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心孩子患上感統失調症

據醫學專家介紹, 感覺統合失調是指外部的感覺刺激資訊不能在孩子中樞神經系統進行有效的組合, 從而使整個機體不能和諧地運作, 久而久之, 便會造成各種各樣的心理障礙與疾病。 兒童在學習與生活中患感覺統合失調症, 將會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人的認知能力與適應能力, 從而推遲人的社會化進程。 人的感覺統合系統分為視覺統合系統、觸覺統合系統、平衡統合系統與本體統合系統等。

感覺統合失調的具體表現是:視覺統合失調的學齡兒童, 在課內課外閱讀時, 常會出現讀書跳行、翻書頁面不對、演算數學題常會抄錯等等視覺上的錯誤,

Advertisiment
從而造成學習障礙;聽覺統合失調的兒童, 則多數表現為經常忘記老師口頭佈置的家庭作業, 或者忘記下節課帶什麼學習用具, 他們上課時總是東張西望, 老師講的知識一點也聽不進去。 平時家長喊他, 他也不在意。 同時, 這類兒童記憶力差;觸覺統合失調的孩子, 往往對別人的觸摸十分敏感, 心理上總有一種擔心害怕、易受驚的感覺。 在學習與生活中則表現為好動、不安、辦事瞻前顧後, 甚至怕剃頭、怕打針, 這樣的孩子被家長帶到醫院請心理醫生診斷, 總以為孩子得了“多動症”;平衡統合失調會讓孩子在學習與生活中, 常常觀測不准距離, 做事時協調能力較差,
Advertisiment
甚至穿鞋時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將鞋穿反。 由於距離觀測不准, 會讓孩子無法正確掌握方向, 對事物的興趣逐漸減少;本體統合失調的孩子, 多數表現在上體育課時不會跳繩, 跑步時動作不協調不準確, 在上音樂課時, 常常發音不准, 甚至與人交談、上課發言時口吃等。

專家分析了產生感覺統合失調的主要原因為:城市兒童都市化, 現代家庭小型化;家長過分看重“第二書包”, 阻止孩子看課外讀物等。 因為這些因素, 致使學齡兒童的活動空間不斷縮小, 從而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應有的各種感覺刺激機會大幅度減少。 專家在對100名7至11歲兒童的調查顯示, 有60%的兒童不會系鞋帶, 不會穿衣服, 連球也拍不了幾下。 專家說, 在現實生活中,

Advertisiment
不少家長總是將市場經濟帶來的競爭意識, 過早地轉嫁到了孩子身上, 從而加重了他們的心理負擔;而孩子自己應有的、感興趣的東西得到了缺乏理智的和無情的壓制。 在這種環境中學習與生活的孩子, 感覺統合怎麼會不失調呢?

醫生提醒說, 要克服孩子的感覺統合失調症, 家長需儘量創造條件讓孩子走出孤獨, 讓孩子在與人交往和溝通中, 刺激、調整與強化自己的各類感覺統合能力。 要經常就一些小事向孩子發問, 讓孩子去聯想。 因為“想像”是孩子的感覺與外部事物進行碰撞的仲介物, 其中產生的“火花”就是新的資訊、新的刺激, 從而使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