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常見5大不適症與舒緩方式

醫師表示, 一般月子中心在剖腹產約產後兩周, 會視傷口恢復的程度和媽咪的體力, 評估是否開始進行伸展運動, 鼓勵媽咪們不要只悶在房間裡, 面對哺育寶寶的壓力, 可多接觸其他媽咪, 分享育兒經。 而剖腹產在住院期間, 建議使用適量的術後止痛, 術後止痛做得好, 可將疼痛感降低到可以忍受的範圍, 視媽咪的體力恢復, 儘快於術後12~24小時, 邁出下床走動的第一步。

1. 自然產的傷害

自然生產的傷口於會陰部, 疼痛程度可視傷口大小、血腫現象而有所不同, 以一般情況來說, 疼痛感於產後數小時至2天內最為明顯,

Advertisiment
出院回家休養或在月子中心時只會有些微的不適。

舒緩方式

產後急性期, 產後24小時內, 主要以「冰敷」舒緩疼痛。 24小時至產後一至二周內以早晚各一次, 每次持續10至15分鐘的溫水坐浴泡盆促進血液迴圈, 在溫水內也會加入些許優碘, 達到傷口的清潔消毒及惡露異味的排除。 如有產婦因裂傷較嚴重、合併血腫需要較長的癒合時間, 可延長冰敷時間或延後下床活動的進度。

2. 剖腹產的疼痛

剖腹生產傷口較大且位於疼痛感較明顯的下腹部, 一般也是在產後的2天內最為疼痛, 疼痛的感覺會依時間與傷口的癒合狀況愈來愈輕微, 持續到產後約2個月左右, 臨床上, 也有部分媽咪疼痛感持續到產後半年, 若因動作較大,

Advertisiment
拉扯到某個角度就會出現些微的痛感, 屬正常現象。

舒緩方式

傷口復原期, 於左右兩側容易因過度活動、拉扯感到撕裂性的疼痛, 建議使用束腹帶將傷口固定, 並避免大動作, 適量的術後止痛也有助於產後能儘早下床活動, 利於全身機能的回覆。

3.上腹疼痛

較常發生在剖腹產的媽咪, 當腹部開刀、空腹時間較長、腸胃蠕動不好, 而容易引起「腸絞痛」, 合併便袐、排氣不順、嘔吐等其他腸胃的症狀。

舒緩方式

注意飲食, 以油脂少與軟性的食物為主, 減輕腸胃負擔, 並搭配調整腸胃機能用藥治療, 腸絞痛的情形會在2至3天內恢復正常。

4.下腹疼痛

產後下腹疼痛, 多為子宮收縮所造成, 產後數個小時到2天之間最明顯, 產後2周就比較能夠適應這樣的感覺。

Advertisiment
一般, 產後3天痛覺會愈來愈不明顯, 若輕摸肚子就會有明顯的庝痛感, 或惡露有異狀、發燒, 可能為合併感染。

舒緩方式

觀察宮縮程度以及惡露排出狀況, 若已恢復良好, 可減少為促進宮縮的子宮按摩, 或者幫助宮縮的藥物;口服止痛藥, 不會影響收縮的狀況, 也不會影響母乳的哺育。

5 .乳☆禁☆房脹痛

當產後傷口較緩和(產後2至3天), 乳☆禁☆房脹痛感就會開始出現。 初期乳汁較黏稠且新手媽媽較難以駕馭親喂的技巧, 當母乳排出不順, 就會有脹痛感出現。 如乳☆禁☆房有硬塊、局部紅腫脹痛或伴隨發燒症狀, 必須返診治療。

舒緩方式

勿以蠻力過度擠壓, 利用地心引力的概念將上身微向前傾, 以輕揉擠壓的手法,

Advertisiment
搭配天然精油或是潤滑乳液可避免皮膚破皮。 按摩完、哺育後或局部疼痛, 可以「冷敷」讓乳☆禁☆房達到放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