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牛津大學說,原來扔球是能訓練孩子大腦的!不過得這樣扔??

扔球這個活動在美國的親子類活動排行榜上, 應該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了, 為什麼扔球這麼風靡?我們又能通過扔球鍛煉孩子哪方面的能力?今天憨爸跟您分享一下!
1、扔球有什麼好處?
扔球最大的好處就是鍛煉手和眼睛的協調能力以及人體的敏捷性, 更能有助於大腦發育。
牛津大學臨床神經病學系(Department of Clinical Neurology)科學家在《自然神經學》(Nature Neuroscience)雜誌上曾發表一篇論文, 說,
“像扔球、接球這樣的訓練能使大腦結構發生重大變化。 ”
科學家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 他們請了24名少年, 將他們分為兩組, 第一組每週進行扔接球的訓練,
Advertisiment
第二組正常生活。 過了一段時間後, 科學家發現, 第一組進行扔接球訓練的人群中, 平均大腦頂內溝白質數量增加了5%。 雖然增加的比例個體差異頗大, 但是所有人大腦白質都有變化。 而大腦頂內溝的白質由大量神經纖維聚集, 直接決定著人們對周邊事物的觀察和判斷能力。
所以, 這個實驗, 就能說明扔接球對孩子大腦的發育是有顯著幫助的!
2、幾歲開始扔接球訓練?
兒童從3到7個月開始, 就已經開始能夠抓物體。 但是直到18個月到3歲的時候, 他們才能開始轉球或者扔球。
扔球的技能是循序漸進培養的, 根據全球最大的兒童網站babycenter的研究報告, 兒童首先開始的是轉球, 然後是拍球並且會往下扔球, 最後是學會往上扔球。
Advertisiment

如果你的寶寶小於2歲, 先不要開始教TA扔球、接球, 因為當球朝身體或者頭部飛過來的時候, 孩子會害怕, 下意識會去躲。 所以, 這時候先教TA轉球, 這對他們來說比較容易, 而且也不會恐懼。
等過了2歲, 開始學著扔球, 憨憨從小到大, 我經常跟他在家裡玩兩個扔球的遊戲, 特別有幫助!
找一個紙簍, 試著把皮球往紙簍裡扔。 玩類似保齡球的遊戲, 在前方擺放幾個空瓶子, 然後將球扔過去將瓶子推倒。

這兩個遊戲會鍛煉肌肉能力和大腦對手部的控制, 玩多了後, 我發現, 孩子的肌肉控制力和集中注意力有了明顯的提高, 他甚至掌握了很多精細手指運動的技巧, 比如抓筆劃畫更加有力道了, 而且手指展開彈琴也很靈活。

此外,

Advertisiment
空間感知力也有了相當的發育, 它對各個物體之間的關係更加敏感。 比如在玩耍時, 他會更仔細地確定玩具的位置。 控制力和敏感度也隨之增加, 最明顯的就是搭積木, 他能一個積木疊一個積木地堆上十來層。 吃飯的時候, 抓勺子、夾菜也不會撒的到處都是了。

3、有什麼好的扔球活動推薦?
1戶外扔球活動推薦
1. 籃球
投籃是最好的運動了, 憨憨從小就特別喜歡投籃, 他很享受那種“唰唰唰”連續命中的感覺。 從他4歲開始, 我就帶娃去打籃球, 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可以選不同大小的籃球, 關於如何選籃球大小的問題, 可以參見我之前發的這篇《多帶娃去拍球, 他們的身體和大腦同時會起神奇的變化!》。

(憨憨在投籃)

投籃是雙手的運動,

Advertisiment
需要兩隻手同時發力, 並且控制好方向, 而且如果想球扔得高和准, 是需要孩子借助手指的力量, 在球出手的最後一刻, 用手指將球撥出去, 而撥球的力度和准度就直接決定了這球最後能否進框, 所以投籃訓練鍛煉的是孩子的雙手協調性以及手指的靈活。

此外, 在投籃時, 籃球框的高度、距離作為視覺資訊進入大腦, 手觸及籃球的資訊通過手的感覺神經進入大腦, 大腦將這些資訊綜合起來, 傳向投籃細胞, 產生投籃動作。 而投籃出現的偏差又通過視覺進入大腦, 大腦對偏差進行分析, 加以修正, 改變投籃姿勢和力度, 使投籃的偏差縮小。 所以, 大腦在這一過程中不斷重複著 採集資訊 - 計算偏差 - 糾正動作 這一迴圈,

Advertisiment
從而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很大的幫助!

2. 棒球
棒球這個活動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很酷。 小孩子戴著一頂棒球帽, 感覺帥呆了!因為棒球的球會比較小, 而且球速有些快, 美國一般是4、5歲開始棒球的扔接球訓練。

(週末去公園看到的一個孩子和家人玩扔棒球)

扔棒球很講究身體的協調性, 因為你需要將身體側身打開, 手臂展開並迅速揮出, 這樣球才能扔得夠快夠遠, 這對整個身體的機體都是一種訓練。

而且接球對孩子的反應力也是一種很大的考驗, 當球飛速向TA飛來時, 孩子需要事先預判好球的方向, 並且將球抓住, 經常玩棒球的人, 你會發現TA對外界事物的反應力很快, 曾經看過一個視頻, 記者在採訪一個棒球選手, 這時候有個棒球悄悄朝他們飛來,還沒等記者反應過來,那個棒球選手瞬間就把球抓住了,這反應力簡直帥呆了!

另外,棒球是一隻手扔球,而另一隻手接球,大腦需要控制左右手進行不同的分工,這對左右手的均衡發展也是一種幫助。

2室內扔球活動推薦
1. 扔球入紙簍
這是我給憨憨發明的一個小遊戲,我們經常一起比賽。遊戲規則很簡單,找一個有彈力的小球,站在紙簍前大約2米的距離,要求將彈球扔進紙簍,一共分為4關。

(我跟憨憨在玩扔球)

第1關,要求直接將球扔進紙簍。第2關,要求將球在地面彈1下後進紙簍。第3關,要求將球在地面彈2下後進紙簍。第4關,要求將球在地面彈3下後進紙簍。
完成一關後就進入下一關,誰先完成的誰贏。
這個遊戲對孩子很有挑戰性,需要他們根據紙簍的距離,以及彈球彈地的次數,預先判斷球彈地的力度和角度,從而才能讓球彈入框內。這對孩子的思維訓練、大腦發育是一種提高。
2. 兒童雜耍球
雜耍球又叫Juggling Ball,來源於古時候的雜技表演,規則很簡單,最簡單的是單球拋接,然後是2球拋接,之後3球拋接(當然還有4球、5球以及更多的)。當熟練後,可以一邊扔一邊數數。

這個運動的機理其實很簡單,拋接球,需要眼睛看到球的移動,同時配合手。這是手與眼的協調,加入數數就是加入大腦的思考,加入默數就是避免互相干擾影響,看看外界干擾是否會影響數數,這對專注力也是一個很好的訓練。

你看,小小的扔球把反應力、專注力、手眼協調性、身體靈敏性等等都訓練了!有這麼多好處,還不快點和娃玩起來唄!^_^

這時候有個棒球悄悄朝他們飛來,還沒等記者反應過來,那個棒球選手瞬間就把球抓住了,這反應力簡直帥呆了!

另外,棒球是一隻手扔球,而另一隻手接球,大腦需要控制左右手進行不同的分工,這對左右手的均衡發展也是一種幫助。

2室內扔球活動推薦
1. 扔球入紙簍
這是我給憨憨發明的一個小遊戲,我們經常一起比賽。遊戲規則很簡單,找一個有彈力的小球,站在紙簍前大約2米的距離,要求將彈球扔進紙簍,一共分為4關。

(我跟憨憨在玩扔球)

第1關,要求直接將球扔進紙簍。第2關,要求將球在地面彈1下後進紙簍。第3關,要求將球在地面彈2下後進紙簍。第4關,要求將球在地面彈3下後進紙簍。
完成一關後就進入下一關,誰先完成的誰贏。
這個遊戲對孩子很有挑戰性,需要他們根據紙簍的距離,以及彈球彈地的次數,預先判斷球彈地的力度和角度,從而才能讓球彈入框內。這對孩子的思維訓練、大腦發育是一種提高。
2. 兒童雜耍球
雜耍球又叫Juggling Ball,來源於古時候的雜技表演,規則很簡單,最簡單的是單球拋接,然後是2球拋接,之後3球拋接(當然還有4球、5球以及更多的)。當熟練後,可以一邊扔一邊數數。

這個運動的機理其實很簡單,拋接球,需要眼睛看到球的移動,同時配合手。這是手與眼的協調,加入數數就是加入大腦的思考,加入默數就是避免互相干擾影響,看看外界干擾是否會影響數數,這對專注力也是一個很好的訓練。

你看,小小的扔球把反應力、專注力、手眼協調性、身體靈敏性等等都訓練了!有這麼多好處,還不快點和娃玩起來唄!^_^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