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盤點奶瓶清洗誤區

十月懷胎, 一朝分娩。 萌寶來了, 家裡增添了不少歡樂。 寶寶的衣食住行樣樣都牽動著爸媽的心, 特別是吃這件事, 更加是馬虎不得。 清洗奶瓶的時候很多媽媽都會犯同樣的錯誤, 尤其是下面幾點。 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這是一件簡單的事, 事實上, 清洗奶瓶也大有學問的, 稍不注意就會陷入一些誤區——

奶瓶清洗誤區逐個盤點

誤區一:只用清水清洗就乾淨

奶瓶只用清水了就完事啦?NO!奶液中含有大量的脂類, 容易附著在奶瓶壁上形成奶垢, 如果只用清水沖洗, 那麼只能洗掉附著在奶瓶壁上的奶液,

Advertisiment
無法把奶脂清洗乾淨。 特別是對於塑膠奶瓶而言, 如果長期只用清水清洗, 奶瓶就容易因為油氣而發臭, 使用時間不長。

正確做法:清理奶瓶應該選擇適合的奶瓶刷, 奶垢比較多, 難以清洗乾淨時, 還可以選擇專用的奶瓶清洗劑。 因為奶瓶清洗劑能有效溶解奶液中的脂類, 寶媽在選擇的時候要注意選擇純天然植物原料的奶瓶清洗劑, 這樣對寶寶無害。

誤區二:只注重瓶身的清潔

清洗奶瓶的時候, 你以為只要洗乾淨奶瓶瓶身就完事了?非也。 除了光滑的瓶身, 奶瓶其他部位和小元件更容易藏汙納垢, 比如奶嘴、奶嘴座、奶瓶蓋, 帶導管的奶瓶, 還特別需要清理導管的內部哦。

正確做法:清洗奶瓶的各個部位,

Advertisiment
不妨使用專業的奶瓶清洗工具套裝, 比如奶瓶刷、奶嘴刷, 把奶瓶的各零件拆開, 仔細地清洗, 確保清洗乾淨, 讓污垢無處藏身。

誤區三:只用開水燙洗

有些媽媽認為, 用滾燙的開水清洗就可以達到完全消毒的效果了, 其實這樣做還不夠的。 用了開水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殺菌消毒, 但是不夠徹底, 奶瓶清洗完後直接晾乾不做處理, 這樣也會讓細菌再次附著於奶瓶。

正確做法:可以採取開水煮沸或者用專門的消毒鍋, 消毒好的奶瓶要用專門的夾子撈起並晾乾, 再放到專門的收納盒裡保存好。

誤區四:過度依賴奶瓶清洗劑

對於奶瓶清洗劑的看法觀點不一, 有人認為效果不錯值得用, 有人則認為化學物質還是別用的好。

Advertisiment
那麼, 奶瓶清潔劑的主要成分是什麼呢?隨機查看幾款奶瓶清潔劑, 發現標注的成分主要以植物配方的表面活性劑為主, 加上少許的香料和防腐劑。 普通的洗潔精也是以表型活性劑為主, 區別在於其屬於石化產品。

正確做法:奶瓶清潔劑確實要比普通的洗潔精更適合寶寶使用。 但因為還是屬於化學物質, 還是建議適當使用, 一些玻璃奶瓶更容易清洗, 不必每次都要使用大量清洗劑來清洗, 可酌情減量。 最重要的是洗完要第一時間晾乾奶瓶, 只有保持乾燥才不會滋生細菌。

誤區五:清洗消毒次數過度頻繁

有些家長擔心孩子碰觸到一丁點細菌, 就堅持每次用完奶瓶都給奶瓶消毒, 其實不必, 這樣不僅讓寶寶生活在無菌的真空環境裡,

Advertisiment
又給家長增添了許多負擔, 且大大加強了奶瓶的損耗。

正確做法:新生兒奶瓶科學的做法應該是建議夏天的時候最好每天消毒一次, 天氣冷的時候可以3天左右消毒一次。 每次用之前可以用熱水沖洗一下, 這樣可以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 消毒頻率不能太高, 否則孩子的腸胃以後很難適應外來的食物。

奶瓶清洗的步驟GET√

1、倒掉剩餘奶液;

2、將奶瓶全部拆開;

3、在清水中浸泡片刻;

4、滴入適量奶瓶清洗劑;

5、用奶瓶刷反復刷洗瓶身內部;

6、刷洗奶瓶螺紋處;

7、將奶嘴和奶嘴座拆下, 分開清洗;

8、在清水中徹底清洗2-3次, 直到清洗乾淨為止。

奶瓶消毒後的養護

消毒24小時後仍舊沒有使用奶瓶, 就需重新進行一次消毒工作,

Advertisiment
以免細菌滋生。

每次寶寶喝完奶後, 及時把奶瓶清洗乾淨, 不要放置太久, 否則奶漬凝固更難清洗乾淨。

奶瓶最好定期更換, 一般2-3個月, 不然很容易滋生細菌, 反而對孩子的腸胃和健康不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