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婦生雙胞胎之前的準備

加強營養

兩個胎兒生長所需營養量較大, 如孕婦營養攝入不足, 會影響胎兒生長發育和母體健康。 因此孕婦應增加營養的量與質, 還要注意基本營養素搭配合理。

若孕婦浮腫較重時, 應適當增加蛋白質攝入量, 必要時可靜脈輸入白製劑, 並給限鹽飲食。

預防貧血

雙胎妊娠合併貧血發病率約為40%, 因此孕期要加強對飲食的調節, 防止妊娠貧血的發生。 雙胎的孕婦需要更多的熱量、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素, 以保證兩個胎兒的生長發育。

雙胎妊娠婦女的血容量比單胎妊娠明顯增大, 鐵的需求量也增大,

Advertisiment
往往在早期即出現貧血。 為防止貧血, 除加強營養、食用新鮮的瘦肉、蛋、奶、魚、動物肝臟及蔬菜水果外, 還應每日適當補充鐵劑、葉酸等。

預防流產與早產

雙胎妊娠由子宮腔相對狹窄胎盤血液迴圈障礙, 其流產發生率較單胎妊娠高2—3倍, 因此應加強孕期保護與監護。 若一胎髮生死胎, 另一胎仍可繼續生長發育, 死亡的胎兒將被吸收或擠壓成紙樣兒隨正常胎兒娩出, 不必擔心害怕, 更不要引產終止妊娠。

雙胎妊娠孕婦的子宮比單胎明顯增大, 且增速較快, 特別是在24周以後, 尤為迅速。 這不僅增加了孕婦身體負擔, 同時由於對心、肺及下腔靜脈的壓迫, 還會產生心慌、呼吸困難、下肢浮腫及靜脈曲張等壓迫症狀, 在孕晚期更為明顯。

Advertisiment
因此, 在孕晚期, 孕婦要特別注意避免勞累, 多臥床休息, 這對減輕壓迫症狀, 增加子宮的血流量, 預防早產都有好處。

另外由於雙胎導致子宮過度膨大, 往往難以維持到足月而提前分娩。 所以, 雙胎孕婦需要提前住院待產, 以保證安全順利分娩。

早產的誘發因素主要是休息不當、房事不節制。 因此, 雙胎妊娠的孕婦更要特別注意, 妊娠28~30周後應多臥床休息, 宜採取左側臥位, 不宜取坐位, 半坐位及平臥位。 左側臥位可以增加子宮血流量, 減少胎兒對宮頸的壓迫和擴張。

如為雙頭位可以經陰分娩, 但對第二個胎兒有造成忽略性橫位的可能性。 其他胎位最好不要試產。 雙胎妊娠屬於高危妊娠, 要注意的很多。 加強定期產前檢查吧,

Advertisiment
多聽醫生的建議。

幸孕網推薦:雙胞胎新生兒餵養方法

雙胞胎新生兒絕大多數不是足月分娩, 發育不成熟。 雙胞胎兒的胃容量小, 消化能力差, 因此宜採用少量多餐的餵養方法。

雙胞胎出生後12小時, 就要喂哺50%糖水20-50克。 這是因為雙胞胎兒體內不像單胎足月兒有那麼多的糖原貯備, 若饑餓時間過長, 可能會發生低血糖, 影響大腦的發育, 甚至危及生命。 如果足月分娩的雙胞胎, 條件允許也可以提前嘗試吸吮母乳。

第2個12小時內可喂1-3次母乳。 此後, 體重不足1500克的新生兒, 每2個小時餵奶1次, 每24小時要餵奶12次;體重150C}-2000克的新生兒, 夜間可減少2次, 每24小時餵奶10次;體重2000克以上的新生兒, 每24小時要餵奶8次, 每3個小時餵奶1次。

Advertisiment
採取這種喂法是因為雙胞胎兒身體瘦而輕, 熱量散失較多, 熱能需要按體重計算比單胎足月兒多。

若是沒有母乳或母乳不夠, 可用牛奶和水配成1:l或2:1的稀釋奶, 再加5%的糖喂給嬰兒。 對於缺乏吸吮能力的嬰兒, 可用滴管滴入。

在雙胞胎出生的第2周起, 應補充鮮桔汁、菜汁、鈣片、魚肝油等;從第5周起應增添含鐵豐富的食物, 如肝泥糊、寶寶福等。 但一次喂入量不宜多, 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導致腹瀉。 一雙胞胎由於全身器官發育不夠成熟, 血漿丙種球蛋白低, 對各種感染的抵抗力弱, 因此, 在餵養時要特別注意衛生, 乳☆禁☆頭、奶瓶要保持清潔, 每次用前要清洗, 用後要消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