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盤點小兒夏季易腹瀉的原因

夏季裡細菌容易滋生, 而且飲食方面容易貪涼, 所以會出現腹瀉的問題, 寶寶也是如此。 要想預防小兒夏季腹瀉, 爸爸媽媽們要做好全面的措施。

由於絕大多數腹瀉寶寶可在家中治療, 所以父母瞭解夏季腹瀉的防治知識, 顯得尤為重要。

為什麼小孩夏季容易腹瀉?

其實不論是成人還是兒童, 腹瀉病在夏季均有高發, 只是小兒發病比較明顯。 因為夏季的溫度高, 溫度的改變可以對人體的胃酸和消化酶的分解有抑制作用;夏季的時候, 孩子容易口渴, 吃奶或者是喝水比較多, 使胃液稀釋, 胃腸負擔加重,

Advertisiment
導致消化能力減弱;孩子的胃腸道功能還沒發育完善, 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都不是很好;人工餵養的孩子在高溫季節奶瓶餐具受污染的幾率更大;另外, 在炎熱的季節, 孩子的睡眠不太好, 這些都會影響胃腸道對食物充分的消化吸收, 導致孩子在夏季腹瀉發病率會高一些。

小孩腹瀉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

腹瀉病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感染因素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黴菌等病原體。 夏季一般以細菌性腹瀉為主。 因為氣溫高, 有利於細菌的生長。 有研究表明, 在我們國家, 痢疾桿菌和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較多。 病毒性腹瀉則以腸道病毒、諾如病毒為主。 非感染性腹瀉以過敏因素和消化不良為主。 還有一些腹瀉是由身體其他系統的感染所引起的伴隨症狀,

Advertisiment
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等, 在兒童尤其是小嬰兒常會引起腹瀉。

診斷小孩是否腹瀉看大便性狀與次數

對於醫生來說, 診斷腹瀉病主要依據腹瀉病的診斷指南, 現在認為可根據兩個方面來判斷:大便的性狀和大便的次數。 如果寶寶的大便性狀表現為稀水、稀糊狀, 大便的次數比平時增加2-3次以上, 就可以初步診斷寶寶出現腹瀉。 這兩方面主要還是以大便的性狀為主, 如果寶寶一天拉3-4次大便, 但每次都是成形的, 我們則不認為是腹瀉。

出現7類情況需要帶腹瀉孩子去醫院

一、寶寶出現嚴重的脫水, 肯定是需要馬上就醫的。

二、寶寶有脫水, 但是還能夠自己通過口服補液來糾正脫水的,

Advertisiment
我們可以先在家裡觀察一下, 如果情況出現變化, 如腹瀉的次數增加, 或是量增加了, 也是要及時就醫的。

三、寶寶不能進行常規的飲食, 食欲很差, 營養不夠, 可能會出現低血糖。

四、寶寶出現頻繁的嘔吐, 不能通過口服補液來治療的。

五、寶寶出現明顯的口渴, 且不能糾正。

六、寶寶一旦出現發熱, 應該到醫院去檢查一下, 查明發熱的原因。

七、寶寶大便帶血也需緊急就醫。 我們知道大便帶血有很多種原因, 如果是急性的, 除了考慮感染, 如痢疾桿菌、寄生蟲、沙門氏菌等, 還要和一些小兒常見的外科疾病鑒別, 如腸套疊、梅克爾憩室出血等。

如何判斷腹瀉孩子的脫水情況?

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孩子的一般情況,

Advertisiment
看眼窩凹陷程度, 眼淚的多少、口腔和舌的黏膜是否濕潤, 有沒有口渴的狀況等來判斷寶寶脫水的程度。

第一種情況, 如果寶寶眼窩沒有凹陷, 眼淚較多, 口腔濕潤、飲水也正常, 說明還沒有明顯的脫水。 另外, 若寶寶的皮膚彈性非常好, 我們可以在家裡自行觀察。

第二種情況, 寶寶比較煩躁, 愛吵鬧, 眼窩有輕微的凹陷, 眼淚比平時也少, 口唇黏膜都非常乾燥, 有口渴的表現, 這時若感覺一下他的皮膚彈性, 會比較差。 這種情況就說明孩子有一些脫水了, 就要視孩子的具體情況來給他治療。 如果他能夠飲水, 不吐, 我們可以家裡給他補液。 如果他喝不了水, 頻繁嘔吐, 或者在家裡觀察兩三天了, 腹瀉沒有任何改善甚至加重,

Advertisiment
或出現新的症狀(如發熱、便血等), 就要及時的就診。

第三種情況就是寶寶脫水已經很嚴重的了, 出現嗜睡、昏迷、眼窩明顯凹陷、睡覺時眼睛閉不上、沒有眼淚、口腔和舌頭的粘膜異常乾燥、皮膚彈性差等。 這個時候他基本上沒有喝水的欲望了, 我們稱之為休克早期, 病情屬於比較危重, 一定要到醫院搶救。

目前臨床上治療腹瀉的藥物主要有哪些?

一般來講, 腹瀉嚴重的患兒需要靜脈輸液治療, 這裡我們只探討口服治療。 通常口服治療腹瀉的藥物包括以下幾類:抗生素類、黏膜保護劑、微生態製劑、中藥類等。 讓我們分別來認識一下。

一、抗生素類

這類藥主要針對細菌性腸炎, 品種很多, 選藥時醫生往往根據患兒的臨床特點和便檢結果, 並結合孩子的用藥史及過敏史等。這類藥在臨床上的問題比較突出,濫用現象諸多,如家長心急,擅自加大藥量;一種藥不行,再加一種,盲目聯合用藥;醫生開的藥不管用,去藥店買廣告宣傳的藥或別人推薦的藥,造成重複應用;不規 律用藥,時服時停,孩子成了試驗品。這些做法都屬於濫用抗生素,它最嚴重的後果是腸道菌群進一步紊亂,耐藥細菌大量繁殖,導致藥物難以控制的腸炎,即抗生素相關性腹瀉。因此,非“細菌性”腸炎是否用抗生素一定要遵醫囑,否則後患多多。

二、黏膜保護劑

這類藥顧名思義,就是能覆蓋在腸黏膜上,吸附病原體和毒素,增強腸黏膜的屏障功能,並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擊。常用藥有思密達、必奇等。服這類藥需注意它的用法,一是空腹,二要強調與水調和的比例。空腹不是指飯前,而最好在兩餐之間;怎樣與水調和,務必認真閱讀藥物說明。這兩條做好了,會極大地減輕患兒症狀,縮短病程。

三、微生態製劑

主要是指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一些有益於腸道正常菌群生態平衡的活菌製劑。它能抑制病原菌的定植和侵襲,調節恢復腸道的微生態,從而控制腹瀉。這類藥由於是活菌製劑,切記不能用熱水送服和與抗生素同服。另外,這類藥重在調理,如患兒單純消化不良或因腸外感染引起的腹瀉,症狀遷延反復時,可服用,但療程要長。

四、中藥類

現有的許多中成藥製劑在臨床上都是行之有效的,關鍵是如何提高寶寶服藥的依從性,應避免飯後喂藥引起嘔吐,或硬喂導致寶寶強烈逆反,儘量尋求一些寶寶願意接受的辦法,使順利喂藥成為可能。

由於藥物諸多,服藥程式也有講究。比如病毒性腸炎或水樣便,則黏膜保護劑為必選,最好單用;抗生素與微生態製劑同選時,應錯開時間服用;西藥與中藥最好分開服用;慢性腹瀉長期服藥需注意藥物的副作用等等。一句話,強調對孩子的精心護理。

小編提醒:只要腹瀉患兒藥選對了用好了,既能縮短療程又減輕孩子的痛苦,也有利於他的生長發育。此外,對於腹瀉寶寶來說,合理用藥很關鍵,飲食調 節也非常重要。所以提醒非母乳餵養兒的媽媽在餵養過程中,務必要掌握好餵養的時機和分寸,輔食添加嚴格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防止寶寶稚嫩的胃腸再受到侵害。

並結合孩子的用藥史及過敏史等。這類藥在臨床上的問題比較突出,濫用現象諸多,如家長心急,擅自加大藥量;一種藥不行,再加一種,盲目聯合用藥;醫生開的藥不管用,去藥店買廣告宣傳的藥或別人推薦的藥,造成重複應用;不規 律用藥,時服時停,孩子成了試驗品。這些做法都屬於濫用抗生素,它最嚴重的後果是腸道菌群進一步紊亂,耐藥細菌大量繁殖,導致藥物難以控制的腸炎,即抗生素相關性腹瀉。因此,非“細菌性”腸炎是否用抗生素一定要遵醫囑,否則後患多多。

二、黏膜保護劑

這類藥顧名思義,就是能覆蓋在腸黏膜上,吸附病原體和毒素,增強腸黏膜的屏障功能,並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擊。常用藥有思密達、必奇等。服這類藥需注意它的用法,一是空腹,二要強調與水調和的比例。空腹不是指飯前,而最好在兩餐之間;怎樣與水調和,務必認真閱讀藥物說明。這兩條做好了,會極大地減輕患兒症狀,縮短病程。

三、微生態製劑

主要是指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一些有益於腸道正常菌群生態平衡的活菌製劑。它能抑制病原菌的定植和侵襲,調節恢復腸道的微生態,從而控制腹瀉。這類藥由於是活菌製劑,切記不能用熱水送服和與抗生素同服。另外,這類藥重在調理,如患兒單純消化不良或因腸外感染引起的腹瀉,症狀遷延反復時,可服用,但療程要長。

四、中藥類

現有的許多中成藥製劑在臨床上都是行之有效的,關鍵是如何提高寶寶服藥的依從性,應避免飯後喂藥引起嘔吐,或硬喂導致寶寶強烈逆反,儘量尋求一些寶寶願意接受的辦法,使順利喂藥成為可能。

由於藥物諸多,服藥程式也有講究。比如病毒性腸炎或水樣便,則黏膜保護劑為必選,最好單用;抗生素與微生態製劑同選時,應錯開時間服用;西藥與中藥最好分開服用;慢性腹瀉長期服藥需注意藥物的副作用等等。一句話,強調對孩子的精心護理。

小編提醒:只要腹瀉患兒藥選對了用好了,既能縮短療程又減輕孩子的痛苦,也有利於他的生長發育。此外,對於腹瀉寶寶來說,合理用藥很關鍵,飲食調 節也非常重要。所以提醒非母乳餵養兒的媽媽在餵養過程中,務必要掌握好餵養的時機和分寸,輔食添加嚴格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防止寶寶稚嫩的胃腸再受到侵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