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生二胎不只是爸媽的事

現在大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 很多夫妻都想再生一個寶寶。 隨著“單獨二胎”政策的實施, 越來越多的家庭就開始進行二胎籌畫了。 但是, 你們沉浸在要二胎的喜悅當中的時候, 有沒有考慮過大寶願不願意呢, 如果協調不好, 大寶可能會強烈反對哦!想生二胎的爸爸媽媽該怎麼做才能妥妥的呢?

大寶為什麼不想要弟弟妹妹?

1、強烈的佔有欲

在“四二一”的家庭結構中, 寶寶處於家庭中心, 所有人都圍著寶寶團團轉。 家中就這麼一個寶貝, 寶寶理所當然地佔據了所有的愛與關注。 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

Advertisiment
大人首先考慮的是寶寶。 久而久之, 寶寶成了“小霸王”, 覺得無論家庭中有什麼好東西, 都應該屬於自己。 但是, 家裡一旦有了小寶, 大寶的危機感隨之而來——是不是家中有什麼好東西小寶就會來和自己搶?是不是所有的好東西都不再是自己一個人的呢?這種危機感會使得大寶覺得小寶降臨後會來搶原本就屬於自己的東西, 反感甚至抵觸小寶的降臨。

2、安全感的缺乏

生活中, 我們不難發現當寶寶不聽話時, 有的父母就會嚇唬寶寶“你再不乖, 媽媽(爸爸)就不要你了”, 久而久之, 這種言語恐嚇對寶寶產生消極影響, 時刻擔心有一天爸爸媽媽會真的不要自己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 如果爸爸媽媽開始籌畫再要一個寶寶, 無意識的將陪伴大寶的時間用於迎接小寶降臨的準備中,

Advertisiment
就使得大寶對未來的生活產生焦慮, 認為爸爸媽媽已經不愛自己、不要自己了, 小寶要來搶爸爸媽媽, 從心裡上反對小寶的降臨。

生育前的準備工作:

1、徵求大寶的意見

可以把自己為什麼想再生一個寶寶的想法告訴大寶, 同時也聽聽大寶的想法。 當大寶表現出過激行為時, 爸爸媽媽不應訓斥大寶不懂事, 應該儘量理解他的想法, 安撫他的情緒。 在隨後一段時間避免當著大寶的面提到生小寶的事, 等大寶情緒穩定以後再試著一起商量。

2、多提有小寶的好處

在平時的生活中, 爸爸媽媽可以多給大寶講講有小寶的好處。 例如, 爸爸媽媽早上和大寶做遊戲, 當大寶玩得正盡興時,

Advertisiment
爸爸媽媽卻不得不去上班, 這時候可以告訴大寶, 爸爸媽媽要去上班不能陪寶寶玩了, 要是有了弟弟妹妹就好了, 弟弟妹妹可以整天陪寶寶玩。 通過類似的心理暗示, 讓大寶逐漸明白小寶的好處, 慢慢開始接受小寶。

3、進行移情訓練

移情, 就是換位思考, 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上看問題。 家中爸爸媽媽可以和大寶進行角色扮演, 體會不同的人對於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理解和感受。 例如, 可以讓大寶扮演一下爸爸(媽媽), 爸爸媽媽則扮演大小寶。 在有趣的遊戲互動中, 讓大寶感受到有了小寶後, 自己也能像爸爸媽媽那樣與小寶進行有趣的遊戲, 從而降低對小寶的排斥。

生育後的準備工作:

1、堅持均愛原則

當小寶出生以後,

Advertisiment
爸爸媽媽對家中兩個寶寶的付出與關注要做到盡可能平等。 寶寶是敏感的, 爸爸媽媽究竟愛不愛自己, 寶寶不是看你怎麼說, 而是看你怎麼做。 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 要特別注意, 不要首先考慮小寶, 然後才附帶想到大寶。 這樣做大寶可能會產生爸爸媽媽不再愛自己、小寶搶走了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的錯覺。

2、進行親子互動

爸爸媽媽在平時的閒置時間裡, 可以和寶寶們一起進行親子間的互動, 培養大小寶的感情。 例如, 在親子閱讀時, 可以把大小寶一同摟在懷裡, 或者自己抱著大寶, 讓大寶摟著小寶, 通過這樣一種身體的接觸, 滿足大寶的情感需求, 讓大寶覺得自己在爸爸媽媽心中的地位還是很重要, 爸爸媽媽沒有被小寶搶走。

Advertisiment

3、讓寶寶們單獨相處

爸爸媽媽可以創造一些機會讓寶寶們單獨相處, 提供能讓大小寶共同相處的圖書玩具等。 此外, 還應交給大寶和小寶相處的小技巧。 例如, 可以讓大寶念爸爸媽媽以前講過的小故事給小寶聽, 或者表演新學到的兒歌。 在這過程中, 大寶會感到自己能獨自照顧好小寶, 體會到當哥哥(姐姐)的自豪感。

小編想說, 生育二胎也與大寶有著重要的關係, 不只是爸爸媽媽兩個人的事情。 在準備生育二胎前爸爸媽媽應該對大寶做好思想工作, 和大寶一起迎接小寶的降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