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前診斷出嬰兒患有Rh溶血病應該怎麼治療?

產前診斷對於寶寶來說意義重大, 准媽媽在在胎兒出生前如何治療Rh溶血病呢?

當母親體內已產生了抗體, 孩子父親也應做檢測。 如果父親是Rh陰性血型, 那麼他們的孩子也將是Rh陰性血型(這個胎兒就沒有患Rh溶血病的風險), 那麼孕婦就不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測。 如果孩子父親是Rh陽性血型(或者其Rh血型未知), 醫生則會給已致敏的孕婦做羊水穿刺術--將穿刺針刺入孕婦腹部取出羊水以檢測胎兒的Rh血型。

目前有一個正在試驗的孕母血液檢測顯示對胎兒Rh血型判斷的前景, 以便最終減少進行羊膜腔穿刺術的需求,

Advertisiment
因為該術還是有較小的流產風險。 如果胎兒是Rh陽性血型(或醫生沒有行羊膜腔穿刺術, 也不知道胎兒的Rh血型), 那麼婦幼保健人員將檢測不同孕期中孕婦體內Rh抗體的水準。 如果抗體水準較高, 醫生就會建議做一些特殊檢查來判斷孩子是否患有Rh溶血病。

產前診斷出嬰兒患有Rh溶血病應該怎麼治療?

這些檢查包括羊膜腔穿刺術、胎兒臍靜脈穿刺術等, 醫生在B超引導下, 將很細的針穿刺入孕婦腹部並進入臍帶的微血管中獲取胎兒血液樣本。 這些檢查幫助判斷胎兒是否貧血以及貧血的嚴重程度。 而這兩種檢查通常都需要每2-4周重複做一次, 因此具有較小的流產風險。 最新研究顯示, 一項測量胎兒頭部動脈血流速度的超聲檢查可以較準確地判斷胎兒是中-重度貧血(需要產前治療)還是輕度貧血(通常不需要治療)。

Advertisiment
如果這項對胎兒沒有風險的超聲檢查被證實是準確的, 那麼最終將會減少用以監測胎兒患Rh疾病風險的羊膜腔穿刺術和臍靜脈穿刺術的需求。

根據以上或其他一些的檢查結果, 醫生建議及早分娩, 以避免孕婦Rh抗體破壞更多的胎兒血細胞。 在分娩後, 如果孩子出現黃疸, 就可以被放置在特殊的藍光下治療(即光化學治療)。 如果光化學治療對黃疸無效, 或孩子出現貧血, 那麼就可能需要輸血治療。 也有一些Rh溶血病病情很輕, 以至於他們不需要治療。

近年來, 人們在治療嚴重Rh溶血病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

Advertisiment
20世紀80年代發展的臍靜脈穿刺術成為Rh溶血病治療的主要成果。 有死亡高風險的嚴重患病胎兒可以早在孕18周時通過臍靜脈穿刺術輸血獲得治療。 現在90%以上的Rh溶血病嚴重患兒經治療後都存活下來。

總之, 准媽媽在進行產前診斷後, 如果得知嬰兒出現了Rh溶血病, 就應該及時治療, 做羊水穿刺術對這樣的情況説明很大, 希望所有的准媽媽都能生個健康的寶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