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生育“連累”半數職場女性

生育後近半數職業受影響

智聯招聘調查顯示, 超過四成職場女性表示職業發展並未因生育發生明顯變化。 但也有45.4%的職場女性表示因為生育, 職業發展受到了負面影響, 其中23.6%表示自己在生育後失業, 17.6%表示自己被調崗, 4.2%表示薪酬有所下降。

調查同時顯示, 也有6.8%的職場女性表示自己在生育後反而升職, 2.3%的職場女性得到了加薪。 智聯招聘職場專家分析, 這與職場女性因為生育責任感增加, 工作幹勁增加有關。

選擇最佳生育時機是關鍵

從生育時間看, 接受調查的四成職場女性認為28至30歲是生育的最佳年齡,

Advertisiment
還有近四成女性選擇了25至27歲。 可以看出, 近八成的職場女性希望在工作3至5年後要孩子。

據瞭解, 達到生育年齡的職場女性一般已經有了3年左右的工作經驗, 個人的職業目標逐漸清晰, 也正是職業發展的關鍵時期, 選擇生育時間還要看目前崗位的情況。 但事實上, 目前職場中選擇30歲後生育的女性比例不斷上升, 個人發展的期望與現實工作、生活的壓力, 令職場女性很難實現自己理想的人生軌跡。 如果是關鍵崗位, 離開3個月必然有人代理, 所以尋找最佳生育時機, 實現個人的“計畫”生育, 才能做到遊刃有餘。

六成人不會為工作放棄生育

對大多數職場女性來說, 是“生”還是“升”, 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雖然生育的確會為職場女性的職業發展帶來一些影響和變化,

Advertisiment
但這並不影響大多數職場人“照常”生育的態度。 超過六成職場人表示不會為了事業放棄生育, 而且在這個問題上, 職場男性和女性的觀點幾乎一致, 比例分別為64.3%和65.6%。

調查資料顯示, 因為事業而打算放棄生育的女性達到了18%, 17%的職場男性同意自己的另一半因為事業發展放棄生育的想法。 還有18.8%和16.4%的職場男性和女性對將來是否生育未做出肯定的答案。 “不生”的主要原因都選擇“養孩子費用太高”, 其次是怕“時間和精力不夠”。

人力資源專家:工作中避免請假和談論孩子

北方人力資源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青田表示, 第一, 職場女性要學習相關的勞動法律, 在遇到問題時,

Advertisiment
用法律法規保護自己;第二, 在生育結束回到單位後儘量避免請假, 上班時可以把孩子託付給家中老人, 否則孩子、工作兩頭都照顧不周全;第三, 在工作場合, 最好減少談論家庭和孩子的次數, 這樣會給領導和同事留下沒有認真工作的印象。

社科院專家:休業充電對抗產後“職場抑鬱”

市社科院專家郝麥收表示, 女性是生命的天使, 社會應當尊重母親, 主動保護女性生育期的經濟利益。 與此同時, 職場女性也需要提高維權意識, 當發生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 勇於維護自己應得的權益。 如遇到調崗、降薪等令人“抑鬱”的遭遇, 與其在原單位“委屈”自己, 不如選擇在生育後“休業”一段時間, 不僅可以專心照顧孩子, 還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學習、充電,

Advertisiment
日後尋找更好的工作機會。

此外, 郝麥收還呼籲政府能夠大力發展社會育嬰事業, 建立“社會生育基金”, 在女性生育後的3年內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 解除“職場媽媽”的生育之憂。

職業顧問:選擇事業平穩期生育

記者採訪了幾位元專業職業顧問, 他們大多認為, 在工作三五年後, 當事業進入一個相對平穩期時, 職場女性就應該開始考慮生育的問題了。 因為對於職業發展的追求往往是“永無止境”的, 如果選擇在事業相對平穩的時期進行生育, 完成人生大事後, 再繼續向下一個發展階段前進, 這樣更容易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此外, 生育本身並非女性職業生涯“絆腳石”, 關鍵是要做好個人規劃, 既要考慮目前工作狀況,

Advertisiment
更要考慮自身健康、精力以及家庭等因素, 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幸福的“職場媽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