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用代幣兌換孩子的特別待遇

“親子成長8步法”是美國俄勒岡健康科學大學的康絲坦斯•漢夫博士在20世紀60年代首創的, 後由他的學生、麻塞諸塞大學巴克利教授等在臨床中使用和修改而成。 按計劃, 共有8個步驟, 每一步花1周的時間。

第一步:從出生時開始關注孩子。 孩子從小就期望父母而不是別人的肯定、欣賞和接受, 父母的微笑和點頭告訴嬰兒, 學習站立和走路很重要, 甚至值得冒摔倒的危險。 但有的孩子後來漸漸發現, 父母的關注總是負面的———批評、命令、不滿, 很自然地, 孩子就不再有為表揚而努力的動力。

第二步:正確積極地關注孩子。

Advertisiment
這一步教父母注意和承認孩子的良好行為, 同時忽視不良行為。 幫助父母欣賞孩子及享受和孩子一起的時光。

通過“特殊時間段”:每天花15—20分鐘, 完全投入地與孩子輕鬆遊戲, 不要命令、指導或提問, 讓孩子做主。 最好的遊戲是孩子自己選擇的遊戲, 只要時間一到, 就對孩子說:現在是咱們一起玩的特殊時間, 你想玩點什麼?如果是兩個人玩的, 父母就要處於次要位置, 讓孩子做指揮官;如果不是能一起玩的遊戲, 父母則要心甘情願地做個親切的夥伴和有趣的旁觀者。

原則:1、不指導, 不糾正。 不管父母說什麼, 別指導孩子做什麼, 或試圖改變孩子玩耍的方式, 這種做法只會被解釋為您要控制局面, 孩子會立刻跟父母頂牛。

Advertisiment
如果父母的描述不帶批評色彩, 孩子就會認為父母對他幹的事感興趣。

2、不提惹人煩的問題。 對9歲以上的孩子, 父母可以問更多的問題, 以顯示父母對孩子有真正的興趣, 對年齡小的提問內容要豐富多采, 如“你最喜歡哪塊積木?”“我們明天出去玩, 你想買什麼?”。

3、有選擇地表揚。 表揚孩子時應相當具體, 也可以因為沒做不受人歡迎的事而表揚他, 如“真高興看到你最近乾淨多了。 ”

方法:1、家長發出指令後不要離開孩子去忙自己的事, 而是要和孩子在一起, 孩子不論何時服從了家長的要求, 家長都要表揚他。 另外, 家長要用放大鏡盯著孩子的良好行為, 如果在沒有家長提醒的情況下, 孩子遵守了家規做了家務, 家長要給孩子以表揚和獎勵。

Advertisiment

2、給孩子提出一系列簡單、溫和的指令, 如“請把那只鉛筆遞給我”。 不管你相信不相信, 孩子養成服從習慣的程度取決於練習機會的多少。 每天至少找出兩三次機會指令孩子給家長幫忙, 要選擇孩子不是很忙的時候, 不至於讓孩子痛恨家長打斷他的事情。 在孩子服從每個指令時表揚他1次, 對於很小的孩子, 可以用點心或飲料作為獎勵, 對大些的孩子口頭表揚就可以了。

3、對於不聽話的孩子, 只要改變發出指令的方式, 就能極大地改善孩子的行為反應。 發出指令時請注意:

不要發出沒有必要的指令。 家長髮一些日常指令前, 要停下來想想指令的重要性:這是需要先做的嗎?是孩子必須做的嗎?如果回答都是否定的,

Advertisiment
那家長就不必發這條指令了。 如果回答都是肯定的, 家長則要準備鼓勵和懲罰雙管齊下, 讓孩子服從指令。 隨著時間的推移, 孩子會逐漸明白, 家長是言出必行的, 就會更加服從家長。

家長的指令要簡單, 一次只發一個指令。 孩子特別是年幼的孩子, 如果聽到一個複雜的指令或一次聽到幾個指令, 就會犯糊塗, 通常的反應是哪條指令也不執行。

確保孩子聽見家長的話。 要看著孩子的眼睛說話, 家長不要從另一間房子裡往外喊或連頭都不抬就發號施令, 必要的時候輕輕地把孩子的臉轉向家長, 以確保孩子在注意家長說什麼。

消除干擾物。 比如在發指令之前關掉電視。

如果你的孩子才3歲或更小, 請及時、靈活地獎勵他的服從性,

Advertisiment
比如孩子聽話就給他一小塊點心、一根棒棒糖等。 但家長會發現, 如果孩子還有自然和數學作業要做, 不太可能因為他完成了語文作業就馬上獎勵他看電視15分鐘, 也不太可能因為他10分鐘沒打攪家長, 家長就放下手中的事陪他玩30分鐘, 另外, 小點心和小獎勵很快會失去吸引力。

這個問題可通過建立一套代幣系統解決:如果孩子完成了指定任務, 就能掙到撲克牌或獎勵分, 然後用這些代幣兌換孩子喜歡的獎勵或特別待遇。

1、家庭撲克牌方案, 適合4—7歲的兒童。

找一副撲克牌, 告訴孩子, 你覺得他在家裡表現得很好, 所以用撲克牌獎勵他的好行為, 使他得到自己喜歡的獎賞或特別待遇。 給孩子看牌, 向他解釋:完成不同的任務,掙的牌數不一樣,任務越難和花的時間越長,掙的牌越多。

按任務難易程度給1-10分,對於難於做到的任務,給的分要多,一天一般能掙30—50分。根據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可包括:個人自理方面如按時起床、穿衣洗漱;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增加責任感;學習任務的完成:不馬虎、拖拉;行為問題的糾正:不和大人頂嘴、吵鬧,不做出攻擊性行為等。

2、家庭獎勵分系統,適合8—12歲的兒童。

買一個筆記本,在封皮上注明是孩子的家庭獎勵分登記本。在筆記本上設5列:日期、事項、存入、支出和結餘。告訴孩子只有家長能用這個筆記本,孩子只能看,不能自己往上寫數字。按照撲克牌方案一樣的辦法列出獎勵表,比如按時起床存入5分,看電視30分鐘支出4分。

3、注意事項:

不要告訴孩子因為他總是犯錯誤,所以家長把他所有的待遇都剝奪了,他得再掙回來;開始一周不要因為不良行為罰掉孩子的分,在此階段,只將本方案用於激勵孩子的良好行為;第一周不要小氣,哪怕微小的良好行為都要獎勵;家長要確保本方案實施;要立即獎勵孩子;在你給孩子撲克牌或獎勵分時,一定要微笑;孩子得分時、家長要說明具體原因。

向他解釋:完成不同的任務,掙的牌數不一樣,任務越難和花的時間越長,掙的牌越多。

按任務難易程度給1-10分,對於難於做到的任務,給的分要多,一天一般能掙30—50分。根據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可包括:個人自理方面如按時起床、穿衣洗漱;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增加責任感;學習任務的完成:不馬虎、拖拉;行為問題的糾正:不和大人頂嘴、吵鬧,不做出攻擊性行為等。

2、家庭獎勵分系統,適合8—12歲的兒童。

買一個筆記本,在封皮上注明是孩子的家庭獎勵分登記本。在筆記本上設5列:日期、事項、存入、支出和結餘。告訴孩子只有家長能用這個筆記本,孩子只能看,不能自己往上寫數字。按照撲克牌方案一樣的辦法列出獎勵表,比如按時起床存入5分,看電視30分鐘支出4分。

3、注意事項:

不要告訴孩子因為他總是犯錯誤,所以家長把他所有的待遇都剝奪了,他得再掙回來;開始一周不要因為不良行為罰掉孩子的分,在此階段,只將本方案用於激勵孩子的良好行為;第一周不要小氣,哪怕微小的良好行為都要獎勵;家長要確保本方案實施;要立即獎勵孩子;在你給孩子撲克牌或獎勵分時,一定要微笑;孩子得分時、家長要說明具體原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