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發燒不是病!菜鳥媽你會量體溫嗎?

寶寶一發燒, 爸爸媽媽就著急上火。 這個張羅著給寶寶穿衣捂汗, 那個風風火火地抱起寶寶準備往醫院跑。 其實寶寶發燒並不是什麼稀罕事, 發燒只是身體應對疾病的一種保護性反應, 爸爸媽媽大可不必慌張。 瞭解清楚發燒的好處和壞處, 理清好壞的“分界點”, 爸爸媽媽才能對寶寶的病情做出準確判斷, “該出手時就出手”, 讓寶寶儘快擺脫疾病困擾。


理性對待寶貝發燒

理性對待寶貝發燒

寶貝發燒不是什麼稀罕事, 幾乎每個寶貝都經歷過。 但是, 每個寶貝的體質不同, 發燒的原因也各不相同。 當媽咪看到寶寶發燒,

Advertisiment
難免心裡上火十分著急, 但是切忌亂了分寸急病亂投醫, 要知道, 發燒只是寶寶身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

在正常情況下, 人體的產熱和散熱保持著動態平衡, 當產熱大於散熱時, 就會出現發燒。 在上述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的作用下, 寶貝體內會產生內生致熱源, 作用於大腦體溫調節中樞, 使體溫調定點發生改變, 將原來正常的36℃-37℃, 調整到38℃、39℃甚至40℃。 接下來, 寶貝身體會自動調節產熱和散熱, 使產熱增加、散熱減少, 最終讓體溫達到調定點溫度, 寶貝就會出現發燒現象。

發燒對寶貝的傷害知多少

發燒會增加身體的消耗, 尤其是長期發燒, 對身體的消耗很大, 容易出現消瘦、營養不良。

發燒時體內水分消耗很快,

Advertisiment
不及時補充會造成脫水, 進而使體溫變得更高, 形成惡性循環。

寶貝大腦發育不完善, 發燒能增高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 造成大腦運動神經元異常放電, 使寶貝出現熱性驚厥, 表現為意識突然喪失, 雙眼上翻、凝視或斜視, 面肌或四肢肌肉強直、痙攣或不停地抽動, 發作時間可由數秒至數分鐘。

高熱導致氧的消耗量大大增加, 引起呼吸、心跳增快, 甚至呼吸迴圈衰竭。

高熱可引起肝、腎等臟器的損害, 促使原有肝、腎功能不全的寶寶發生肝、腎功能衰竭。

寶貝發燒的好處更多

寶貝生病時發燒, 證明其身體對疾病的反應良好, 而且發燒本身就是對抗疾病的很有力的手段:

1、發燒使寶貝的體溫升至高於很多病原體生長的適宜溫度,

Advertisiment
降低了病原體的生長速度, 從而減少其在機體內的繁殖, 甚至“殺死”病原體。

2、寶貝發燒引起的高溫會使病毒的酶或毒素失活, 減輕對機體的損害。


寶貝發燒的好處更多

3、發燒能加快體內化學反應速度, 提高免疫反應水準, 使免疫系統加快攻擊病原體, 縮短感染的過程。

4、發燒會使寶貝感覺不舒服, 出現乏力、想睡覺等現象, 這樣可以幫助寶貝好好休息, 恢復體力, 防止機體被進一步傷害。

5、體溫是反映寶貝健康狀況的很敏感的指標, 能讓媽咪很快知道寶貝病了, 而且由於寶貝容易發高熱, 媽咪會格外重視, 這無異於拉響了健康警報。

因此, 寶貝發燒時體溫不達到38.5℃(發生過熱性驚厥的寶貝不達到38℃)不要使用退燒藥, 更不能濫用激素退燒。

Advertisiment

你會給寶貝測體溫嗎?

寶貝的正常體溫大約在36℃-37℃之前波動, 由於寶貝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未完善, 當寶貝在吃奶或吃飯、喝熱水後, 以及哭鬧、運動、穿衣蓋被過厚或者室溫過高時, 均可使體溫短時超過37.5℃, 尤其是剛出生的小寶貝, 體溫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更大。

家中準備好適合寶貝使用的溫度計。 當發覺寶貝體溫較平時升高時, 應先給寶貝準確測量體溫, 再決定下一步的應對方法。

測量體溫前的準備

1、給寶貝穿寬鬆舒適的衣服, 擦乾寶貝身上的汗水, 特別是需要放置體溫計的腋下或頸後皮膚。

2、如果寶貝剛喝過奶或溫水, 或者寶貝剛運動、哭鬧過, 應儘量安撫寶貝, 待寶貝處於相對安靜的狀態時再測量體溫。

Advertisiment

選擇適合寶貝的體溫計

1、各種標準體溫計寶貝均可使用, 但應注意小寶貝不適合使用傳統水銀溫度計測量口腔溫度, 以免因萬一咬碎口表而誤吞水銀。

2、目前家庭最常用的寶貝體溫計為軟頭電子體溫計, 可測量口腔或腋下溫度, 不含水銀, 軟頭質地也比較安全。

3、紅外線耳式體溫計或額頭體溫槍測量簡便、快速、準確, 但價格較貴, 一般在醫院或幼稚園使用, 家庭也可自備。

4、傳統水銀口腔或腋下溫度計、肛門溫度計, 適用於比較配合的寶貝, 大多數醫院和家庭仍普遍使用。

5、其他新式體溫計, 如專為小寶貝設計的奶嘴體溫計, 以及頭部溫度計等。


選擇適合寶貝的體溫計

寶貝的正常體溫

1、腋下溫度:36℃-37℃

2、口腔溫度:37℃

3、肛門溫度:36.5℃-37.5℃

提示:寶貝的體溫存在一定個體差異,正常體溫範圍的提示也可能略有差異,僅供家長參考。媽咪可在平時為寶貝測量基礎體溫,當寶貝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時,可認為是寶貝“發燒”了。

寶貝體溫的常用測量方法

1、腋下測溫法

最常用,安全、方便,但測量時間較長。可使用傳統的水銀口表,水銀頭用酒精消毒。先將汞柱甩到35℃以下,將水銀頭放在寶貝腋窩中,用上臂把溫度計壓緊,保持5分鐘以上,注意腋下有汗一定要擦乾。

2、肛門測溫法

使用消毒後的肛表,測溫準確、時間較短。先將汞柱甩到35℃以下,在肛表頭上抹一點潤滑油,讓寶貝側臥、下肢彎曲,將肛表的水銀頭輕輕插入肛門內約3釐米,媽咪用手扶住肛表,保持3-5分鐘取出。


寶貝體溫的常用測量方法

3、軟頭電子體溫計測溫法

安全、方便、時間較短。可測量腋溫、口溫(放置于寶貝舌下),對於不配合的寶貝,還可在寶貝睡著時,測量頸後皮膚皺褶處的皮溫。通常在溫度升至穩定後,會有蜂鳴音提示測溫完成。

4、紅外線耳溫或額溫測量法

安全、方便、快速,請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使用,才能得到準確溫度。注意測量耳溫,須輕輕牽拉使外耳道伸直,且耳道內不能有過多耳垢,否則可能影響準確性。

Tips:媽咪注意啦

1、給寶貝測量腋溫、肛溫、口溫或者耳溫、額溫、皮溫都可以基本反映寶貝的體溫,不同個體、不同時間、不同部位,使用不同的溫度計,寶貝均肯能略有差別,新手媽咪不必過於緊張。

2、有一些寶貝比較敏感,對測量體溫較為抗拒。如果媽咪強行給寶貝測量體溫,可引發寶貝的哭鬧,不但測溫結果不準確,還可導致寶貝今後對測溫的恐懼。媽咪可在寶寶入睡後再進行測溫工作,即使寶貝發燒,也不必過於頻繁地測量體溫。

重要提示:寶貝出現熱性驚厥不要慌!

1、防窒息

立即讓寶貝平臥,頭偏向一側,解開衣領扣,取出口腔內的食物、嘔吐物,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因吸入異物造成窒息。

2、防咬傷

用紗布或手帕抱在筷子或牙刷柄上,放在寶貝的上下齒之間,防止抽搐時咬肌緊張咬傷舌頭。


寶貝發燒了怎麼辦?

3、止抽

可用大拇指指甲掐寶貝的人中穴、合穀穴,持續1-2分鐘,直到寶貝意識清醒,發出哭聲。刺激強度要適中,過輕不起作用,而過重會讓寶貝太痛,甚至皮膚破損。如果家裡有吸氧設備,可以給寶貝吸氧,減輕因缺氧造成的腦損傷。

4、降溫

採取物理降溫或藥物降溫法,儘快使寶貝的體溫降下來。

5、迅速就醫

經過上述處理,大部分寶貝能恢復神智,停止抽搐,但仍要去醫院,以便及時採取有效治療。

寶貝發燒了,媽咪怎麼辦?

幾乎每個寶貝都有過發燒的經歷,每個媽咪對寶貝生病的過程都記憶猶新。摸著寶貝滾燙的身體,看著寶貝發蔫兒難受的樣子,媽咪恨不得自己替寶貝受罪。有些新手爸媽,剛一感覺到寶貝體溫升高,就不顧一切地抱起孩子就往醫院跑。

寶貝發燒不是病

發燒本身不是病,而是一種症狀。引起發燒的最常見原因就是感染,包括病毒、細菌等導致的呼吸道感染、腸道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等。對於小寶貝而言,最常見的就是各種病毒感染導致的上呼吸道感染,俗稱“感冒”,其他還常見於幼兒急疹、輪狀病毒腸炎等。病毒導致的感染通常可以自愈,病程在5-7天左右。


寶貝發燒不是病

發燒是機體免疫系統對抗感染性疾病的保護性症狀

對於小寶貝而言,發燒特別有助於機體免疫功能的建立與不斷完善。雖然有少數上呼吸道感染可激發或合併細菌感染,發展為支氣管炎或肺炎等疾病。但是,對於一般病毒感染導致的普通感冒,直接使用抗生素預防細菌感染是沒有必要的。避免抗生素濫用是所有醫生和患者(寶寶家長)的共同責任。

教媽咪看懂化驗單

到醫院進行血常規檢查,病毒感染白細胞計數(WBC)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相對增高;細菌感染白細胞計數增高,中性粒細胞增高。如果有條件化驗C反應蛋白(CRP),細菌感染時CRP多有升高。

寶貝發燒的分度

以腋溫測量為准:38℃以下為低熱,38℃-39℃為中度發燒,39℃-41℃為高熱,高於41℃為超高熱。

由於小寶貝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不完善,一旦發燒,體溫升高的幅度可能較大,變化速度也較快。媽咪可能有體會,大人發燒到38℃可能就很難受了,而寶貝燒到38℃多白天可能還歡蹦亂跳的。到晚上就可能忽然燒到39℃甚至40℃。

38.5℃是藥物降溫的分水嶺

雖然感染引起的發燒可刺激免疫系統對抗疾病,但如果發展到高熱就可能會影響到大腦功能,還可能引發高熱驚厥。由於使用退熱藥後,要經過一定時間才能發揮退熱作用,為了避免體溫升到39℃,通常要在寶貝體溫達到38.5℃時,就要給寶貝服用退熱藥。

提示:寶貝的體溫存在一定個體差異,正常體溫範圍的提示也可能略有差異,僅供家長參考。媽咪可在平時為寶貝測量基礎體溫,當寶貝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時,可認為是寶貝“發燒”了。

寶貝體溫的常用測量方法

1、腋下測溫法

最常用,安全、方便,但測量時間較長。可使用傳統的水銀口表,水銀頭用酒精消毒。先將汞柱甩到35℃以下,將水銀頭放在寶貝腋窩中,用上臂把溫度計壓緊,保持5分鐘以上,注意腋下有汗一定要擦乾。

2、肛門測溫法

使用消毒後的肛表,測溫準確、時間較短。先將汞柱甩到35℃以下,在肛表頭上抹一點潤滑油,讓寶貝側臥、下肢彎曲,將肛表的水銀頭輕輕插入肛門內約3釐米,媽咪用手扶住肛表,保持3-5分鐘取出。


寶貝體溫的常用測量方法

3、軟頭電子體溫計測溫法

安全、方便、時間較短。可測量腋溫、口溫(放置于寶貝舌下),對於不配合的寶貝,還可在寶貝睡著時,測量頸後皮膚皺褶處的皮溫。通常在溫度升至穩定後,會有蜂鳴音提示測溫完成。

4、紅外線耳溫或額溫測量法

安全、方便、快速,請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使用,才能得到準確溫度。注意測量耳溫,須輕輕牽拉使外耳道伸直,且耳道內不能有過多耳垢,否則可能影響準確性。

Tips:媽咪注意啦

1、給寶貝測量腋溫、肛溫、口溫或者耳溫、額溫、皮溫都可以基本反映寶貝的體溫,不同個體、不同時間、不同部位,使用不同的溫度計,寶貝均肯能略有差別,新手媽咪不必過於緊張。

2、有一些寶貝比較敏感,對測量體溫較為抗拒。如果媽咪強行給寶貝測量體溫,可引發寶貝的哭鬧,不但測溫結果不準確,還可導致寶貝今後對測溫的恐懼。媽咪可在寶寶入睡後再進行測溫工作,即使寶貝發燒,也不必過於頻繁地測量體溫。

重要提示:寶貝出現熱性驚厥不要慌!

1、防窒息

立即讓寶貝平臥,頭偏向一側,解開衣領扣,取出口腔內的食物、嘔吐物,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因吸入異物造成窒息。

2、防咬傷

用紗布或手帕抱在筷子或牙刷柄上,放在寶貝的上下齒之間,防止抽搐時咬肌緊張咬傷舌頭。


寶貝發燒了怎麼辦?

3、止抽

可用大拇指指甲掐寶貝的人中穴、合穀穴,持續1-2分鐘,直到寶貝意識清醒,發出哭聲。刺激強度要適中,過輕不起作用,而過重會讓寶貝太痛,甚至皮膚破損。如果家裡有吸氧設備,可以給寶貝吸氧,減輕因缺氧造成的腦損傷。

4、降溫

採取物理降溫或藥物降溫法,儘快使寶貝的體溫降下來。

5、迅速就醫

經過上述處理,大部分寶貝能恢復神智,停止抽搐,但仍要去醫院,以便及時採取有效治療。

寶貝發燒了,媽咪怎麼辦?

幾乎每個寶貝都有過發燒的經歷,每個媽咪對寶貝生病的過程都記憶猶新。摸著寶貝滾燙的身體,看著寶貝發蔫兒難受的樣子,媽咪恨不得自己替寶貝受罪。有些新手爸媽,剛一感覺到寶貝體溫升高,就不顧一切地抱起孩子就往醫院跑。

寶貝發燒不是病

發燒本身不是病,而是一種症狀。引起發燒的最常見原因就是感染,包括病毒、細菌等導致的呼吸道感染、腸道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等。對於小寶貝而言,最常見的就是各種病毒感染導致的上呼吸道感染,俗稱“感冒”,其他還常見於幼兒急疹、輪狀病毒腸炎等。病毒導致的感染通常可以自愈,病程在5-7天左右。


寶貝發燒不是病

發燒是機體免疫系統對抗感染性疾病的保護性症狀

對於小寶貝而言,發燒特別有助於機體免疫功能的建立與不斷完善。雖然有少數上呼吸道感染可激發或合併細菌感染,發展為支氣管炎或肺炎等疾病。但是,對於一般病毒感染導致的普通感冒,直接使用抗生素預防細菌感染是沒有必要的。避免抗生素濫用是所有醫生和患者(寶寶家長)的共同責任。

教媽咪看懂化驗單

到醫院進行血常規檢查,病毒感染白細胞計數(WBC)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相對增高;細菌感染白細胞計數增高,中性粒細胞增高。如果有條件化驗C反應蛋白(CRP),細菌感染時CRP多有升高。

寶貝發燒的分度

以腋溫測量為准:38℃以下為低熱,38℃-39℃為中度發燒,39℃-41℃為高熱,高於41℃為超高熱。

由於小寶貝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不完善,一旦發燒,體溫升高的幅度可能較大,變化速度也較快。媽咪可能有體會,大人發燒到38℃可能就很難受了,而寶貝燒到38℃多白天可能還歡蹦亂跳的。到晚上就可能忽然燒到39℃甚至40℃。

38.5℃是藥物降溫的分水嶺

雖然感染引起的發燒可刺激免疫系統對抗疾病,但如果發展到高熱就可能會影響到大腦功能,還可能引發高熱驚厥。由於使用退熱藥後,要經過一定時間才能發揮退熱作用,為了避免體溫升到39℃,通常要在寶貝體溫達到38.5℃時,就要給寶貝服用退熱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