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爺爺錯誤的急救險讓孫子喪命,這些知識家長必須知道!

爺爺發現之後, 立即用手捏住孩子的兩頰, 企圖摳出寶寶嘴裡的樹皮。 此舉動惹得孩子突然大哭, 最終導致嘴裡的樹皮直接進入氣管。

當家長把孩子送到市兒童醫院的時候, 孩子已經出現嚴重呼吸道梗阻現象, 隨時都可能有生命危險。 經肺部、喉部CT後, 醫生發現異物卡在喉部聲門下處,喉部異物是最危險的一種。 耳鼻喉宋偉副主任和麻醉科徐淩主任在緊張的會診後, 決定立刻實行氣管異物取出術。

當喉鏡進入體內時, 孩子突然出現了嘴唇發紫、血氧下降、伴隨痙攣和心率減慢等症狀。 主治醫生簡裝,

Advertisiment
急忙把器械取出。 麻醉醫生李寶龍健壯, 迅速做出反應, 加深麻醉、實施插管……最終, 在所有醫生和護士的配合下, 取出了卡在孩子聲門兩側的樹皮, 孩子也脫離了危險。

02 異物進入器官內該如何處理

生活中,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種聳人聽聞的危險。 可見, 總有些家長在帶孩子的時候, 太過粗心大意。 其實, 不管異物進入氣管, 還是眼睛、到多、鼻腔、咽部、食道, 家長都該給予足夠的重視, 並學會處理技巧。

眼睛裡進入異物

經常進入眼睛裡的異物, 大多是飛蟲、塵土、沙子等。 當這些異物進入寶寶眼睛內, 會刺激眼淚分泌。 這時家長可示範讓寶寶微閉眼睛, 等待異物被淚水沖出來。 但千萬不要直接用手揉擦, 否則反而會讓異物嵌入結膜或者角膜,

Advertisiment
更難去除。 進入鞏膜表面的異物, 如果眼淚沖洗不出來, 可借助眼藥水, 也可以用乾淨的棉布或消毒棒輕輕擦去。

如果異物藏在結膜內, 需要翻開眼皮擦去。 給寶寶翻眼皮講究方法:翻上眼皮時讓寶寶往下看, 然後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眼皮, 食指輕壓, 拇指向上撚轉;翻下眼皮時, 用食指壓住下眼皮, 然後再向下扒開。 當然, 嵌入角膜的異物, 最好及時去醫院求助醫生。

外耳道進入異物

孩子在玩耍的時候, 經常不慎會把沙子、草棍、紐扣、豆類、珠子等東西, 弄進耳道。 當異物進入耳道後會引起耳鳴和耳痛。 一般, 植物性的異物遇水膨脹後, 會引起外耳道炎。 如果異物較小, 家長可用手把耳廓向後上方提起, 讓孩子把頭歪向有異物的一側,

Advertisiment
單腳跳可能會掉出來。

動物性異物會在耳朵裡爬來爬去, 出現瘙癢和刺痛的感覺, 有些還會導致聽力障礙或反射性咳嗽。 而夏天, 最常進入寶寶耳道的異物就是蚊蟲了。 發現蟲子進入之後耳道之後, 可滴入酒精或者油類, 先把蟲子殺死, 然後再求助醫生取出“屍體”。 也可以把手電筒打開對著耳朵, 如果是昆蟲, 會慢慢抄光亮的地方拍出來。

鼻腔進入異物

鄰居一2歲的孩子, 因為好奇, 就把用來拼圖的蘑菇釘塞進鼻腔, 引起鼻塞。 因沒有及時取出, 蘑菇釘對鼻粘膜產生慢性刺激, 最終引起炎症, 導致孩子流帶血且有臭味的膿鼻涕。 家長發現後, 急忙帶孩子去醫院取出。

當然, 如果進入鼻腔的異物是衛生紙、棉花、布條等,

Advertisiment
可用鑷子取出來。 如果是米粒、毛豆、花生米等體積較小的異物, 大人可用手緊緊按住沒有異物的鼻孔, 引導孩子用擤鼻涕的方式, 把異物排出來。 當然, 也可以用棉花或者紙撚刺激鼻粘膜, 促使孩子打噴嚏, 把異物噴出來。 如果以上方法均無效, 要及時去醫院。

咽部進入異物

異物進入咽部, 最常見的就是魚刺。 家長喜歡給孩子吃魚, 如果沒有把刺挑乾淨, 吃的時候很容易卡在扁桃體或附近, 吞咽的時候引起疼痛感。 對付這種情況, 可通過喝醋軟化魚刺, 也可以借助饅頭、飯團等, 連帶魚刺一起吞咽下去。 若兩種方法嘗試無效, 應及時求助醫生。

食道進入異物

孩子常在玩耍或者吃東西的時候, 常不小心把彈珠、硬幣、紐扣、珠子、糖塊、瓜子、花生米、棗核等小東西吞下去。

Advertisiment
對於體積小且表面光滑的異物, 吃芹菜、韭菜等長纖維的食物, 有助於促進腸蠕動, 加快異物通過消化道從肛門排出來。 異物進入消化道, 大人不可自行處理, 最好去醫院做透視, 觀察這些東西在消化道的情況。

氣管支氣管進入異物

呼吸道進入異物, 若處理不當非常危險, 很容易造成窒息死亡。 當異物進入氣管引起咳嗽, 家長的第一反應都會給孩子拍打後背, 其實這樣做, 只會讓異物滑到氣管深處。 正確的方法, 應該把孩子倒置, 頭朝下, 同時叩擊後背。 也可以從身後抱住孩子, 兩手握拳放在孩子腹部正中頂端, 然後突然往上用力, 讓氣管內的氣流把異物沖出去。 建議, 邊救急邊送醫院。

希望每個家長都掌握這些急救知識

邊救急邊送醫院。

希望每個家長都掌握這些急救知識

相關用戶問答