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玩具總動員 玩并成長著

0-1歲:感知世界

我不知道寶寶是否能聽得懂我在叫他的名字, 是否認識我就是他的媽媽, 但我知道當我抱著他的時候, 他會很乖很安靜。 這個大千世界的一切對他來說都是陌生而好奇的, 以至于他對一切都有興趣去嘗試。 他喜歡摸他看到的一切, 然后再把小手指放在嘴里吸吮, 不知道他能品嘗出什么滋味呢?

專家提示:

0-1歲的寶寶是“研究員”, 對一切都感興趣, 哪怕是成人感覺最無聊的東西。 寶寶的主要任務是發現自己的身體與周圍環境的聯系, 感知覺器官在認知事物的同時獲得了快速成長和發育。

Advertisiment


專家建議:0-1歲兒童應該玩什么?

這個階段的寶寶應該玩那些能起到刺激感官發育、鍛煉頸部肌肉、鍛煉眼睛協調能力、鍛煉身體運動能力和手部抓握能力的玩具, 那些能讓寶寶啃咬、摸、抓、打、踢、握、看、聽的感官類玩具是最合適他們的。

動作獲得回應能令寶寶不斷嘗試這個動作直到熟練而轉向其他目標。 如:腿部的踢蹬動作能引起栓在窗頭的玩具搖動發出聲響, 寶寶就比那些沒有獲得刺激的寶寶更多地進行踢蹬運動, 達到鍛煉腿部肌肉, 為學步做好準備。

TIPS:0-1歲兒童玩具的4大誤區

1.看圖識物::寶寶或許能分辨得出圖片上什么是蘋果, 但卻不能使寶寶獲得現實中蘋果的形狀、味道、質感。 因此, 脫離現實環境, 將使寶寶無法從大量的物體中提取相同的特質,
Advertisiment
他將失掉想像力和創造力以及適應環境的能力。

2.用電視教寶寶說話:寶寶無法通過“聽”來將語言和現實物體配對, 缺乏交流的語言學習將會傷害寶寶學習交流的熱情。

3.聽古典音樂:別以為聽古典音樂能刺激寶寶智力發育, 實際上有些音樂是令他們感到不舒服的。 對于寶寶來說, 沒有什么音樂比媽媽的歌聲更動聽的了。

4.貴重的玩具:對寶寶而言, 所有的玩具沒有什么本質的區別, 所以不一定貴重的玩具就是好玩具。 相反, 一些手工制作的簡單玩具, 恰恰是不錯的選擇。

   

專家Q&A

Q:我家的寶寶為什么愛扔玩具?

A:3-4個月的寶寶已經具備抓握能力, 他通過抓放來鍛煉對手臂的控制能力,

Advertisiment
同時進行空間的探索。 此時的他們扔東西, 以為看不到的東西就不存在了, 但如果父母耐心地給他撿, 漸漸地到了8個月時, 寶寶頭腦發育歷史上第一個里程碑出現了——他們發現即使自己看不到的東西也是有可能存在某個地方的, 也就是獲得了客體永久性概念。

Q:雖然寶寶的玩具有許多, 但她為什么只玩其中一個玩具?

A:當某個玩具或是某件物體正好能滿足寶寶發展的需要, 寶寶就會全身心投入“研究工作”, 運用自己的身體使用自己所掌握的一切形式來了解它。 此時, 父母會發現無論如何你也不能把他抱開, 否則他會變得暴躁, 會大哭大鬧。 不論是玩具還是鞋子等家庭生活用品, 只要不是危險的, 父母就應該讓寶寶用自己的方式去感知它了解它。

Advertisiment
當寶寶已經將它的表象存入大腦或是掌握一項新技能之后, 自然會放棄, 尋找新的目標。

1-2歲:探索世界

寶寶1歲半了, 他的精神越來越足, 對世界充滿了求知欲望, 什么都要摸一摸、抓一抓。 他已經開始嘗試著獨立行走了, 雖然走得還歪歪斜斜的, 如果讓他去追喜歡的小鴨子玩具, 他會特別開心, 笑得合不攏嘴。 另外, 他也能說一些簡單的句子了, 可以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了。 看著寶寶一天天長大, 心中無限幸福。

專家提示:1-2歲時的寶寶是“探索家”, 他喜歡以新奇的方式探索物體的特征, 并且熟練地加以分類;他們開始有目的地模仿成人的動作。 另外寶寶還能用簡單的語言和表情表達自己的意圖。

Advertisiment

專家建議:1-2歲寶寶應該玩什么?

那些可以放進拿出的數學玩具, 如:套盒、圖形盒、串珠等;還有能推推拉拉的運動玩具, 如:能裝東西的小拖車、會發聲的小鴨子等等;以及比較大塊的疊高積木、三塊一組的拼板等感官類玩具都是寶寶心愛之物。 各種仿真的家庭用具也能激發寶寶的模仿熱情, 比如“種花”的小塑料鏟子。

TIPS:如何保護寶寶不受傷害?

1. 寶寶對危險的物體并沒有親身體驗, 因此他莽撞大膽。 父母一定要將寶寶身邊鋒利的、容易被吞咽的、有毒的、帶電的、帶火的物體拿開。 在選擇玩具時, 也一定要挑選那些安全的, 經過國家質量認證的玩具, 并根據玩具上的年齡段提示來為寶寶選擇玩具。

2. 寶寶對身體的控制能力還不夠成熟, 對自身能力判斷不足,因而他可能嘗試一些危險的行為,比如從高高的沙發上跳下來。父母不能單獨把寶寶留在自己無法控制情況的地方,在玩耍時,父母也一定要充分預計到游戲會有什么意外和后果,并提前做好預防措施。

專家Q&A:

Q:寶寶為什么不愛收拾玩具?

A:寶寶不愛收拾玩具具有多方面原因,比如:

① 如果父母認為寶寶收拾之后仍然是亂糟糟的,干脆替他收拾……寶寶慢慢地就會放棄,變得缺乏秩序感。

② 家庭環境是無序的,也會讓寶寶吸收入心靈,從而順應這樣的生活方式。

③ 寶寶沒有屬于自己的儲物空間,因收拾工作特別困難而放棄。

所以,建議父母創造一個有序的家居環境,給寶寶一個屬于他自己的,方便他分類擺放玩具的柜子,并且給寶寶收拾玩具的自由。一開始可以嘗試著跟寶寶合作收拾玩具,讓他感受整齊有序帶來的美感,激發他對秩序的渴望。接著可以試著讓他獨自收拾,并把收拾玩具作為一項規則確定下來。

當孩子已經通過秩序敏感期獲得對周圍環境的控制感之后,他就會把探索行為擴大到更為廣泛的領域,工作的材料變得越來越多時,他的秩序敏感期開始逐漸弱化。到孩子四歲左右,秩序敏感期的現象已經很難被觀察到。

Q:為什么寶寶喜歡破壞玩具?

A:寶寶對物體的研究有可能會造成它的損壞,比如:他會拿玩具小汽車來壓一下、踩一下,或從高空扔下來……總之他們研究的方式無奇不有。正因為如此他獲得了更多關于物體特質方面信息,他是一位充滿藝術氣質的探索者。

2-3歲:模仿大師

寶寶在我們的關愛中慢慢長大,有時頑皮淘氣、有時又像個小大人一樣,惹人喜愛。他開始喜歡模仿家人做飯的樣子,為他的布娃娃們做晚飯;裝作警察的樣子,為樓下的車輛指揮交通……是的,他就在這樣的“自我陶醉”中慢慢成長。

專家提示:2-3歲的寶寶是倔強的模仿專家,他會通過人物模仿或角色扮演來洞察自己和世界之間的聯系,他通常扮演家庭場景和常見的職業人物,比如醫生、警察、老師等。你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醫生玩具、廚房玩具、警察玩具等等,幫助寶寶增強社會適應性。花很多時間在社會性游戲上的寶寶一般智力發展超前,能更好地理解別人的感受。

專家建議:2-3歲寶寶應該玩什么?

除了那些模仿和角色扮演玩具外,在2-3歲的時候,寶寶自我意識確立了,他變得不聽話的原因是太期望自己能勝任一切,然而他的能力還不能完成很多任務,因此他變得比較暴躁。父母應當盡量讓寶寶做自己的事情,贊揚他付出的努力,忽略不那么完美甚至是糟糕的結果。一些生活玩具此時起到了較為重要的作用,它能培養寶寶的自理能力,如:穿衣服的小布偶,扣子書,拉鏈書,針線等等。

另外,寶寶發現紙上的符號能代表一定的含義,這令他感到興奮,他開始拿起筆在紙上毫無目的涂抹,最后根據當時的心境給作品命名,或許今天他認為像兔子,明天則認為像一只鳥。紙張、各種各樣的畫筆能滿足寶寶的創作欲望。

 

專家Q&A

Q:寶寶不喜歡跟小朋友分享玩具怎么辦?

A:寶寶首先要掌握物品歸屬權對自己的財產具有安全感后,才懂得有意識地分享。父母不要逼寶寶分享,這樣可能會導致寶寶不尊重別人的物權,更多地搶奪玩具,也可能造成寶寶害怕分享,變得真正的自私。而自私都是缺乏安全感造成的。

建議父母常常跟寶寶分享自己的東西,讓他感受到接受的快樂。從寶寶最不喜歡的玩具開始,從寶寶最熟悉的人開始進行分享練習是非常有效的辦法。

TIPS:寶寶的玩具自己造

市面上的玩具很多,我們可以自己做一些玩具,比如:棉布偶,用剩余的邊角廢料做成沒有五官的簡單娃娃能培養寶寶的想像力,易拉罐可以做成火車,還可以做成踢踢球,輪胎可以做成秋千,即環保又健康。寶寶也很樂意參與創造性的活動,這樣能培養家庭成員的合作精神。父母做的玩具帶著溫暖的愛意,是什么高級玩具也比不上的呢。

真沒有想到,寶寶是個天生的藝術家。他不僅可以畫畫了,還可以根據畫中的內容編個小故事;他喜歡聽我給他講故事,而且有時候還會和我進行小小的討論;最讓我不可思議的是,他居然可以自己編故事了,而且講得還有鼻子有眼的。他將來會是個藝術家嗎?那么他究竟是個畫家、演說家、或是個作家?

專家提示:3-4歲寶寶的語言能力發展速度驚人,他變得特別愛說話,即使一個人玩的時候也會伴隨著動作自言自語,有對象時話就更多了,他開始要求父母給講那些內容豐富的故事書,接著他們就會開始有興趣運用自己的想象力編故事,雖然有些故事內容很離奇。既而,他發現故事可以講也可以寫,于是到了4歲左右時,他們就對文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專家建議:3-4歲寶寶應該玩什么?

寶寶的想像力發展起來迅速,他認為任何對象都是有生命的,因此,他會自然地跟太陽、花草、小動物、玩具交談,他的角色扮演游戲變得越來越復雜,并且開始邀請其他伙伴來加入游戲。拆裝玩具、拼圖和角色游戲套件(醫生工具、餐具、廚具、火車軌道、建筑工具等等)仍然受到寶寶青睞。

另外,寶寶此時已經能夠通過分別男性和女性,并選擇同性進行模仿,他更愿意選擇那些符合自己年齡特征的玩具,如:男孩子喜歡槍,女孩子喜歡化妝臺。當然也有喜歡帶有異性特征的玩具的寶寶,但是他會從伙伴那兒獲得信息,逐漸放棄它們。父母千萬不要責罵寶寶。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年齡段,他們還很喜歡交些同齡的朋友呢,雖然他和朋友間常常發生沖突。此時父母不要盲目的阻止孩子的“社會交往”,反而應該鼓勵他們,并引導他們正確的與小伙伴們溝通、交流。

專家Q&A:

Q:為什么寶寶不愿意按正確玩法玩玩具?

A:寶寶更愿意按照自己的認識水平和意愿來決定如何玩玩具,如果父母強迫他按說明書來玩,就相當于給他帶上的枷鎖,剝奪了他思維的權力。建議父母把玩具給寶寶后,不要教寶寶怎么玩,而是觀察他怎么玩,適當地給予指導。寶寶不滿意你的指導,會表示反抗,那就請住手。一些操作性強的玩具如數學玩具,父母可以示范一次,就讓寶寶自由操作,當他沒有要求幫助時,請保持五米開外的沉默。

TIPS:父母的童年玩具VS寶寶的玩具

說起童年的玩具,你會想起那些呢?彈弓、滾鐵環、沙堆、沙包、竹馬、陀螺、糖紙、畫片……這些玩具多數是由自己親手制作的,正因為如此變得異常珍貴,一件可以玩幾年。

而如今寶寶的玩具更豐富、分類更細致、針對性更強。但也正是如此,才使一部分寶寶失去了想像和創造的空間。所以,父母在有針對性的為寶寶添置適齡的玩具時,也可以讓他們重溫一部分自己小時候玩過的玩具和游戲,彌補現代玩具的不足。

4-5歲:小小社會活動家

隨著寶寶長大,他越來越像一個小小社會活動家了。他能說能笑、能跑能鬧,是我們這些成人眼中的可愛寶貝,是同齡孩子的孩子王。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越來越強,心中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有時候問得我們都回答不上來。嗯,他長大了,真的長大了!

專家提示:在這個年齡段,寶寶已經能逐步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并對社會關系產生濃厚興趣。同時,他對文化、科學、藝術表示出極大熱情,對事物的理解能力也增強,有了初步的時間、空間概念,并開始能進行簡單的事物運算,自如地數1-10的數。在語言上,他已經可以靈活的掌握語言、詞匯和語法,進入了語言學習最黃金的年齡。

專家建議:4-5歲寶寶應該玩什么?

語言類、數學類玩具如:圖文卡片,接龍卡,嵌板、砂紙板、數字盒、小算盤等等更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與此同時,他的運動能力更強了,能夠自如地跑、跳、鉆、爬、攀登,豐富的戶外活動能使寶寶獲得運動鍛煉,消耗過剩的精力,游泳、玩水、跳繩、滾大球、玩平衡木都能把寶寶鍛煉得很健壯,還能促進團隊間的交流、合作。

寶寶繼續嘗試用藝術的手法表現生活中直接感知的東西,剪紙、橡皮泥依然是不錯的選擇。父母應該把寶寶的作品懸掛在展示欄,獲得欣賞的愉悅能激發寶寶的自信心。

專家Q&A

Q:寶寶總是不停地要買玩具怎么辦?

A:世界對于寶寶來說太精彩的,所以他以為整個世界都是他的。2歲左右如果能買就盡量滿足他,不能買也沒關系,家庭生活用品也是非常吸引寶寶的玩具。4歲以上還不停要求買玩具的寶寶,就要考慮寶寶是否發展起符合他年齡特征的思維能力。有些寶寶是因為不會玩兒而要求更多的玩具,事實上買回家之后就沒什么興趣了。

TIPS:何種玩具有益于小學學習

不要過早地要求寶寶背誦加減法口訣、抄寫文字,否則寶寶會將這樣的學習方式固定下來,形成只能使用記憶和依靠別人提供的思考模式學習知識。比較好的方式是給寶寶提供可以進行促進思維能力發展的工具,讓他自由探索,雖然他完成得很艱難,且總是出錯,正是因為不斷的犯錯使他發現了真理,思維能力就發展起來了。這也可以為將來的小學學習生活打下良好的自我學習能力的基礎。

編輯:芯蕊

對自身能力判斷不足,因而他可能嘗試一些危險的行為,比如從高高的沙發上跳下來。父母不能單獨把寶寶留在自己無法控制情況的地方,在玩耍時,父母也一定要充分預計到游戲會有什么意外和后果,并提前做好預防措施。

專家Q&A:

Q:寶寶為什么不愛收拾玩具?

A:寶寶不愛收拾玩具具有多方面原因,比如:

① 如果父母認為寶寶收拾之后仍然是亂糟糟的,干脆替他收拾……寶寶慢慢地就會放棄,變得缺乏秩序感。

② 家庭環境是無序的,也會讓寶寶吸收入心靈,從而順應這樣的生活方式。

③ 寶寶沒有屬于自己的儲物空間,因收拾工作特別困難而放棄。

所以,建議父母創造一個有序的家居環境,給寶寶一個屬于他自己的,方便他分類擺放玩具的柜子,并且給寶寶收拾玩具的自由。一開始可以嘗試著跟寶寶合作收拾玩具,讓他感受整齊有序帶來的美感,激發他對秩序的渴望。接著可以試著讓他獨自收拾,并把收拾玩具作為一項規則確定下來。

當孩子已經通過秩序敏感期獲得對周圍環境的控制感之后,他就會把探索行為擴大到更為廣泛的領域,工作的材料變得越來越多時,他的秩序敏感期開始逐漸弱化。到孩子四歲左右,秩序敏感期的現象已經很難被觀察到。

Q:為什么寶寶喜歡破壞玩具?

A:寶寶對物體的研究有可能會造成它的損壞,比如:他會拿玩具小汽車來壓一下、踩一下,或從高空扔下來……總之他們研究的方式無奇不有。正因為如此他獲得了更多關于物體特質方面信息,他是一位充滿藝術氣質的探索者。

2-3歲:模仿大師

寶寶在我們的關愛中慢慢長大,有時頑皮淘氣、有時又像個小大人一樣,惹人喜愛。他開始喜歡模仿家人做飯的樣子,為他的布娃娃們做晚飯;裝作警察的樣子,為樓下的車輛指揮交通……是的,他就在這樣的“自我陶醉”中慢慢成長。

專家提示:2-3歲的寶寶是倔強的模仿專家,他會通過人物模仿或角色扮演來洞察自己和世界之間的聯系,他通常扮演家庭場景和常見的職業人物,比如醫生、警察、老師等。你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醫生玩具、廚房玩具、警察玩具等等,幫助寶寶增強社會適應性。花很多時間在社會性游戲上的寶寶一般智力發展超前,能更好地理解別人的感受。

專家建議:2-3歲寶寶應該玩什么?

除了那些模仿和角色扮演玩具外,在2-3歲的時候,寶寶自我意識確立了,他變得不聽話的原因是太期望自己能勝任一切,然而他的能力還不能完成很多任務,因此他變得比較暴躁。父母應當盡量讓寶寶做自己的事情,贊揚他付出的努力,忽略不那么完美甚至是糟糕的結果。一些生活玩具此時起到了較為重要的作用,它能培養寶寶的自理能力,如:穿衣服的小布偶,扣子書,拉鏈書,針線等等。

另外,寶寶發現紙上的符號能代表一定的含義,這令他感到興奮,他開始拿起筆在紙上毫無目的涂抹,最后根據當時的心境給作品命名,或許今天他認為像兔子,明天則認為像一只鳥。紙張、各種各樣的畫筆能滿足寶寶的創作欲望。

 

專家Q&A

Q:寶寶不喜歡跟小朋友分享玩具怎么辦?

A:寶寶首先要掌握物品歸屬權對自己的財產具有安全感后,才懂得有意識地分享。父母不要逼寶寶分享,這樣可能會導致寶寶不尊重別人的物權,更多地搶奪玩具,也可能造成寶寶害怕分享,變得真正的自私。而自私都是缺乏安全感造成的。

建議父母常常跟寶寶分享自己的東西,讓他感受到接受的快樂。從寶寶最不喜歡的玩具開始,從寶寶最熟悉的人開始進行分享練習是非常有效的辦法。

TIPS:寶寶的玩具自己造

市面上的玩具很多,我們可以自己做一些玩具,比如:棉布偶,用剩余的邊角廢料做成沒有五官的簡單娃娃能培養寶寶的想像力,易拉罐可以做成火車,還可以做成踢踢球,輪胎可以做成秋千,即環保又健康。寶寶也很樂意參與創造性的活動,這樣能培養家庭成員的合作精神。父母做的玩具帶著溫暖的愛意,是什么高級玩具也比不上的呢。

真沒有想到,寶寶是個天生的藝術家。他不僅可以畫畫了,還可以根據畫中的內容編個小故事;他喜歡聽我給他講故事,而且有時候還會和我進行小小的討論;最讓我不可思議的是,他居然可以自己編故事了,而且講得還有鼻子有眼的。他將來會是個藝術家嗎?那么他究竟是個畫家、演說家、或是個作家?

專家提示:3-4歲寶寶的語言能力發展速度驚人,他變得特別愛說話,即使一個人玩的時候也會伴隨著動作自言自語,有對象時話就更多了,他開始要求父母給講那些內容豐富的故事書,接著他們就會開始有興趣運用自己的想象力編故事,雖然有些故事內容很離奇。既而,他發現故事可以講也可以寫,于是到了4歲左右時,他們就對文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專家建議:3-4歲寶寶應該玩什么?

寶寶的想像力發展起來迅速,他認為任何對象都是有生命的,因此,他會自然地跟太陽、花草、小動物、玩具交談,他的角色扮演游戲變得越來越復雜,并且開始邀請其他伙伴來加入游戲。拆裝玩具、拼圖和角色游戲套件(醫生工具、餐具、廚具、火車軌道、建筑工具等等)仍然受到寶寶青睞。

另外,寶寶此時已經能夠通過分別男性和女性,并選擇同性進行模仿,他更愿意選擇那些符合自己年齡特征的玩具,如:男孩子喜歡槍,女孩子喜歡化妝臺。當然也有喜歡帶有異性特征的玩具的寶寶,但是他會從伙伴那兒獲得信息,逐漸放棄它們。父母千萬不要責罵寶寶。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年齡段,他們還很喜歡交些同齡的朋友呢,雖然他和朋友間常常發生沖突。此時父母不要盲目的阻止孩子的“社會交往”,反而應該鼓勵他們,并引導他們正確的與小伙伴們溝通、交流。

專家Q&A:

Q:為什么寶寶不愿意按正確玩法玩玩具?

A:寶寶更愿意按照自己的認識水平和意愿來決定如何玩玩具,如果父母強迫他按說明書來玩,就相當于給他帶上的枷鎖,剝奪了他思維的權力。建議父母把玩具給寶寶后,不要教寶寶怎么玩,而是觀察他怎么玩,適當地給予指導。寶寶不滿意你的指導,會表示反抗,那就請住手。一些操作性強的玩具如數學玩具,父母可以示范一次,就讓寶寶自由操作,當他沒有要求幫助時,請保持五米開外的沉默。

TIPS:父母的童年玩具VS寶寶的玩具

說起童年的玩具,你會想起那些呢?彈弓、滾鐵環、沙堆、沙包、竹馬、陀螺、糖紙、畫片……這些玩具多數是由自己親手制作的,正因為如此變得異常珍貴,一件可以玩幾年。

而如今寶寶的玩具更豐富、分類更細致、針對性更強。但也正是如此,才使一部分寶寶失去了想像和創造的空間。所以,父母在有針對性的為寶寶添置適齡的玩具時,也可以讓他們重溫一部分自己小時候玩過的玩具和游戲,彌補現代玩具的不足。

4-5歲:小小社會活動家

隨著寶寶長大,他越來越像一個小小社會活動家了。他能說能笑、能跑能鬧,是我們這些成人眼中的可愛寶貝,是同齡孩子的孩子王。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越來越強,心中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有時候問得我們都回答不上來。嗯,他長大了,真的長大了!

專家提示:在這個年齡段,寶寶已經能逐步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并對社會關系產生濃厚興趣。同時,他對文化、科學、藝術表示出極大熱情,對事物的理解能力也增強,有了初步的時間、空間概念,并開始能進行簡單的事物運算,自如地數1-10的數。在語言上,他已經可以靈活的掌握語言、詞匯和語法,進入了語言學習最黃金的年齡。

專家建議:4-5歲寶寶應該玩什么?

語言類、數學類玩具如:圖文卡片,接龍卡,嵌板、砂紙板、數字盒、小算盤等等更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與此同時,他的運動能力更強了,能夠自如地跑、跳、鉆、爬、攀登,豐富的戶外活動能使寶寶獲得運動鍛煉,消耗過剩的精力,游泳、玩水、跳繩、滾大球、玩平衡木都能把寶寶鍛煉得很健壯,還能促進團隊間的交流、合作。

寶寶繼續嘗試用藝術的手法表現生活中直接感知的東西,剪紙、橡皮泥依然是不錯的選擇。父母應該把寶寶的作品懸掛在展示欄,獲得欣賞的愉悅能激發寶寶的自信心。

專家Q&A

Q:寶寶總是不停地要買玩具怎么辦?

A:世界對于寶寶來說太精彩的,所以他以為整個世界都是他的。2歲左右如果能買就盡量滿足他,不能買也沒關系,家庭生活用品也是非常吸引寶寶的玩具。4歲以上還不停要求買玩具的寶寶,就要考慮寶寶是否發展起符合他年齡特征的思維能力。有些寶寶是因為不會玩兒而要求更多的玩具,事實上買回家之后就沒什么興趣了。

TIPS:何種玩具有益于小學學習

不要過早地要求寶寶背誦加減法口訣、抄寫文字,否則寶寶會將這樣的學習方式固定下來,形成只能使用記憶和依靠別人提供的思考模式學習知識。比較好的方式是給寶寶提供可以進行促進思維能力發展的工具,讓他自由探索,雖然他完成得很艱難,且總是出錯,正是因為不斷的犯錯使他發現了真理,思維能力就發展起來了。這也可以為將來的小學學習生活打下良好的自我學習能力的基礎。

編輯:芯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