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現代幼兒需要模仿學習的範本

“請問小孩子幾歲才會看書呢?”

“不會說話就會看書了。 ”我回答說!

“我寫了一套十本的‘達達長大了’, 就是給一歲半到三歲, 還不太會說話的奶娃娃看的。 ”

也許有人覺得奇怪, 一歲半的奶娃娃連話都說不清楚, 能看什麼書呢?事實上他們不但會看, 而且很喜歡看呢!

因為他們想知道, 跟自己差不多一樣大的孩子, 過著什麼樣的生活0他們更想知道, 要怎麼樣表現, 才能得到大人的誇獎和疼愛。 他們需要學習的範本, 他們要看著學, 跟著學。 我所塑造的“達達”就是跟他們差不多一樣大的孩子, 他一心想學好, 但偶爾也會失敗。

Advertisiment
奶娃娃讀者看了有親切感, 馬上認同達達, 跟著達達從失敗的經驗學好、學乖。 達達得到誇獎的每一件事, 他都會學著去做, 去表現;達達能辦到的事, 他也一定要辦到。 達達自然成了他仿效、學習的範本。

為什麼從前的奶娃娃沒書看, 也能學好、學乖呢?其實從前的你我, 也是看書長大的。 只是那時候看的書是“人”書, 而不是圖畫書。 我們還是奶娃娃的時候, 生活在人口眾多的大家庭裡, 身邊兒隨時都有比我們稍大, 或跟我們差不多一樣大的孩子, 供我們觀察、學習。 從觀察中, 我們自然知道什麼是好, 什麼是壞。 看到別人被誇獎, 就知道那是值得學習的;看到別人挨駡, 就知道那是不好的行為。 那時候我們看的是活生生的真人真事;現代的幼兒沒有真人真事可以看,

Advertisiment
只好看圖畫書。 如果連圖畫書也不看, 那就不知如何做個乖寶寶了。

當然, 奶娃娃看書, 是需要大人引導的。 曹俊彥畫的達達非常惹人愛, 動作表情都很生動傳神, 大人只要看著畫頁上的簡單幾個字, 就能把達達描述得活靈活現, 如同真人真事一樣。 一歲半到三歲的奶娃娃雖然不大會說話,但他們聽得懂大人說的話, 也看得懂書上畫的達達在做什麼。 因此他們對自己的“會看書”一定驚喜, 也一定很得意, 不但要一看再看地重複證明自己的“看書”能力, 還會找人炫耀。 看到客人來, 就拿出書咿咿呀呀指著書上的達達, 說他乖, 或笑他出糗事呢!想想看, 孩子這麼小就喜歡看書,

Advertisiment
對書感興趣, 以後長大, 還怕他不愛讀書嗎?我自認我的工作, 是在為很多很多奶娃娃寫著人生的第一本書。 因為責任重大, 戰戰兢兢地唯恐有什麼不當或不妥。 是什麼動機引發我創作這套書呢?

前年到美國幫女兒坐月子, 她生的是第二個孩子。 生產住院時, 上面那個一歲半的孩子由我負責照顧, 我帶他、逗他, 陪他看圖畫書。 看著看著, 忽然想到國內專為幼兒寫的書實在太少, 而那太少的幾種書, 也多半是屬於“認知”和“趣味性”的。 正正經經教幼兒學做乖寶寶的圖畫書根本缺乏。 因此靈機一動, 將訓練外孫坐尿桶的經驗和心得, 編寫成一本“尿布Bye-Bye”, 寄給信誼基金會的張執行長。 沒想到她不但感興趣, 還積極地遨我多寫幾本,

Advertisiment
以便輯成套書出版。 我當然很興奮, 因此想著一歲半到三歲幼兒, 可能發生的問題和必須養成的生活習慣等, 又編寫了“達達看醫生”、“達達的毯子”、“杯子破了”、“八個垃圾桶”四本。 後來又出第二輯, 內容包括“達達的大拇指”、“小凳子”、“達達會幫忙收拾’’、“收-拾”、“達達洗澡”。

我相信這些書不但能成為三歲前幼兒的學習範本, 更可以成為忙碌父母教育幼兒的最大幫手。 尤其白天把幼兒交給保姆照顧的家庭。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