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盜汗是什麼意思 盜汗的原因及治療

盜汗是中醫的一個病證名, 是以入睡後汗出異常, 醒後汗泄即止為特徵的一種病徵。 “盜”有偷盜的意思, 古代醫家用盜賊每天在夜裡鬼祟活動, 來形容該病證, 即每當人們入睡、或剛一閉眼而將入睡之時, 汗液象盜賊一樣偷偷的泄出來。

盜汗的臨床表現

有盜汗的人, 症狀是不同的。 有的人在一閉眼沒多久就會出現盜汗, 有的人一睡著就盜汗, 還有的人睡到在半夜裡會出現盜汗。

出的汗量, 相差很大。

盜汗的食療方法

1、芪二蜜飲

黃芪30克, 糯稻根30克, 麻黃根15克, 蜂蜜30克。 將上述三味藥同放鍋內, 加水3碗煎煮,

Advertisiment
煮至l碗時, 撈去藥渣, 加入蜂蜜溶化後分2次飲用, 每日一劑, 適宜於氣虛盜汗者。

2、百合蓮子飲

百合20克, 蓮子30克, 冰糖30克。 先將百合、蓮子洗淨, 放鍋內加適量水, 用小火慢慢燉至百合、蓮子爛熟, 加入冰糖溶化後即可食用, 每天一次, 連服數天, 適宜于陰虛盜汗者。

3、龍眼人參飲

取龍眼肉30克、人參6克、冰糖30克。 先將龍眼肉洗淨, 人參切薄片, 然後與冰糖共放碗內, 加水適量, 置蒸鍋內蒸一小時左右, 取出後待涼即可食用, 一天內分2次吃完, 每天一劑, 適宜於氣虛盜汗者。

4、黑豆浮麥湯

取黑豆50克、浮小麥30克、蓮米15克、紅棗10枚、冰糖30克。 先將黑豆、浮小麥分別淘洗乾淨, 共放鍋內加水適量, 用小火煮至黑豆熟透, 去渣取汁, 然後用上述藥汁煮洗淨的蓮米和紅棗,

Advertisiment
煮至蓮米爛熟時放入冰糖溶化, 起鍋後即可食用。 每天一劑, 分2次吃完, 適宜于陰虛盜汗者。

5、銀耳紅棗湯

取銀耳30克、紅棗20克、冰糖適量。 先將銀耳用溫水泡發, 除去蒂頭, 洗淨後撕成小塊。 紅棗洗淨撕開。 二味藥共入鍋內加水適量, 用小火慢煨至銀耳、紅棗料熟, 放入冰糖溶化調勻, 即可出鍋食用, 每劑分2次食完, 適宜于陰虛盜汗者。

6、參苓粥

取人參10克, 白茯苓20克, 生薑10克, 粳米100克, 食鹽、味精適量。 先將人參、茯苓、生薑加適量水煎熬後, 去汁取渣待用, 然後將粳米淘洗乾淨, 下入藥汁內用小火煮粥。 煮至粥熟時加入食鹽、味精調勻, 空腹分2次食用, 每天一劑, 適宜於氣虛盜汗者。

盜汗的中藥方劑

1、杜仲腰花:

取杜仲、川斷各 15克 ,豬腰子 1對 ,白酒 25毫升 ,蔥、味精、醬油、大蒜、薑、鹽、白糖各適量。

Advertisiment
制法 :先將豬腰洗淨切成腰花放碗內 ,加白糖、鹽、酒 ;另將杜仲、川斷煎取濃汁後加入腰花中。 用武火燒熱鍋 ,倒入腰花速炒熟 ,然後加入調味品即可食用。 每日 1次。

2、歸脾湯:

白術, 當歸, 白茯苓, 黃芪(炒), 龍眼肉, 遠志, 酸棗仁(炒)各一錢, 木香五分, 甘草(炙)各三分, 人參一錢。 加生薑, 大棗, 水煎服。

3、加減六味地黃丸:

熟地6兩, 山藥4兩, 茯苓2兩, 丹皮2兩, 蓮須1兩, 龍骨3兩(生研, 水飛), 芡實2兩, 萸肉4兩, 魚鰾膠(蛤粉炒成珠)4兩。 早、晚各服3錢。

4、加減補中益氣湯:

人參6克 黃耆6克 廣皮3克 炙甘草3克 歸身6克 炒白芍9克 防風1.5克 升麻0.9克。 用水800毫升, 煮取300毫升, 分三次溫服。

5、茴香燉煮腎:

取小茴香 20克 ,豬腰 1對 ,蔥、薑、鹽、酒各適量。 制法 :先將豬腰(即豬腎 )洗淨後 ,在凹處剖一口子 ,將茴香、鹽裝入豬腰剖口內。

Advertisiment
用白線縫合剖口後 ,放入鍋內 ,加蔥、薑、酒、清水適量 ,用文火燉熟後食用。 此法適用于偏腎陽虛的腎虛腰痛。

6、杞地山藥粥:

取生地黃 20克 ,山藥、杞果各 50克 ,大米 100克。 制法 :將生地黃切碎 ,山藥搗碎 ,和杞果、大米共放鍋內加水適量煮粥 ,代早餐食。 每日 1次。 此法適用于偏腎陰虛的腎虛腰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