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生長痛你知道嗎?孩子這幾種腿疼你分得清嗎?

前幾天收到洋洋媽媽的緊急電話求助, 說最近孩子傍晚時分老是喊腿疼, 一開始以為是玩的時候磕到碰到了, 連忙檢查, 可什麼也沒有!晚上也乖乖睡覺, 第二天也活蹦亂跳的。

接連幾天, 洋洋老是這麼喊, 就不理她了。 可是她奶奶不幹了, 說:“孩子不會說謊, 她說疼, 肯定是受傷了。 ”可去到醫院檢查, 結果真的啥都沒有!

洋洋媽媽很焦慮說:王榮輝老師, 您得幫幫我, 孩子是在求關注呢?還是真的有什麼潛在的毛病?家裡老人著急, 還說可能是有什麼不乾淨的東西, 要去“跳大神”呢?

來無影去無蹤的“生長痛”

Advertisiment

聽到這裡我就不禁哈哈大笑起來了。 洋洋3歲了, 正是活潑好動, 調皮搗蛋的時候, 也正是瘋狂長個子的時候, 尤其現在是夏天。

聽了洋洋媽媽剛剛的描述, 估計就是遭遇生長痛了。 也只有這來無影去無蹤的“生長痛”, 才能讓老人家焦慮擔心到要去“跳大神”了。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瞭解一下這神奇的“生長痛”。

生長痛:是發生在2-12歲的孩子身上的一種臨床反應, 尤其發生在身高高速發展期。 主要原因就是某些連接的部位生長速度不同步, 有差異產生的撕扯導致的疼痛。 通常表現是(大腿、小腿、膝蓋)隱隱作痛, 可能是酸痛不適, 也可能是比較強烈的疼痛感, 程度因人而異。

但生長痛不是病, 媽媽們不用擔心, 不會影響孩子的發育。 這種痛不是明顯出現在某一個點上。

Advertisiment
所以孩子一般都籠統地說:“媽媽, 我腿痛。 ”但是詢問他具體是哪裡痛?怎麼痛?孩子卻說不清楚。 生長痛是突發的, 而且不紅不腫。

“生長痛”無關缺鈣, 需要內服+外敷

洋洋媽媽就納悶了, 說王榮輝老師, 為什麼孩子總是晚上喊疼, 第二天又沒事活蹦亂跳了,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孩子休息好了就不疼了。 白天活動量大, 體內組織代謝產物相對較多, 同時大運動量也會產生酸性代謝產物堆積, 兩者疊加導致的肌肉酸痛, 所以充分的休息能緩解肌肉酸痛。

因此“生長痛”與缺鈣沒有關係, 即便是鈣充足的孩子也可能出現“生長痛”, 而且即便補了鈣, 對“生長痛”也起不了什麼緩解作用。

但是平時可以給孩子吃一些促進軟骨組織成長的牛奶、骨頭、核桃、雞蛋等高蛋白食物,

Advertisiment
以及促進膠原合成的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 來提升肌肉的拉力, 有助於疼痛自然消失。

這是“內服”, 同時還有“外敷”的方法——熱敷、按摩。

如果孩子出現生長痛, 在臨睡前, 媽媽用熱毛巾敷敷腿, 或是溫柔地幫他進行腿部按摩, 這樣不僅能緩解疼痛, 也能讓孩子放鬆下來, 安靜舒服地入睡。 大一些的孩子也可以在睡前用熱水泡泡腳, 促進腿部血液迴圈。

同時也可以輔助以注意力轉移法, 媽媽們是不是納悶為啥孩子老是在傍晚或者晚上的時候喊疼, 為啥生長痛總喜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來搗蛋?

其實孩子並不是只要晚上的時候經歷生長痛, 只不過白天他顧著玩注意不到。

Advertisiment
所以我們可以依葫蘆畫瓢, 在孩子喊疼的時候給他講講故事, 一起看看繪本, 這樣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他們就不會感覺到那麼疼了。

“生長痛”不可怕, 這些腿痛要謹慎

雖說生長痛不是病, 但它所表現出的症狀卻和一些疾病非常類似, 所以也容易造成誤判。 特別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 不能很清楚地表達, 這就需要我們更加用心, 注意區分以下幾種與生長痛有相似點的病症。

關節炎:尤其是青少年關節炎, 是最容易被誤判為生長痛的一種。 如果孩子不僅關節痛, 還出現紅腫, 家長就需要注意了, 最好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因為生長痛是不會出現紅腫的。

骨折骨裂: 如果孩子是單側腿、膝蓋或屁股疼痛, 而且疼痛一側活動起來有困難,

Advertisiment
甚至出現一瘸一拐的現象, 家長也需要及時帶去醫院, 進行X光檢查, 或者是骨折骨裂。 因為生長痛一般是左右腿對稱出現。

骨癌:骨瘤早期症狀也和生長痛很相似, 不能掉以輕心。 如果孩子疼痛時間長, 疼痛強度大, 而且出現在某個特定部位, 家長就需要提高警惕。

如果一開始是在走路、跑跳時疼痛, 逐漸發展成坐著躺著都痛, 並且經過休息後疼痛仍得不到緩解, 那家長務必一定帶孩子去正規醫院進行詳細檢查。

白血病:白血病有一個表徵為骨髓膨脹、骨膜受到拉伸而引起骨骼疼痛, 尤其是膝蓋的下方最為明顯。 但白血病除了骨和關節疼痛之外還伴隨著高燒, 臉色蒼白、貧血等其他症狀。

總之, 孩子持續疼痛超過一個月或者,每次疼痛是同一個部位,父母就需要提高警惕,還是儘快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為好!

孩子持續疼痛超過一個月或者,每次疼痛是同一個部位,父母就需要提高警惕,還是儘快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為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