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用熱情發動寶寶認知能力的引擎

所以, 現在的問題變成, 不是“要選擇哪些玩具或書籍讓我的孩子變得聰明一點?”而是“我該如何和孩子互動, 以激發他對所處世界的熱情與好奇?”

父母可以怎麼做?

當你在閱讀各類育兒專家的育兒指南時, 心中記住一件事情:“最重要的是孩子感情能力的發展”。 就如葛林斯本所建議, 要把這些育兒指南整合來看, 並以孩子的感情發育為中心, 這就好象要訓練一個優秀的棒球隊, 而教練就是“感情”。 因為感情能力會告訴孩子他想做什麼——移動他的手臂、發出聲音、微笑或皺眉, 看看整個心智團隊如何一起運作。

Advertisiment

新觀念二:兩個月大的嬰兒不只是會哭鬧的動物

嬰兒如何認識他所處的世界到現在還是一個謎, 但新的理論正挑戰著傳統的說法。

舊想法

直到現在, 許多幼兒發展專家還認為, 嬰兒從初生到兩個月還不具備社交、認知的能力, 也沒有這些需求, 他們認為初生兒只有一些基本的生理活動迴圈, 例如:睡與醒、白天與黑夜、吃飽了或餓了、哭鬧等等。 這些專家甚至稱這段時期為正常的孤獨期。 當然, 嬰兒會有心理需求, 但是研究者認為嬰兒只是針對一些感官刺激, 例如味覺、觸覺而做出反應。

新想法

心理學家史登博士在《The Interpersonal World of the Infant》著作中, 對傳統的幼兒發展理論提出挑戰, 他認為嬰兒一出生就是社交動物。 在他的研究實驗中,

Advertisiment
新生兒持續展現出主動尋找刺激的行為, 而且有所偏好。 從一出生開始, 嬰兒似乎就會對所處的世界有一些假想。 他們的偏好顯示出他們的感情取向。

事實上, 如果沒有這些感覺反應的協助, 例如:搖搖他、拍拍他、安撫他或是對他說話、唱歌, 父母無法建立孩子的勝利迴圈。 父母和孩子的感情互動, 可以刺激嬰兒腦部神經的連結, 協助他接收外來的資訊。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兒童心理學教授葛林斯本建議, 你可以記錄下孩子特有的生理迴圈時鐘與互動方式。 從寶寶一出生開始, 你就要將他當作是一個獨特的個體, 然後你可以有技巧地帶領他認識這個世界, 啟發他的想像力, 減少他的挫折。 這也是學習如何協助你的孩子規範他感情的時候。

Advertisiment
例如, 你以一些安撫的聲音或撫拍, 幫助過度亢奮的嬰兒安靜下來。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1個月寶寶的認知能力的培養?

    1.視力集中在小兒床上方,掛一些使之感興趣的物體,最好是紅色能發出響,吸引小兒興趣。2.視聽定向距小兒眼睛20-25釐米處,將彩色帶響聲的玩具緩慢移動,使小兒的視線隨玩具移動。 [詳細答案]

  • 1回答

    3個月寶寶的認知能力的培養?

    1.親近母親母親走來時,寶寶顯示出快樂和急於親近的表情,有時還會呼叫,手舞足蹈。只有經常和寶寶逗樂的父親才能引起寶寶這種親切的激情。2.觸摸繼續訓練觸摸,除以前的方法外,可抱小兒至坐位,面前方上玩具... [詳細答案]

  • 1回答

    11個月寶寶認知能力差怎麼辦?

    1.大和小將寶寶喜歡的大的和小的餅乾各一塊放在桌上,告訴孩子,“這是大的”“這是小的”。用口令讓他拿的大的和小的,拿對了就讓他吃,拿錯了就不讓他吃,孩子很快就能學會分辨大和小,再用玩具和日常用品讓孩... [詳細答案]

  • 1回答

    12個月寶寶認知能力訓練方法?

    學認紅顏色先認紅色,如皮球,告訴他這是紅的,下次再問“紅色”,他毫不猶豫地指住皮球;再告訴他番茄也是紅的,孩子會睜大眼睛表示懷疑,這時可再取2-3個紅色玩具放在一起,肯定地說“紅色”;顏色是較抽象的... [詳細答案]

  • 1回答

    10個月大的寶寶情感和認知能力的發育情況如何?

    10個月的寶寶已經有自己的思維和情感了,開心的時候會笑,生氣了會哭,接觸陌生人會表現出抵觸情緒,對母親尤其依戀,可分清爸爸媽媽和周圍的親人,甚至還能認識少數的動物和水果。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