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媽媽的起居護理事項

產後媽媽的日常起居需要謹慎對待, 因為它關係媽媽的恢復和嬰兒的健康。

1、清潔身體

如果會陰部無傷口, 疲勞也基本恢復, 在產後3天即可淋浴。 但是, 如果會陰切口大且裂傷厲害, 或腹部有刀口, 須等到傷口癒合後再洗澡, 在此期間可以進行擦浴。 洗澡時注意浴室要暖和, 水溫以34~36℃為宜, 洗浴時間不要過長, 浴後趕快擦乾身體, 熱風吹幹頭髮, 以防止感冒。

2、臥床姿勢

產後為防止子宮向一側或向後傾, 需經常變換躺臥體位, 即仰臥與側臥交替, 從產後第二天開始俯臥, 每天1~2次, 每次15~20分鐘。 產後兩周可採用胸膝臥位,

Advertisiment
以促使子宮復位。

3、充足休息

分娩時消耗很大體力, 加之出血出汗, 所以產後一定要多休息, 每天保證8~9小時的睡眠, 這樣有助於子宮復位, 並可促進食欲, 以避免排便困難。

4、儘早活動

如果會陰部無傷, 疲勞已消除, 在產後12小時便可坐起進餐、進水, 24小時後可站起來為嬰兒換尿布, 起床的第一天早晚各在床邊坐半小時, 第二天起在室內走走, 每天2~3次, 每天半小時。 以後逐漸增加活動次數和時間。 產婦在產後第一次下床如廁或走動時, 要有人陪伴, 以防止因體虛眩暈而摔倒, 而且要避免站立時間太久。

5、產後月經

孕期中止的月經在產後會恢復, 無論您是否情願, “老朋友’’總歸要回來, 而且, 這還是個大問題, 可能還並不總是很順利,

Advertisiment
很多新媽媽對此都存有疑惑。

女性在產後恢復月經是一個自然的生理現象。 恢復的時間有早有晚, 早的可在滿月後即來月經, 晚的要到寶寶1歲後才恢復。

此外, 產後媽媽還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積極樂觀的心態, 有時候不經意的一個舉動, 會對寶寶的健康成長產生很大影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