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百折不撓的成語故事

1 百折不撓的成語故事

東漢時期, 有一位官員叫橋玄, 他品行端正, 敢於同惡勢力作鬥爭。 有一次, 一夥強盜綁架了橋玄10歲的兒子, 向橋玄勒索一筆銀子。 強盜帶著孩子, 來到橋玄家裡, 威脅橋玄說, 如果不答應, 就要殺死孩子。 不料, 反而遭到了橋玄的怒斥。 這時, 官府派來緝捕強盜的士兵已經團團圍住了橋玄府, 但大家都不敢輕舉妄動, 惟恐強盜會傷害人質。 這時, 橋玄向院外大聲疾呼道:“你們快來捉強盜, 不可因小孩放走賊人!”於是, 士兵蜂擁而入, 強盜終於被捕, 但橋玄的兒子卻被強盜殺死了。 人們稱讚橋玄“百折不撓”,

Advertisiment
讚美他的高風亮節。

東漢的中郎將蔡邕特寫了一篇《太尉橋公碑》, 碑文上頌揚橋玄說:“高明卓異, 為眾傑雄, 其性疾華尚樸, 有百折而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 ”

2 百折不撓材料

【發音】bǎi zhé bù náo

【出處】漢·蔡邕《太尉喬玄碑》:“其性莊, 疾華尚樸, 有百折不撓, 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 ”

【解釋】折:挫折;撓:彎曲。 百折不撓:無論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縮, 形容意志堅強。

【近義詞】百折不回、不屈不撓、堅韌不拔、威武不屈

【反義詞】知難而退、一蹶不振、半途而廢、半途而回、因噎廢食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

【成語舉例】陽翰笙《懷念葉挺同志》:“葉挺同志深知自己一手嚴格訓練出來的部隊, 一個個都是百折不撓的鐵打的好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