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前備用物品全搜羅(專家指導)

期待了200多個日子, 終於要和肚子裡的小生命見面了。 那麼, 在寶貝到來之際, 新爸新媽們, 要做好哪些準備呢?在這裡, 幸孕網特別邀請專家, 以圖文解說的方式紙上教學, 並搜羅市面上超實用的四大類新生兒必備生活用品, 讓新手爸媽輕鬆松就能搞定新生兒的生活大小事。

Part 1 服裝

在出生的第一個月, 新生兒體重和身高的增長會有顯著的變化, 另外初生嬰兒的肌膚柔嫩嬌弱, 因此, 給這個時期寶寶準備衣服的重點, 就必須以材質、保暖功能為首要考慮, 並且根據季節及服裝特性, 準備必要的數量及選擇適合的尺寸。

Advertisiment

服裝類型及尺寸建議

●夏天:紗布衣、棉質內衣、肩開連身衣、蝴蝶裝。 紗布衣或棉質內衣為必備衣著, 肩開連身衣或蝴蝶裝則可作為寶寶夏天的外衣。

●冬天:在內衣之外加穿長袍、和服、連身兔裝或兩用妙妙裝保暖。

●內衣尺寸:如紗布衣、棉質內衣, 應選擇合身的尺寸(初生型或50釐米), 才能達到保暖的作用。

●外衣尺寸:長袍、和服、連身兔裝等, 可以選擇較大的尺寸(3個月大或60釐米)。

紙上教學

6招, 輕鬆學會給新生兒穿、脫衣服

1.先將要給寶寶穿的衣服備全。 夏天的基本數量為1件紗布內衣加1件棉質內衣;冬天的基本數量為比大人多1件, 如1件合身的紗布內衣/棉質內衣, 加上連身兔裝(或兩用妙妙裝)、長袍/和服以及棉衣等(南北方氣溫不一樣,

Advertisiment
選用衣物不同)。

2.將要穿的衣服袖口先套好。 不論冬天夏天, 紗布/棉質內衣在最內層, 依序為連身兔裝/兩用妙妙裝, 最外層為長袍/和服或棉衣。

3.讓寶寶躺在套好的衣服中央。 媽媽右手固定寶寶的右手臂, 左手則穿過袖口伸入寶寶衣服的袖子內, 將寶寶的右手臂輕輕拉出來穿過袖子。 另一邊亦同。

4.兩手臂穿好後, 由內而外, 依序將衣服的綁繩系好。

5.脫衣服時, 解開綁繩後, 媽媽用右手固定寶寶的右手臂, 左手則輕拉袖口, 右手將寶寶的手臂拉出袖口。

6.用左手托起寶寶, 媽媽的手掌應放在寶寶頸部和背部之間的位置, 右手將衣服從寶寶背部下面拉出來, 順勢將衣服完全脫下。

推薦閱讀:9種待產物:分娩前一定要準備

Advertisiment

初生嬰兒服設計特色

●純棉材質, 不含螢光劑、福馬林成分:透氣及吸水性佳, 不傷寶寶肌膚。

●袖口反折設計:可以替代手套, 防止寶寶抓傷臉。

●隱藏式安全鈕扣/綁帶式設計:避免形成壓瘡, 以及避免因扣子掉落而造成寶寶有誤食的危險。

●無拉鍊設計:避免拉拉鍊時弄傷寶寶的皮膚。

●標籤外露設計:避免標籤的尖角造成寶寶不舒服。

●長袍/和服取代褲子:方便更換尿布, 減少穿脫衣服的次數。

新生兒必備服裝服裝清單

Tips:根據出生季節及類型準備基本數量

品項 冬季 夏季

紗布肚衣 8件 6件

棉質內衣 8件 6件

肩開連身衣/蝴蝶裝 4件 6件

連身兔裝/兩用妙妙裝 6件 4件

長袍/和服 3件 2件

披風 1件 無

手套/腳套 3雙 3雙

襪子 3雙 3雙

帽子 若干 若干

圍兜 4件 4件

Advertisiment

優選新生兒服裝

小獅王辛巴·純棉肚衣

100%純棉布, 質料輕薄透氣, 棉制材質好清洗。

推薦閱讀:孕媽媽必知:產房裡困惑的10個問題

彼得兔·方格兔內衣系列

層層的考慮及把關, 讓寶寶穿的舒適又安全, 是專為寶寶所作的貼心設計。

黃色小鴨直開套裝

布料選用精梳棉, 棉質與觸感細緻, 纖維強韌。 此款穿脫方便搭配性強, 袖口加反袖, 可當手套, 使用方便。

喜多·汗布無螢光初生兩用兔裝

不含螢光劑、甲醛合格。 100%精梳棉, 透氣、保暖、吸汗。 呵護細嫩肌膚, 寶寶成長無負擔, 媽媽選用更放心。

優生·小優棉紗布衣

抗菌、抗塵蟎且完全不含螢光劑、甲醛合格。 100%精梳棉, 透氣、保暖、吸汗, 無縫車法, 避免傷害寶寶柔嫩肌膚。

Baby city·負離子紗布衣(迪士尼)

Advertisiment

能有效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細菌, 達到抗菌防臭的防護作用;負離子保健, 平衡身體電荷;不添加人工漂白及甲醛, 拒絕螢光劑等有害物質。

推薦閱讀:預防早產:孕媽媽請記住6個小貼士

Part 2 哺喂用品

全程母乳哺喂, 是媽媽給寶寶最好的禮物。 但是如果需要添加配方奶及使用奶瓶、奶嘴, 也應該瞭解如何正確的沖泡奶粉, 以及消毒奶瓶和奶嘴的方法。 另外, 媽媽們也必須知道正確保存及解凍母乳的方式, 才能讓寶寶吃得安全、吃得健康。

哺喂配方奶時, 會需要的工具

●奶嘴:有矽膠及乳膠兩大類, 前者耐熱度較高, 後者比較接近母親乳☆禁☆房的口感, 建議根據寶寶的接受度選用。

●奶瓶:有玻璃及塑膠兩大類, 前者較重, 後者在清潔時容易留下刮痕。 如果選用塑膠奶瓶,建議在奶瓶外觀圖案開始褪色時就必須更換。

●消毒器具:奶瓶清潔刷、清潔液、消毒鍋等。每次喂完奶後,應立刻清洗奶瓶、奶嘴,每天至少一次集中所有的奶瓶、奶嘴,用消毒鍋或傳統煮沸法消毒、烘乾備用。

紙上教學

3招學會正確保存、解凍母乳;4招學會沖泡奶粉

母乳的保存

1.保存母乳時,先將擠出的母乳倒入母乳儲存袋密封好之後,標明日期,放涼後先冷藏再冷凍。

2.取用母乳時,將寶寶一餐量的母乳從冷凍櫃中取出放入冷藏室解凍,或放在流動的水中慢慢解凍。

3.將解凍的母乳倒入奶瓶,放在溫水中隔水加熱。不可用微波爐加熱或煮沸,以免破壞母乳營養成分。解凍後的母乳應當餐食用完畢,不可重複冷凍保存或隔餐給寶寶喝。

推薦閱讀:網友原創:我的產檢費用記帳單

正確沖泡配方奶

1.按照寶寶一餐吃的量,加入適量的溫水,水溫應為38~40℃。加水時,應避免將奶嘴直接放在桌上,建議拿在手上。

2.可以使用調溫器,直接設定好水溫。另外,傳統做法則是先加熱水再加溫水,最後再加奶粉,沖泡好的奶應先滴幾滴在母親手臂內側,從而感受奶水的溫度。如果太燙或太涼,應該採取隔水降溫或加熱的方式,避免直接在已沖泡好的奶水中加水。

3.依照該品牌所建議的奶粉和水的比例,使用奶粉罐裡附贈的量匙,加入適量的奶粉。舀起奶粉時,應將多出的奶粉刮平。建議不要隨意調整奶水的濃稠度,以免造成寶寶電解質不平衡。

4.兩手左右來回搓動瓶身直到奶粉完全溶解,可以減少配方奶所產生的氣泡,這樣寶寶比較不會脹氣。

奶瓶、奶嘴設計特色

●奶瓶:寬口徑——方便沖泡奶粉;防脹氣--有效降低或預防寶寶脹氣;一般口徑PC——耐熱性可達121℃;一般口徑PES——耐熱性可達180℃,不含雙酚A。

●奶嘴:初生寶寶建議使用小圓孔奶嘴,避免喝奶時容易嗆到。特殊造型的奶嘴,例如仿母親乳☆禁☆房設計的奶嘴頭,可以提高寶寶對奶嘴的接受度。

●消毒鍋:有蒸氣消毒鍋或紫外線消毒鍋兩大類,具有與傳統煮沸法相同的消毒效果。消毒鍋也應定時清洗及淨空消毒。

推薦閱讀:孕媽媽怎樣克服分娩疼痛的秘笈

新生兒必備哺喂用品清單

Tips:依照媽媽哺喂需求調整所需用品及數量

品項 母乳 配方奶

集乳袋/集乳瓶 視需求 無

吸乳器 視需求 無

防溢乳墊 視需求 無

奶瓶(大) 視需求 6~8支

奶瓶(小) 視需求 2支

安撫奶嘴 視需求 2個

圍兜 5件 3件

奶瓶、奶嘴刷 各1 各1

奶瓶消毒鍋 1個 1個

推薦閱讀:產前準備:生寶寶應該怎樣選醫院

Part 3 清潔保養

學會正確地給寶寶洗澡,是新手父母必修的第一堂課。而切實地為寶寶做好身體各部位的清潔護理,就能讓寶寶感覺到舒服和舒適。建議爸媽為寶寶準備嬰兒專用的清潔保養用品,例如沐浴用品、潤膚乳液、衣物柔順劑。

嬰兒專用清潔保養用品

●洗髮:根據質地可分為洗髮精、洗髮乳、沐浴洗髮露等。以天然、溫和、中性,不刺激皮膚為宜。

●沐浴:根據質地有沐浴精、沐浴乳、酵素入浴劑、潔膚乳、沐浴粉等。具有滋潤效果,多數可直接加入洗澡水中浸浴,洗後無需沖水,擦乾即可。

●潤膚:根據質地有乳液、乳霜、護膚膏等,主要強調滋潤效果,冬季或在乾冷空間時使用,能預防寶寶皮膚乾燥。

紙上教學

10招,輕鬆學會正確幫寶寶洗澡

1.洗澡前,先將寶寶乾淨的衣服、新的尿布準備好。建議在寶寶下一餐之前1小時,或在喝完奶後2小時再洗澡。

2.夏天洗澡時,建議關閉空調,保持室內通風。冬天如使用電暖器,應與其保持至少1個手臂的距離。倒水時,先倒冷水再加熱水,以免燙傷。水深約達澡盆的1/2~2/3即可。

3.使用水溫計測量水溫時,應確保水溫在38~40℃。或者用媽媽的手測試水溫,感覺微溫即可。

4.將寶寶的衣服鈕扣、綁繩、尿布鬆開,在大腿上放一塊乾淨的浴巾,把寶寶放在上面,一手托著寶寶的頸、背部位,讓寶寶的頭朝向澡盆。

5.將澡巾清洗乾淨後擰乾,利用澡巾的四個角,依序擦拭寶寶的眼、耳、口、鼻。眼睛部位由內往外擦,然後以鼻子為中心,向外輻射輕輕擦整臉,同一部位切忌反復擦拭。

6.將洗髮乳滴在媽媽的掌心,揉搓起泡後再抹在寶寶頭上,清洗時,以手指捂著寶寶兩耳。避免直接將洗髮乳倒在寶寶的頭上,使用沐浴乳或嬰兒香皂亦同。

7.給寶寶脫下衣服,一手托著寶寶的頸、背部位,一手托著寶寶的臀部,再慢慢讓寶寶進入澡盆。

8.從上半身依序清洗,最後再清洗生☆禁☆殖☆禁☆器及肛門部位。寶寶的皮膚皺褶處,包括脖子、腋下、大腿內側、膝蓋內側,男寶寶的睾丸皺褶處,一律要清洗乾淨。

9.以虎口托著寶寶脖子,再用另一隻手的手掌托著寶寶的臀部,翻身之後寶寶是以半趴著的姿勢,跪坐在澡盆中清洗,頭部則由母親的虎口支托。

10.將寶寶翻回正面,一手托著寶寶的頸、背部位,一手托著臀部再翻轉寶寶的身體,然後將寶寶抱起放在母親的大腿上,直接用浴巾包裹,輕輕擦乾。穿上衣服即完成。

推薦閱讀:臨盆待產 孕媽媽該應該如何補(圖文)

清潔保養用品選購要領

●沐浴用品:最好選用同時可以洗髮及沐浴的清潔用品,一次搞定寶寶的沐浴需求。但是如果寶寶的頭髮較多且屬於比較容易分泌油脂者,建議洗髮及沐浴用品要分開選用。

●尿布:有可重複使用的環保型及用完即丟的紙尿褲兩大類。新生兒時期,寶寶可能一天會便便很多次,可以購買價格相對低廉的超薄型紙尿褲,隨著寶寶長大再加購棉厚型的,交替使用。

新生兒必備清潔保養品清單

Tips:根據出生季節及膚質選用沐浴/潤膚用品

品項 冬季 夏季

紙尿褲/紙尿布 視需求(一天需使用約6~10片) 視需求(一天需使用約6~10片)

柔濕巾 視需求 視需求

爽身粉 1瓶 1瓶

嬰兒粉撲盒 1個 1個

嬰兒乳液 1瓶 1瓶

嬰兒沐浴乳/洗髮乳/酵素入浴劑 各1瓶 各1瓶

嬰兒香皂 視需求 視需求

凡士林 1瓶 1瓶

嬰兒專用洗衣液 1瓶 1瓶

衣物柔順劑 1瓶 1瓶

推薦閱讀:臨近生產:孕媽媽該瞭解哪些問題

Part 4 衛生保健

初生嬰兒的抵抗力弱,除了確保居家環境的清潔衛生,也應時刻留意寶寶的個人衛生,包括定時幫寶寶清潔耳道、剪指甲。除了應使用嬰兒專用的棉花棒、指甲剪外,還應備有耳溫槍、喂藥器、吸涕器等用品,在寶寶生病時使用。

嬰幼兒常用保健用品

●量體溫:建議給新生兒使用電子式耳溫槍或肛溫計。使用肛溫計需在測量部位加入少許凡士林,再插入寶寶肛門1~2釐米,等候至少1分鐘。使用耳溫槍則必須確保對準寶寶的耳道,並定期請廠商矯正溫度。

●喂藥:有滴管、喂藥杯、喂藥器等,方便媽媽將藥水直接倒入寶寶口中。不建議將藥水加入牛奶或奶瓶,以免牛奶喝不完而影響服用劑量。

●其他:有吸涕器、退熱貼片、冷熱敷袋等,建議遵循醫師指示使用。

紙上教學

6招,輕鬆學會幫寶寶做好衛生保健

1.眼睛:將棉花棒尖端沿著寶寶的下眼線,由內而外畫一個弧線,避免來回重複擦拭。

2.耳朵:利用棉花棒或紗布巾輕輕擦拭寶寶的外耳道即可。因為寶寶的頭不容易固定,如果擔心傷寶寶的內耳道,可以請醫師協助清理。

3.鼻子:發現寶寶的鼻腔內有很多鼻屎,而導致呼吸不順暢時,就必須清理。用棉花棒輕輕由外而內轉一圈的方式清潔,鼻屎太多會阻礙寶寶呼吸。

4.臍帶護理:每次洗澡後用酒精消毒,直到臍帶掉落且不再滲出血水為止,如果發現肚臍周圍皮膚有惡臭、紅腫且合併發燒症狀時,應就醫處理。

5.剪指甲:使用寶寶專用的指甲剪,在寶寶睡著時給他修剪。避免剪得太深。

6.換尿布:先將乾淨的尿布墊在髒尿布底下。輕輕將寶寶的大腿拉起,利用髒尿布將大部分的便便先擦掉,再使用乾淨的嬰兒柔濕巾,由上而下(肛門最後)將小屁屁擦拭乾淨,避免反覆擦拭,清潔完畢後再包上新的尿布。

推薦閱讀:孕期需進行的特殊產前檢查項目

嬰幼兒專用衛生用品

●棉花棒:清潔寶寶的耳朵、鼻屎、眼睛以及臍帶護理時,都需要使用棉花棒。建議選用嬰兒專用的棉花棒,注意棉花棒的軸徑,以細軸且棉絮劄實不鬆散的為主。

●指甲剪:嬰兒專用的指甲剪,有特殊造型設計,方便媽媽給寶寶剪指甲,而不必擔心弄傷寶寶細嫩的手指。

●洗澡用品:澡盆、浴溫計、大浴巾、小毛巾、紗布澡巾、紗布手帕等。

新生兒必備衛生保健用品清單

Tips:挑選嬰幼兒專用的衛生保健用品

品項 冬季 夏季

澡盆 1個 1個

紗布澡巾 4條 3條

紗布手帕 4條 3條

大浴巾 3條 2條

小毛巾 3條 2條

棉花棒 2盒 2盒

指甲剪 1把 1把

耳溫槍 1支 1支

吸涕器 1支 1支

喂藥器 1支 1支

電暖器 1台 無

空氣淨化器 1台 1台

推薦閱讀:推薦:產前有助於分娩的4種運動

Part 5 新生兒疫苗

新生兒出生24小時後,就會注射第一劑預防疫苗――“卡介苗”,之後寶寶得按時接種各種炎夏預防疫苗。疫苗的接種是為了預防可能造成終生疾患或死亡等重大疾病的發生,不僅是為了寶寶個人的健康,也保障家人、全民的健康。

疫苗類型

●新生兒期常規疫苗:卡介苗、乙型肝炎疫苗、白百破三聯針、口服小兒麻痹疫苗。

●完整呵護~據季節和流行病高發地區注射: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輪狀病毒疫苗、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風疹疫苗、腮腺炎疫苗、甲肝疫苗等。

紙上教學

6招學會處理接種疫苗的副作用

1.必備工具:溫度計或耳溫槍、滴管或喂藥器、藥品、杯子、湯匙、碗。

2.接種疫苗後,寶寶身體可能產生疫苗反應,最常見的狀況為發燒。

3.利用溫度計或耳溫槍,確定寶寶發燒溫度,是否需要服用藥物。

4.若寶寶發燒超過38.5℃,則需服退燒藥;如果是片劑,喂藥前先把藥磨碎,並與少許開水混合,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寶寶服用。

5.用滴管或喂藥器,吸取藥水後再餵食寶寶,之後再喂寶寶溫開水。

6.接種疫苗後,可能出現些微不適的反應,只要媽媽多安撫,就能穩定寶寶情緒。

新生兒階段的預防疫苗

●卡介苗:出生滿24小時後注射,預防新生兒結核菌感染。

●乙型肝炎疫苗:出生24小時之內即可注射,若媽媽為高傳染性帶原者,寶寶需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B型嗜血桿菌疫苗:若寶寶感染到此病菌,極有可能引發全身各部位的嚴重疾病。所以需在流行季節按醫生指示注射。

●口服小兒麻痹疫苗:出生滿2個月後口服。

●肺炎鏈球菌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可保護寶寶免于感染,導致腦膜炎、菌血症等侵入性疾病。

●輪狀病毒疫苗:可以預防由於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在腹瀉高發的季節,醫生會安排寶寶接種此疫苗。

推薦閱讀:專家解答孕媽媽臨產的10個疑問(圖文)

如果選用塑膠奶瓶,建議在奶瓶外觀圖案開始褪色時就必須更換。

●消毒器具:奶瓶清潔刷、清潔液、消毒鍋等。每次喂完奶後,應立刻清洗奶瓶、奶嘴,每天至少一次集中所有的奶瓶、奶嘴,用消毒鍋或傳統煮沸法消毒、烘乾備用。

紙上教學

3招學會正確保存、解凍母乳;4招學會沖泡奶粉

母乳的保存

1.保存母乳時,先將擠出的母乳倒入母乳儲存袋密封好之後,標明日期,放涼後先冷藏再冷凍。

2.取用母乳時,將寶寶一餐量的母乳從冷凍櫃中取出放入冷藏室解凍,或放在流動的水中慢慢解凍。

3.將解凍的母乳倒入奶瓶,放在溫水中隔水加熱。不可用微波爐加熱或煮沸,以免破壞母乳營養成分。解凍後的母乳應當餐食用完畢,不可重複冷凍保存或隔餐給寶寶喝。

推薦閱讀:網友原創:我的產檢費用記帳單

正確沖泡配方奶

1.按照寶寶一餐吃的量,加入適量的溫水,水溫應為38~40℃。加水時,應避免將奶嘴直接放在桌上,建議拿在手上。

2.可以使用調溫器,直接設定好水溫。另外,傳統做法則是先加熱水再加溫水,最後再加奶粉,沖泡好的奶應先滴幾滴在母親手臂內側,從而感受奶水的溫度。如果太燙或太涼,應該採取隔水降溫或加熱的方式,避免直接在已沖泡好的奶水中加水。

3.依照該品牌所建議的奶粉和水的比例,使用奶粉罐裡附贈的量匙,加入適量的奶粉。舀起奶粉時,應將多出的奶粉刮平。建議不要隨意調整奶水的濃稠度,以免造成寶寶電解質不平衡。

4.兩手左右來回搓動瓶身直到奶粉完全溶解,可以減少配方奶所產生的氣泡,這樣寶寶比較不會脹氣。

奶瓶、奶嘴設計特色

●奶瓶:寬口徑——方便沖泡奶粉;防脹氣--有效降低或預防寶寶脹氣;一般口徑PC——耐熱性可達121℃;一般口徑PES——耐熱性可達180℃,不含雙酚A。

●奶嘴:初生寶寶建議使用小圓孔奶嘴,避免喝奶時容易嗆到。特殊造型的奶嘴,例如仿母親乳☆禁☆房設計的奶嘴頭,可以提高寶寶對奶嘴的接受度。

●消毒鍋:有蒸氣消毒鍋或紫外線消毒鍋兩大類,具有與傳統煮沸法相同的消毒效果。消毒鍋也應定時清洗及淨空消毒。

推薦閱讀:孕媽媽怎樣克服分娩疼痛的秘笈

新生兒必備哺喂用品清單

Tips:依照媽媽哺喂需求調整所需用品及數量

品項 母乳 配方奶

集乳袋/集乳瓶 視需求 無

吸乳器 視需求 無

防溢乳墊 視需求 無

奶瓶(大) 視需求 6~8支

奶瓶(小) 視需求 2支

安撫奶嘴 視需求 2個

圍兜 5件 3件

奶瓶、奶嘴刷 各1 各1

奶瓶消毒鍋 1個 1個

推薦閱讀:產前準備:生寶寶應該怎樣選醫院

Part 3 清潔保養

學會正確地給寶寶洗澡,是新手父母必修的第一堂課。而切實地為寶寶做好身體各部位的清潔護理,就能讓寶寶感覺到舒服和舒適。建議爸媽為寶寶準備嬰兒專用的清潔保養用品,例如沐浴用品、潤膚乳液、衣物柔順劑。

嬰兒專用清潔保養用品

●洗髮:根據質地可分為洗髮精、洗髮乳、沐浴洗髮露等。以天然、溫和、中性,不刺激皮膚為宜。

●沐浴:根據質地有沐浴精、沐浴乳、酵素入浴劑、潔膚乳、沐浴粉等。具有滋潤效果,多數可直接加入洗澡水中浸浴,洗後無需沖水,擦乾即可。

●潤膚:根據質地有乳液、乳霜、護膚膏等,主要強調滋潤效果,冬季或在乾冷空間時使用,能預防寶寶皮膚乾燥。

紙上教學

10招,輕鬆學會正確幫寶寶洗澡

1.洗澡前,先將寶寶乾淨的衣服、新的尿布準備好。建議在寶寶下一餐之前1小時,或在喝完奶後2小時再洗澡。

2.夏天洗澡時,建議關閉空調,保持室內通風。冬天如使用電暖器,應與其保持至少1個手臂的距離。倒水時,先倒冷水再加熱水,以免燙傷。水深約達澡盆的1/2~2/3即可。

3.使用水溫計測量水溫時,應確保水溫在38~40℃。或者用媽媽的手測試水溫,感覺微溫即可。

4.將寶寶的衣服鈕扣、綁繩、尿布鬆開,在大腿上放一塊乾淨的浴巾,把寶寶放在上面,一手托著寶寶的頸、背部位,讓寶寶的頭朝向澡盆。

5.將澡巾清洗乾淨後擰乾,利用澡巾的四個角,依序擦拭寶寶的眼、耳、口、鼻。眼睛部位由內往外擦,然後以鼻子為中心,向外輻射輕輕擦整臉,同一部位切忌反復擦拭。

6.將洗髮乳滴在媽媽的掌心,揉搓起泡後再抹在寶寶頭上,清洗時,以手指捂著寶寶兩耳。避免直接將洗髮乳倒在寶寶的頭上,使用沐浴乳或嬰兒香皂亦同。

7.給寶寶脫下衣服,一手托著寶寶的頸、背部位,一手托著寶寶的臀部,再慢慢讓寶寶進入澡盆。

8.從上半身依序清洗,最後再清洗生☆禁☆殖☆禁☆器及肛門部位。寶寶的皮膚皺褶處,包括脖子、腋下、大腿內側、膝蓋內側,男寶寶的睾丸皺褶處,一律要清洗乾淨。

9.以虎口托著寶寶脖子,再用另一隻手的手掌托著寶寶的臀部,翻身之後寶寶是以半趴著的姿勢,跪坐在澡盆中清洗,頭部則由母親的虎口支托。

10.將寶寶翻回正面,一手托著寶寶的頸、背部位,一手托著臀部再翻轉寶寶的身體,然後將寶寶抱起放在母親的大腿上,直接用浴巾包裹,輕輕擦乾。穿上衣服即完成。

推薦閱讀:臨盆待產 孕媽媽該應該如何補(圖文)

清潔保養用品選購要領

●沐浴用品:最好選用同時可以洗髮及沐浴的清潔用品,一次搞定寶寶的沐浴需求。但是如果寶寶的頭髮較多且屬於比較容易分泌油脂者,建議洗髮及沐浴用品要分開選用。

●尿布:有可重複使用的環保型及用完即丟的紙尿褲兩大類。新生兒時期,寶寶可能一天會便便很多次,可以購買價格相對低廉的超薄型紙尿褲,隨著寶寶長大再加購棉厚型的,交替使用。

新生兒必備清潔保養品清單

Tips:根據出生季節及膚質選用沐浴/潤膚用品

品項 冬季 夏季

紙尿褲/紙尿布 視需求(一天需使用約6~10片) 視需求(一天需使用約6~10片)

柔濕巾 視需求 視需求

爽身粉 1瓶 1瓶

嬰兒粉撲盒 1個 1個

嬰兒乳液 1瓶 1瓶

嬰兒沐浴乳/洗髮乳/酵素入浴劑 各1瓶 各1瓶

嬰兒香皂 視需求 視需求

凡士林 1瓶 1瓶

嬰兒專用洗衣液 1瓶 1瓶

衣物柔順劑 1瓶 1瓶

推薦閱讀:臨近生產:孕媽媽該瞭解哪些問題

Part 4 衛生保健

初生嬰兒的抵抗力弱,除了確保居家環境的清潔衛生,也應時刻留意寶寶的個人衛生,包括定時幫寶寶清潔耳道、剪指甲。除了應使用嬰兒專用的棉花棒、指甲剪外,還應備有耳溫槍、喂藥器、吸涕器等用品,在寶寶生病時使用。

嬰幼兒常用保健用品

●量體溫:建議給新生兒使用電子式耳溫槍或肛溫計。使用肛溫計需在測量部位加入少許凡士林,再插入寶寶肛門1~2釐米,等候至少1分鐘。使用耳溫槍則必須確保對準寶寶的耳道,並定期請廠商矯正溫度。

●喂藥:有滴管、喂藥杯、喂藥器等,方便媽媽將藥水直接倒入寶寶口中。不建議將藥水加入牛奶或奶瓶,以免牛奶喝不完而影響服用劑量。

●其他:有吸涕器、退熱貼片、冷熱敷袋等,建議遵循醫師指示使用。

紙上教學

6招,輕鬆學會幫寶寶做好衛生保健

1.眼睛:將棉花棒尖端沿著寶寶的下眼線,由內而外畫一個弧線,避免來回重複擦拭。

2.耳朵:利用棉花棒或紗布巾輕輕擦拭寶寶的外耳道即可。因為寶寶的頭不容易固定,如果擔心傷寶寶的內耳道,可以請醫師協助清理。

3.鼻子:發現寶寶的鼻腔內有很多鼻屎,而導致呼吸不順暢時,就必須清理。用棉花棒輕輕由外而內轉一圈的方式清潔,鼻屎太多會阻礙寶寶呼吸。

4.臍帶護理:每次洗澡後用酒精消毒,直到臍帶掉落且不再滲出血水為止,如果發現肚臍周圍皮膚有惡臭、紅腫且合併發燒症狀時,應就醫處理。

5.剪指甲:使用寶寶專用的指甲剪,在寶寶睡著時給他修剪。避免剪得太深。

6.換尿布:先將乾淨的尿布墊在髒尿布底下。輕輕將寶寶的大腿拉起,利用髒尿布將大部分的便便先擦掉,再使用乾淨的嬰兒柔濕巾,由上而下(肛門最後)將小屁屁擦拭乾淨,避免反覆擦拭,清潔完畢後再包上新的尿布。

推薦閱讀:孕期需進行的特殊產前檢查項目

嬰幼兒專用衛生用品

●棉花棒:清潔寶寶的耳朵、鼻屎、眼睛以及臍帶護理時,都需要使用棉花棒。建議選用嬰兒專用的棉花棒,注意棉花棒的軸徑,以細軸且棉絮劄實不鬆散的為主。

●指甲剪:嬰兒專用的指甲剪,有特殊造型設計,方便媽媽給寶寶剪指甲,而不必擔心弄傷寶寶細嫩的手指。

●洗澡用品:澡盆、浴溫計、大浴巾、小毛巾、紗布澡巾、紗布手帕等。

新生兒必備衛生保健用品清單

Tips:挑選嬰幼兒專用的衛生保健用品

品項 冬季 夏季

澡盆 1個 1個

紗布澡巾 4條 3條

紗布手帕 4條 3條

大浴巾 3條 2條

小毛巾 3條 2條

棉花棒 2盒 2盒

指甲剪 1把 1把

耳溫槍 1支 1支

吸涕器 1支 1支

喂藥器 1支 1支

電暖器 1台 無

空氣淨化器 1台 1台

推薦閱讀:推薦:產前有助於分娩的4種運動

Part 5 新生兒疫苗

新生兒出生24小時後,就會注射第一劑預防疫苗――“卡介苗”,之後寶寶得按時接種各種炎夏預防疫苗。疫苗的接種是為了預防可能造成終生疾患或死亡等重大疾病的發生,不僅是為了寶寶個人的健康,也保障家人、全民的健康。

疫苗類型

●新生兒期常規疫苗:卡介苗、乙型肝炎疫苗、白百破三聯針、口服小兒麻痹疫苗。

●完整呵護~據季節和流行病高發地區注射: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輪狀病毒疫苗、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風疹疫苗、腮腺炎疫苗、甲肝疫苗等。

紙上教學

6招學會處理接種疫苗的副作用

1.必備工具:溫度計或耳溫槍、滴管或喂藥器、藥品、杯子、湯匙、碗。

2.接種疫苗後,寶寶身體可能產生疫苗反應,最常見的狀況為發燒。

3.利用溫度計或耳溫槍,確定寶寶發燒溫度,是否需要服用藥物。

4.若寶寶發燒超過38.5℃,則需服退燒藥;如果是片劑,喂藥前先把藥磨碎,並與少許開水混合,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寶寶服用。

5.用滴管或喂藥器,吸取藥水後再餵食寶寶,之後再喂寶寶溫開水。

6.接種疫苗後,可能出現些微不適的反應,只要媽媽多安撫,就能穩定寶寶情緒。

新生兒階段的預防疫苗

●卡介苗:出生滿24小時後注射,預防新生兒結核菌感染。

●乙型肝炎疫苗:出生24小時之內即可注射,若媽媽為高傳染性帶原者,寶寶需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B型嗜血桿菌疫苗:若寶寶感染到此病菌,極有可能引發全身各部位的嚴重疾病。所以需在流行季節按醫生指示注射。

●口服小兒麻痹疫苗:出生滿2個月後口服。

●肺炎鏈球菌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可保護寶寶免于感染,導致腦膜炎、菌血症等侵入性疾病。

●輪狀病毒疫苗:可以預防由於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在腹瀉高發的季節,醫生會安排寶寶接種此疫苗。

推薦閱讀:專家解答孕媽媽臨產的10個疑問(圖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