但是, 這一切並不代表她沒能力、沒見識, 更不影響她擁有自己的兒子和孫子。 而你的一句“您不懂”卻完全把她排除在整個事件之外,

Advertisiment
不亞於明明白白地告訴她:“你什麼都不知道就別摻和了。 ”所以不妨改稱“媽, 請您告訴我……”。

“我兒子(我閨女)……”

很多疼愛寶寶的媽媽常會不由自主地當著婆婆的面說“我兒子如何如何”“我的寶寶怎樣怎樣……婆婆聽了這些心裡卻會大大地不以為然, “什麼我兒子我兒子的, 寶寶還是我老李家的大孫子呢……”這類帶有強烈歸屬感的“我兒子”的叫法本來是沒有什麼錯的, 但是卻很容易讓婆婆感到危機感, 仿佛孩子和爺爺奶奶家沒關係, 又好像帶了這麼久的孫子白帶了。 在婆媳關係中, 恰是這類有很強指代範圍的詞語會引發戰爭。 所以不妨改稱“您孫子(您孫女)……”

婆婆畢竟是我們的長輩, 與我們之間隔著一代人的距離。

Advertisiment
我們的時代的語言環境可能更開放, 而她們和我們不一樣, 所以有些我們覺得可以說的話, 她們會很介意。 作為晚輩, 還是應該多站在長輩的角度去考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