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傷口腫又痛怎麼處理

陰☆禁☆道生產會在會陰留下傷口, 剖腹生產會在腹部留下傷口, 對於媽媽這偉大的生產印記, 該如何護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醫生對於產後護理是怎麼說的!

Advertisiment

產後傷口腫又痛怎麼處理

會陰傷口的護理

自然生產以後, 會陰部會因為生產的傷口而有腫脹或是疼痛的感覺。 通常在生產完12小時到36小時左右, 傷口的疼痛特別厲害, 隨後疼痛的程度就會很快減輕。

為了避免傷口的感染, 應注意會陰部的清潔。 首先, 應該勤換護墊, 每次大小便以後, 以溫開水沖洗, 沖洗的方式, 以蓮蓬頭或是沖洗瓶由前往後沖洗。 擦拭的時候, 方向也應該是由前往後, 不可以由後面擦回來, 以免傷口受到感染。 產後第二天開始, 在醫護人員指導之下, 用溫水坐浴, 也可以有效減少傷口的疼痛。

坐月子期間, 內褲應該選擇棉質會吸汗的布料或是紙褲, 避免用不透氣的束褲, 以免因為不透氣,

Advertisiment
增加感染的機會。

如果產後兩天, 傷口還是越來越腫或是越來越痛, 有可能是血腫或是感染, 應該請醫護人員幫您檢查。

剖腹產傷口的護理

每年大約有30﹪的寶寶是經由剖腹生產, 因此許多媽媽在生產完以後, 肚子上都會多一道疤。

剖腹生產的傷口, 有直式和橫式兩種開刀方法。 但是橫式的拉力較小, 所以傷口復原狀況較佳, 比較不容易留下明顯的疤痕;疤痕部位也比較隱密, 即使穿比基尼泳裝也不會被人發現。 直式的剖腹產方式則較快速, 所以多用於產科急症, 例如胎兒窘迫、胎盤早期剝離、前置胎盤等等;但因為有失血較多、不易癒合、下次懷孕生產時子宮破裂的危險性增加等危險, 所以現在已經很少使用直式剖腹產了。

Advertisiment

在剖腹產後住院期間, 傷口會由醫護人員處理, 通常出院前醫師會再檢查傷口, 並且拆線以後(現在有些已經不用拆線)才能出院。 回家以後就必須由自己來處理傷口, 通常傷口會逐漸癒合, 但是如果傷口有紅、腫、熱、痛的情形, 或是有分泌物流出來, 就表示有發炎的現象, 必須趕快回到醫院找醫師處理。

通常開刀完滿一個星期或是拆線兩天以後, 就可以淋浴, 淋浴以後傷口應該立刻用幹毛巾擦乾或是用吹風機將貼在傷口上的透氣紙膠布吹幹, 或者是重新換貼膠布。

手術後對於傷口良好的照護, 可以達到減少疤痕的目的。 傷口照護的原則如下:

·傷口若有任何異常, 應該趕快回醫院就診。

·拆線以後,

Advertisiment
用紙膠布貼上2到3個月, 膠布的壓力可以防止傷口往外凸出, 每兩三天更換一次即可。 如果對紙膠布過敏, 則可以用美容膠布代替。 目前市面上有出售一種矽膠片, 效果也不錯。

·每天用手指頭輕輕按摩傷口3到5分鐘, 可以減少產生疤痕的機會。

·避免陽光直接曝曬傷口, 以免疤痕顏色加深。

有些人因為體質特殊, 疤痕會越長越大, 不但像一條蜈蚣, 而且會很癢, 這種情況稱為「蟹足腫」, 一旦形成之後就很難處理。 所以如果有這種體質, 應該先告訴醫師, 進行必要的預防措施, 或是開完刀不久以後就用矽膠片, 以減少蟹足腫發生的機會。

不得不說母親是偉大的, 在經歷了十月懷胎的艱辛, 終於一朝分娩, 仍然還要承受來自產後傷口的疼痛,

Advertisiment
為了避免感染, 產後護理一定要做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